当前位置:首页 >

2023年第三季度“兵团好人”评选公示启事

来源:兵团文明办时间:2023-11-16 20:01:04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杨波

2023年第三季度“兵团好人”评选公示启事

根据“兵团好人”学习宣传活动安排,按照公平公正、优中选优的原则,经基层推荐、初审等环节,拟发布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粮食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志刚等14人为2023年第三季度“兵团好人”,同时作为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16日至11月20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向兵团文明办反映。

联系电话和邮箱:0991-2890498,bingtuanwmb@163.com。

兵团文明办

2023年11月16日

拟发布第三季度“兵团好人”事迹简介

一、敬业奉献类(5人)

1.杨志刚:扎根团场三十五年 科技兴农结硕果

杨志刚.png

杨志刚,男,汉族,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粮食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作为一名从事农业科研的科技人员,自1988年毕业分配至农科所以来,他埋头小麦新品种选育与推广35年,育成小麦品种6个。杨志刚曾荣获全国农业农村先进工作者、兵团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兵团脱贫攻坚专项记大功(个人)。

“把试验地搬到四团去”

1988年,从塔里木农垦大学毕业的杨志刚被分配至一师农科所小麦组工作。年仅23岁的杨志刚意气风发,勤奋好学,跟着他的老师洪家禄老前辈,时常忙碌在试验田里。那时,一师农业科研基础并不完善,专业性的文字材料比较稀缺。为了能更好地记录阿拉尔垦区小麦生长的数据,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口袋里都会装上一个小本子,无论是老师的教导,还是特性较强的一株小麦,他都会认真地记录下来。之后,他时常利用相对安静的时间,翻开难得的文献资料,对照自己笔记本上记录的数据,一一对照分析。由于阿拉尔垦区气候干燥炎热,并非普通小麦生长的绝佳气候条件,所以产量并不高,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种植经济效益更好、产量也更好的棉花。为了适应职工的生产需求,几名专家也被抽调到了棉花课题组。项目不景气,科研经费少,种植面积小,多少个夜晚,杨志刚辗转反侧,不知道是要坚持还是放弃。杨志刚考虑到四团气候温凉,正适合小麦生长,这份事业总要有人干,课题组解散容易,成立起来可就难了,于是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试验地搬到四团去!”2000年,杨志刚将实验室搬到离家250公里以外的一师四团,在6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潜心培育冬小麦品种。

“兵团人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冬小麦优良品种”

在冬小麦的生长周期里,一年365天,杨志刚大约有200天忙碌在试验田里,记录生长数据、进行田间管理、开展品种杂交。

为了选育出更适合南疆种植的小麦品种,杨志刚从内地引进了一批种质资源。在试验过程中,杨志刚发现作为杂交亲本的父本和母本生育期不一样,花期也不一样,花期不同,意味着无法授粉,而授粉的时间一年里就那么几天,于是他几乎是争分夺秒地和作物生长抢时间。就在他一筹莫展时,棉花地旁的地膜让他灵光一现,能不能在返青期给晚熟的小麦加盖一层塑料拱棚,形成局部增温小环境,缩短生育期,让晚熟品种与早熟品种花期相遇呢?事实证明,完全可行!

品种选育是一条孤独之路,更是一条艰难之路。小麦选育周期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可能十几年都选不出一个品种。2008年夏季,一场罕见的暴雨突如其来袭击了四团,冲毁了部分小麦研究试验田,此时正是小麦实验材料收获时节,杨志刚和妻子顾不了许多,冒着暴雨冲向试验田,为了保住实验样本,他们竭尽全力。可是即便如此努力,截至2014年,杨志刚仍然没有育成一个新品种。而此时,农科所的棉花研究室棉花品种接连不断,喜报一个接一个,同年进单位的同事已经有了引以为傲的成果,而扬志刚所在的小麦组依然沉寂,有人甚至发出质疑:小麦组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在南疆,兵团人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冬小麦优良品种。”杨志刚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为了能更准确地掌握小麦的生长情况,收集生长数据材料,他们把家安在了试验地旁。简陋的砖房里只有简单的陈设。冬天时,外面的自来水管道常常被冻住,放不出水来,他们时常要到几公里之外的连队去拉水,才能保证正常的生活所需。夏收取样期间,为了避免育种材料受雨水损害,杨志刚常常把取样的材料放在自己的房间里。小小的房间里,小麦往往都堆到了床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12年的反复选育,最终在2015年,杨志刚培育的冬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正式命名为“新冬55号”。新品种选育出来了,新的困难又来了:一些职工群众不敢种。为此,四团率先打样,杨志刚全身心投入技术指导,当年四团的冬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30多公斤。2016年,四团种植面积达1335亩,平均增产9.96%。随着种植区域的扩大,“新冬55号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伏、耐盐碱等优良特性逐步显现,推广面积大约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现已成为了一师阿拉尔市、阿瓦提县、温宿县主栽品种。2021年,“新冬55号”以840.34公斤刷新了自治区冬小麦高产纪录。2023年7月,“新冬55号”以亩产870.2公斤,刷新了南疆冬小麦的高产纪录。

“把小麦育种事业传承下去”

现在,杨志刚已经育成了6个小麦品种。为了让团场尽快掌握小麦栽培技术,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农业生产,他带领着小麦组两名年轻的科研人员往返于各个团场与试验地,除了亲自下地指导,还建立了小麦栽培技术指导微信群,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将撰写的栽培技术要点,通过现场指导、将视频培训会议分享到微信群等方式,让更多的种植户能学到技术,科学种粮。

对于小麦课题组的年轻科研人员,杨志刚积极搞好传帮带,让科研人员多看多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和经验,除此之外,他积极争取名额,让年轻人外出参加培训学习。

2.罗仲诠:倾情乒乓球事业 铸就出彩人生


罗仲诠.jpg

罗仲诠,男,汉族,1947年12月生,中共党员,第四师六十八团中学原校长、党支部原书记。罗仲诠虽然只有一条腿,但是他身残志坚,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倾情乒乓球运动,40多年来,培养了上百名乒乓球运动员,多次在各级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佳绩。罗仲诠曾荣获首届“感动兵团十大人物”。


结缘乒乓球,励志人生路

1958年,罗仲诠的左腿因患严重关节炎而被截肢,年少的他痛不欲生。一位好心的医生不断鼓励他,给他讲保尔·柯察金等人的故事,使他渐渐振作起来。此后,他逐渐变得乐观坚强,时常婉言谢绝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特殊照顾,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为了磨练意志,罗仲诠开始练习打乒乓球。期间,他不知摔过多少次跤,受过多少次伤,但他始终咬紧牙关坚持训练,技术水平提高很快,成为学校乒乓球队里的佼佼者。1963年,罗仲诠参加自治区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虽然未获得名次,但是“独腿少年”的球技引发了全场关注,观众们的鼓励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1964年,罗仲诠参加伊宁市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获得单打冠军。后来,经申报,他被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1983年,他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比赛中,其他选手都是拄着拐杖打球,他是单腿跳跃着打球,夺得男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罗仲诠说,他之所以喜欢打乒乓球,是因为这种运动可以让他找到飞翔的感觉,就像鸟儿失去了一双翅膀,但仍然有飞翔的梦想。

传承国球文化,弘扬体育精神

1979年,罗仲诠走上了心仪的教育工作岗位,成为第四师六十八团中学的一名教师。1986年,罗仲诠担任第四师六十八团中学校长。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同时,他倡导以乒乓球为龙头,大力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罗仲诠牵头组建50多人的学校乒乓球队。罗仲诠除了给队员们上训练课,有时还会辅导队员们的学习。在那段时间,无论刮风下雨,罗仲诠都时常会拄着双拐准时出现在训练室,有时候为了训练大家的球技,他用双拐支撑着身体,熟练地从不同角度发出各种角度旋转的球,还不停地讲解着击球要领。有时他甚至扔掉双拐,靠单腿支撑,回击学生击打过来的乒乓球。队员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都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到乒乓球训练中。通过采用高密度、大强度的多球训练方法,练就了队员们过硬的基本功,提升了球队的整体水平。他经常带队外出比赛,与队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罗仲诠精湛的球技和良好的口碑吸引了各地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前来训练。他见这么多孩子都热爱乒乓球运动,便教他们打乒乓球,并且将自家的房间免费提供给外地来的孩子住宿。有些家长说:“罗校长,你这么辛苦,多少收一点费吧。”他摇摇头说,既然不收钱,就都不收钱。他不是不需要钱,他家的生活也不宽裕,但他怕一收钱,一些家庭相对困难的孩子就没有机会打球了。家住伊宁市的汪昊愚酷爱打乒乓球,1994年,小学三年级的汪昊愚就被父母送到罗仲诠那里练球。每逢假期和周末,汪昊愚就来到六十八团,跟着罗仲诠学打乒乓球,到了星期天下午,罗仲诠再拄着拐杖送他上车回家,就这样,汪昊愚在罗仲诠家一住就是三年。多年来,罗仲诠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乒乓球人才,不少学生成了省市队的专业队员,有的还成了高校乒乓球队的专职教练。

不负辛勤耕耘,喜见硕果累累

2001年,联合国记者团中的一些记者到六十八团中学球馆看了罗仲诠的训练后感叹道:“我们到过世界很多地方,看到其他国家残疾人的体育教练大都是健全人,今天看到这位取得优秀成绩并且教健全孩子训练乒乓球的竟然是一位残疾人,真的令人敬佩。”

多年来,罗仲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队员,在多项体育赛事中屡获佳绩。从1991年起,罗仲诠24次率队参加自治区和兵团运动赛事,均获优异成绩。2000年7月,在自治区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上,罗仲诠率领的球队勇夺小学生组男、女单打冠军。2001年,自治区成立乒乓球专业队,整个球队只有15个名额,经罗仲诠训练的4名六十八团队员入选。2003年8月,在自治区全运会上,罗仲诠率领的球队获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2006年,他培养的队员孙玉明代表国家参加中亚国际运动会,夺得乒乓球男单冠军;他培养的队员在自治区第十一届运动会上获得男子单打冠、亚军及男子团体冠军。2006年,罗仲诠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乒乓球教练员”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006年,他受邀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举办的乒乓球教练培训班,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教练证书。罗仲诠并没有因获得种种荣誉而骄傲,他说:“乒乓球给了我一颗顽强不屈的心,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我累点儿苦点儿,也值。”

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

2007年初,罗仲诠退休。退休后的他仍致力于乒乓球事业。为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罗仲诠时常要求学员要在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进行乒乓球训练,引导参训学员在训练和进行各种比赛的过程中,培养注意力、判断力,提高综合素质。他先后培养出王菁、欧语屹、陈柏宇等17名优秀队员,在省级体育赛事中多次荣获冠亚军,并被省级体育部门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他培养的30多名学生被省级体育部门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由于长年超负荷训练致使脊柱、排尿系统严重受损,2017年至2021年,他接受了3次大手术,脊柱至今还存有6根钢钉,术后还未完全康复的他就到基地指导学员训练。在兵团及第四师的各类乒乓球比赛和公益乒乓球培训中,经常能看到罗仲诠和他培养的优秀队员的身影,他们为乒乓球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几十年来,罗仲诠用一条腿,在乒乓球的世界里“站”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罗仲诠说:“我想用行动证明,我的人生并不残缺。”

3.胡翠华:24年坚守林业一线的“森林医生”

胡翠华.jpg

胡翠华,女,汉族,1973年3月生,中共党员,第七师一二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她扎根基层一线24年,从事林业技术及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胡翠华曾荣获全国“最美森林医生”称号。

刻苦钻研,恪尽职守

1999年,26岁的胡翠华开始从事林业工作。为了能够尽快熟悉业务知识,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频繁进入林区开展实践。和她打交道的职工群众说:“别人见了虫子躲着走,她是哪里有虫就往哪里去。”

一身轻便的运动服、一顶草帽和一个小挎包,这是胡翠华日常的“穿搭”。她身上的挎包里装着仪器、笔记本、图纸及干粮等。经常有职工群众看见她在林地里时而走走停停,时而仔细观察,时而取出笔记本写写画画,这是胡翠华在开展虫情调查。每年气象条件不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也会随之改变,定期开展虫情调查,为的是第一时间准确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及时预防和治疗,避免大面积的虫害损失。

2005年,胡翠华负责全团兵团级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她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做好其他林业工作的同时,胡翠华利用休息时间刻苦钻研,深入林带、果林和公益林勘查虫情、采集标本、精准防治,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基层植物检疫员,团场每年绿化造林使用的苗木,都要经胡翠华检疫后才能进行栽植。

2022年春季,一车从呼图壁拉运来的苗木因没有植物检疫证书和苗木合格证等资料而被胡翠华及同事拦下。胡翠华斩钉截铁地说:“对没有办理检疫手续的车辆,一律采取临时滞留措施,要尽快补办产出地林检局植物检疫证书等手续。通过复检、抽检合格后才能放行。”当事人按规定办理了植物检疫证书等手续,保证了进行团场辖区的苗木一定是检疫合格的。近三年来,经胡翠华检查的涉林产品车辆70余辆,有效预防了植物病虫害传入辖区。

2020年3月,胡翠华参加了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开展的植物检疫检查值守工作,在巴州若羌依吞布拉克林业植物检疫检查站值守15天,在值守期间,与其他地区检疫员共检查涉林产品车辆925辆,预防了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为保障农林业安全尽了一份力。

热心服务,造福群众

胡翠华深刻体会到,防病治病不仅仅是自己的一份工作,还关系到团场林果业的发展和职工收入。作为一名从事林果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到田间地头去,必须和职工面对面交流。胡翠华带着这种信念,每到一个连队,总是要仔细勘查林带是否有病虫害发生、果树长势如何等,为职工群众解难答疑、传授技能,造福团场职工群众。

“胡老师,您快看看,我的葡萄这是怎么了?”2020年6月14日,一二四团二连职工黄金柱拿着葡萄病叶,着急地找到胡翠华。胡翠华立即随黄金柱前往他的葡萄园中实地查看。通过仔细观察发病的葡萄枝叶状况,胡翠华发现这是由葡萄潜叶壁虱寄生而引起的葡萄毛毡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葡萄枝蔓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她详细地告诉黄金柱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并经常来到黄金柱的葡萄园里查看情况。经过一周的细心照料,葡萄毛毡病终于治好了。看着茁壮成长的葡萄树和果农脸上的笑容,胡翠华更加坚定了要履行好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的决心。

2021年8月5日,一二四团十七连职工袁怀林种植的34亩生态杨树林发生了严重虫害。得知这一情况,胡翠华一刻不敢耽误,立即驱车赶往林地,经过仔细鉴别,发现是杨圆蚧造成的虫害。虽然这种害虫体长只有1.5毫米左右,但危害巨大,它们会刺吸枝干液汁,逐年繁殖,新旧介壳重叠密布整个枝条,使树木长势衰退,最后导致枝干上的树皮开裂,感染腐烂病,造成林木成片死亡。根据树龄及害虫现阶段虫态、龄期,胡翠华结合经验给出了合理的防治药剂、防治次数等治虫建议,避免了大范围的虫害损失。袁怀林说:“胡技术员非常热情地给我指导,帮我挽回了几十万元的损失,非常感谢她的热心帮助。”

热心网络教学,培育林业人才

“一名优秀的林业工作者,除了要在业务上取得突破,更要懂得提炼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2012年开始,胡翠华还利用网络教学等方式,传播林业知识。

在11年的教学中,她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带出了三百余名农广校学员。现在,这些学员分布在各个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岗位上,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农林业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胡翠华多次被评为“兵团农广校优秀教师”。曾经的学员陈泽说:“胡翠华老师在担任农广校教师期间,积极组织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努力做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使我受益匪浅。我将用我学到的知识,积极服务团场农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

4.任昱燃:坚守基层一线20余载用心用情讲好兵团故事

任昱燃.png

任昱燃,女,汉族,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第九师融媒体中心总编室主任。工作22年来,任昱燃采写各类新闻230篇,制作电视节目、专题访谈、知识讲座等1300多期,制作专题片380多部、短视频120余条,参与九师各类节目的全程录制与导播工作600多场次,参加九师重大专题主创工作35次,参加央媒与兵团平台的采访与节目录制工作10次。她策划、采写制作的30部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新闻奖。任昱燃曾荣获九师先进工作者、九师优秀共产党员、九师首届“十佳记者”、九师第七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敢为人先,勇挑重担

为做好《新春走基层》栏目,在融媒体中心记者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任昱燃主动请缨接下这项工作。2016年至2018年,她带领一名记者承揽了《新春走基层》主题策划与24篇新闻采写任务。春节期间,当人们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时,她时常连轴转,冒着严寒奔赴在团场连队,采访与编发新闻稿件,用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个个生动的镜头,记录九师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气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及时宣传报道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党员干部等人员,在单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任昱燃不惧危险,冒着严寒冲锋在前,在户外首次实现以移动新闻直播为代表的九师视听类专题报道,每场新闻直播结束时全身早已冻透,冻木的手已经握不住直播的手机。任昱燃说:“新闻这个行业有个特点,别人忙的时候你很忙,别人休息的时候你也忙,一遇到重要时间节点,更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忙。但新闻工作是我热爱的事业,所以我无怨无悔。”

用心用情,打造精品

工作22年来,她在新闻工作的多个岗位上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成为集策划、采访、摄像、撰稿、编辑于一身的综合型新闻人才。她把工作视为生命的一部分,用行动践行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2008年7月,她深入第九师一六一团二营偏远的冬牧场采访代江生的事迹。代江生作为石河子大学特派专家,曾在一六一团驻点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时值盛夏,辽阔的草原很难一棵树,她和同事顶着烈日,扛着约8公斤的摄像机采访代江生帮扶过的牧民周静霞等人,脸部与脖子因晒伤而脱皮。因为牧民居住在深山沟里,居住点分散,有的相距十几公里,为抓紧拍摄,她和同事晚上就在牧民临时歇脚的棚子过夜,第二天一大早继续采访。经过四天的奔波、拍摄,她和同事制作的专题片《西域不了情》荣获第十九届兵团新闻奖专题一等奖。

2016年5月,任昱燃以其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到魏德友放牧巡边这个新闻线索,第一时间深入一六一团所在的萨尔布拉克草原,连续多天深入采访,虽然脚被扎伤,身上被蚊虫叮咬得红肿发炎,但她依然坚持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她采写完成的系列报道《萨尔布拉克草原上的兵团人家》荣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被省媒多家平台播发。

2016年7月到12月,为了深挖魏德友老人数十年扎根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放牧巡边的感人故事,真实记录魏德友老人戍边生活的艰辛与付出,任昱燃又先后7次深入萨尔布拉克草原进行采访。夏季,她忍受着草原上有时可达40摄氏度的高温和蚊虫的肆虐叮咬,陪着老魏叔放牧巡边;冬天,她顶着严寒,时常踏着没过膝盖的积雪,陪着老魏叔放牧巡边。经过数月的加班加点、精心构思,她撰稿、拍摄、制作的专题片《不忘初心》获得了2017年兵团新闻奖一等奖及中组部党员教育片一等奖。

此外,她于2014年拍摄制作的微电影《酒道湾》荣获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她参与拍摄制作的电视片《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在2021年第4期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双月赛中荣获二等奖。她于2021年5月参与制作的专题片《援疆日记——守边人》荣获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奖专题一等奖。

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无论是在重大主题舆论宣传工作面前,还是在日常新闻采编工作当中,任昱燃都表现出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高度的敬业精神。2017年6月,任昱燃赶赴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航拍魏德友夫妇在草原上放牧巡边的画面,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说她的母亲因心梗住进了医院。得知消息后,她努力将自己的愧疚、担忧和牵挂藏在心底,坚持完成了画面的航拍工作之后,她才急匆匆地赶回家照顾母亲。

2010年1月中旬,九师所在的塔城地区遭受重大雪灾,当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着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了九师与塔城地区,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实地察看灾情。为了呈现一部能反映九师抗灾自救工作的纪实片,经过拍摄、制作、剪辑、撰稿,任昱燃和同事通宵加班两天两夜,完成了该片的制作。该片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了广泛好评。

任昱燃说:“不管是什么角色的人,都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与使命,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无限的事情。”她用忠诚、执着、坚守为九师白杨市新闻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敬业奉献和实干担当。

5.邵宝斌:扎根边境团场十六载 致力学生茁壮成长 

邵宝斌.jpg

邵宝斌,男,汉族,1985年2月生,十三师新星市淖毛湖农场学校教师。他坚守农场学校“三尺讲台”16年,56次在师市级以上个人活动中载誉而归,38次指导学生科技实践作品获师市级以上辅导奖,12次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教研活动中获师市级以上奖项,摸索出“明事理、懂道理、悟情理”的学习模式,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邵宝斌曾荣获兵团优秀教师、兵团优秀科技教育工作者、兵团最美教师等。

怀着信仰坚守

2007年,邵宝斌成为淖毛湖农场学校的一名老师。淖毛湖农场位于中蒙边境,地处戈壁,坐落在天山风口,平均每年有100多天大风天气、4个月的高温燥热天气。由于环境艰苦、条件有限等原因,学校的年轻教师总是来的多、留下的少。面对这样的现状,邵宝斌起初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坚持多久。

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因为信仰和使命、担当,他始终没有走。16年的光阴已经让他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自己倾注了很多心血与爱的土地上。

他忘不了学生们时常悄悄地在他的宿舍放一些自家种的蔬菜和瓜果,忘不了家长们遇到他总是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惹老师生气,忘不了各级积极为教师们创造良好的条件。他不但留下来了,而且还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工作和不断发展中。16年来,他曾担任过6个学科的教师,跨过8个学段教学,甚至实验员、科技辅导员、学科基地负责人等岗位都曾留下过他的身影。

也许,最初他留下来是因为感动,是因为信念,是因为担当,后来变成了责任,最后就转化成了一种有信仰的坚守。

带着温度奉献

16年来,邵宝斌醉心教学工作,精心培育每一个孩子。虽然未到不惑之年,但他已经是大家热爱和敬重的“老教师”了。

他寓教于乐,推进融合教育,筹措资金和资源建设科普气象站和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基地,为学生开设科普科技第二课堂,指导学生调查研究、进行科技发明、录制科学小视频,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带领学生探访团场的汽车修理铺、五金商店、蔬菜大棚等“科学小工厂”,鼓励学生开展家庭科学创新实验。

16年来,他坚持课间、课后面批面授,坚持放学、节假日学生有学必应。他还注重学生的差别化发展,实施分层指导,进行个别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建构思维,合理发展认知能力。他每年担任多个班级100多名学生的教学任务。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和其他工作之余,他利用放学后的2个小时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周六周天有时还要花四五个小时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跟进辅导。

每当感觉太过劳累时,他的脑海里总是回响起学生们说过的话:“老师,您从来都不嫌我笨!”“老师,您是最有耐心的!”“老师,有您的陪伴我坚持下来了!”“老师,您一直容忍并努力帮我改正思维懒惰的毛病!”他不舍得在学习知识的长征途中丢下一个孩子。

初到淖毛湖农场学校时,邵宝斌便发现学校除了师资力量等软件不足,实验器材、教具等硬件设施也比较缺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根据教学需要,用身边的瓶瓶罐罐、纸盒纸壳做出几十件精美的教具,成了学生眼中的“发明家”。

2018年以后,得益于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学校配备了大量实验器材,但是精通实验管理和研究的人员紧缺。爱钻研的他在本职工作之余,积极研究实验器材的使用、养护等。5年来,他不但研究了初中物理、生物、化学和小学科学的实验课程教学,并且整理好实验说明、编撰了自制教具制作说明和使用事项,以备更多青年教师的后续使用。

学校只有他一个物理老师的时候,他也坚持开展教研活动,一个人在网上听优质课,一个人设计教案,一个人做课件,一个人在教室里录课。他经常反复琢磨、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他所撰写的论文、分析的案例、研究的课题都是身边的实际疑难问题。研究有了成果,他自己就在实践中应用,反复锤炼,最终总结出“明事理、懂道理、悟情理”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的品格、能力。

他还主持物理名师工作室,担任小学科学学会理事长,担当主题讲座讲师,组织本学科、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教研。

16年的磨砺,让邵宝斌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淖毛湖农场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他惊喜地看到,自己教过的孩子们一个个学成归来,投入到家乡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他欣慰地想:培养出心怀感恩、肩负责任的下一代,是身为人师最值得骄傲的事。

二、见义勇为类(5人)

1.艾麦江·阿皮孜、麦尔旦·木合塔尔、亚森·艾散:三名维吾尔族小伙合力救起一名落水人员

亚森·艾散、艾麦江·阿皮孜、麦尔旦·木合塔尔.jpg

艾麦江·阿皮孜,男,维吾尔族,1986年5月生,中共党员;亚森·艾散,男,维吾尔族,1996年3月生,群众;麦尔旦·木合塔尔,男,维吾尔族,2001年7月生,群众。艾麦江·阿皮孜、亚森·艾散、麦尔旦·木合塔尔均为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孵化园的暖气管道工。2023年7月23日下午,他们三人奋不顾身,从湍急的水渠中救起了一名不慎落水的人员。

2023年7月23下午,艾麦江·阿皮孜、亚森·艾散、麦尔旦·木合塔尔三人结伴返回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十七连养殖区。18时14分许,当他们路过十七连北支干渠边时,亚森·艾散突然看见在水流湍急的渠道内,有一个人在水中顺着急流远去!来不及多想,亚森·艾散就和同伴顺着渠边飞快地冲过去,在距离落水者很近的地方,亚森·艾散率先一跃而下,跳入湍急的水渠中,伸手去够落水的人。艾麦江·阿皮孜、麦尔旦·木合塔尔也先后在下游跳入水渠中,奋力将落水的人和亚森·艾散一起拦住,此后,他们三人拼尽全力抱住落水的人,并奋力将涨水者拖上岸。

上岸后,他们发现落水者已经意识模糊、神志不清,亚森·艾散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电话和十七连“两委”的电话,然后和同伴对落水者进行急救,经过十几分钟的急救,落水者腹中积水不断排出体外后,开始有了微弱的呼吸,渐渐恢复了意识。这时,亚森·艾散等三人才将悬到嗓子眼的心放了下来,瘫坐在地上。之后,派出所的民警和落水者的家人陆续赶到了现场。看见落水者渐渐苏醒,亚森·艾散等三人悄悄离开了现场。

2023年7月25日,张文(化名)在十团十七连“两委”成员的帮助下,联系到了救命恩人亚森·艾散等三人。见到救命恩人时,获得新生的张文激动万分,连连向亚森·艾散等三人表达感激之情,送上了写有“救人于危难 恩情重于山”的锦旗和感谢信。张文说:“如果不是你们,我今天就不能再站在这里了,是你们带给我新的生命,我将终生难忘。”他们三人却反复强调,这是应该做的。亚森·艾散说:“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看见有人在水里仰面顺着河流漂,想要赶紧把他救上来,他可能还活着。”

事后了解到,张文是2023年7月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当天他到连队渠边走路散心时,一不小心跌落进湍急的水渠中。

事后,想想都有些让人后怕。如果亚森·艾散等三人脚底打滑,没能救起张文,或者水流太急,也可能把他们都卷走。

得知这一见义勇为的典型,一师阿拉尔市政法委的领导看望慰问了亚森·艾散等人,对他们见义勇为的行为表示肯定,赞扬了他们高尚的品德。

在生死面前,艾麦江·阿皮孜、麦尔旦·木合塔尔和亚森·艾散在危急关头义无反顾地选择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令人感动,救人后悄然离去的背影让人肃然起敬。

2.刘永鹏:路见不平一声吼危难关头勇担当

刘永鹏.jpg

刘永鹏,男,汉族,1972年11月生,五师八十六团洪桥社区福宁新城小区居民,现为博乐市万豪物流园员工。刘永鹏曾被中央政法委评为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

2023年6月6日上午8时45分许,刘永鹏在兵团第五师博乐垦区秋林广场公交站台候车时,一名男子精神病突然发作,从附近的香蒸小笼包店向站台跑来,一把勒住一名小男孩冲上了公交车。刘永鹏震惊之余,迅速挤上同一辆公交车查看情况。

公交车上,该男子放开小男孩后,转而将手伸向了另一名七八岁左右的小女孩,用胳膊紧紧勒住了小女孩的脖子,被勒住的小女孩瞬间充满了恐惧,呼吸也渐渐变得困难。情况紧急,刘永鹏立马警告该男子放开小女孩,但该男子却置若罔闻,依然紧紧地勒住小女孩的脖子,刘永鹏不再犹豫,第一时间冲了上去,用力将该男子的胳膊掰开。中途,该男子用右手继续勒住小女孩的脖子,左手掏出手机朝着刘永鹏的额头狠狠地砸了下去,刘永鹏没有畏惧,勇敢地与该男子缠斗在一起,试图将小女孩从该男子手中解救出来。在刘永鹏与男子缠斗的过程中,公交车司机快速调头,把车停在了第五师洪桥派出所门口。待车辆停稳后,公交车上的另一名群众伸出援手,帮助刘永鹏成功地控制了该男子。见到男子被成功制服,刘永鹏立即下车奔至洪桥派出所接警大厅报警,并积极协助民警将那个男子带离了公交车,两名小朋友得以成功脱险。

脱险后的两名小朋友对着刘永鹏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向刘永鹏表示感谢,周边的群众纷纷对刘永鹏见义勇为的行为表示敬意和肯定,然而刘永鹏则表示:“危急关头出手救人,这是本能反应,根本没有考虑其他的。”刘永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平凡英雄的高贵品质。

3.马维俊:危难时刻奋不顾身勇救两名落水儿童

马维俊.jpg

马维俊,男,回族,1969年6月生,第十二师头屯河农场二连职工。马维俊在他人遇到危险的生死关头,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成功救起两名落水儿童,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连队职工的文明风尚和高贵品质。

危急关头 方显英雄本色

2023年7月25日下午5时左右,马维俊正准备在头屯河农场二连西一号桃园东边水渠旁给农药桶灌打药用的水,突然听见急促地呼救声。他的心一下子揪起来了,不由自主地循声望去,只见大约百十米远处的水渠中隐约看到有两人在水中不断挣扎并被水渠中湍急的水往下游冲去。顺着水流方向前方不远处有一个桥洞,如果孩子被水冲入桥洞,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54岁的马维俊开始奋力奔跑,边跑边呼救,跑到渠边才看清落水的是两名儿童。他在渠边继续奔跑,眼看离孩子越来越近,来不及多想,纵身一跃跳入冰凉湍急的水渠中,奋力游向两名落水儿童。

虽然马维俊在救援过程中连呛了好几口水,但他始终没有松开拉住孩子的手。由于水流湍急加上他一手拉住一个孩子,逐渐开始体力不支,就在这时,职工杜昆祥看见马维俊在水渠中救人,立刻跑到水渠边帮忙,终于在水流较缓的区域,马维俊用双腿支撑在水渠的两侧,在杜昆祥的协助下,成功将11岁的落水儿童热伊莱和9岁的落水儿童阿卜杜凯尤木托举到渠边,两名儿童得救了。马维俊也在杜昆祥的协助下艰难地爬上岸。躺在渠边的马维俊已累的动弹不得,可仍牵挂着两个孩子,看到两个孩子不断呕吐、颤抖,便让杜昆祥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120急救人员赶到后检查了两个孩子,所幸两个孩子只是惊吓过度、受了些皮外伤,身体并无大碍。

闻讯赶来的两个孩子的父母和二连党支部书记谢小龙也焦急地查看孩子情况。医生严厉地告诫两个小孩的父母:要严加管教,如果不是好心人舍命相救,孩子被冲入桥洞,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回过神来的孩子家长要感谢救命恩人时,却得知救人的马维俊已经悄悄地走开了。事后,马维俊说,看到两个孩子脱离了危险,他就放心了,救两个孩子时只是出于本能,渠道内水流湍急,再加上水渠的底部长有苔藓,非常湿滑,所以两个孩子很难站起来,顺着水流方向前方不远处有一个桥洞,如果孩子被水冲入桥洞,后果不堪设想,他必须要去救这两个孩子,没觉得自己有多伟大,躺在渠边时只觉得自己浑身无力且酸痛,没有感到害怕,就是回到家中,他的老婆看到他两个脚底被划得深深的四五道口子,得知他跳渠救人,流着泪说:“渠水那么急,你又不是小伙子了,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母子怎么办呀?”他那时才觉得有点儿后怕。

淡泊名利 始终谦虚做人

救人后马维俊并没有对地里职工群众多讲自己救人的事,而是继续照常在葡萄地里忙碌着。被救儿童的家属要到家中表示感谢时,他在电话中婉言谢绝。当有记者想采访宣传报道他的英勇事迹时,他还埋怨不该说出去,他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周围的职工群众,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抢救落水人员是件危险的事,施救不当,极有可能会随着落水者一起被水冲走,更何况马维俊已经54岁了,但他面对危险,毫不犹豫。他后来说:“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己虽然不年轻了,也不是很擅长游泳,但情况紧急,当时自己没有想其他的,时间不等人,只想着怎么救人,换成别人,也会这样去做。”马维俊的这番话语虽然朴素平实,但充满着温暖和力量。

真诚待人 屡次善举暖人心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因为有无数的人积极传承弘扬这种美德,见义勇为的故事和颂歌才能层出不穷。危险面前,马维俊没有丝毫犹豫,这瞬间的动作源于他的内在品质,源自于他长期的修养。这次救人事件只是马维俊多年来的善举之一。2019年12月一个寒冷的夜晚,马维俊从乌鲁木齐市返回头屯河农场的路上,看见路边泪流满面的王某,他下车查看,这才看到路边还有一个躺在地上的老人,马维俊立即开车将老人家送往医院抢救,还为经济困难的王某一家垫付了医疗费用,老人家因送医及时转危为安,马维俊就放心的回家了。后来,王某一直想找到这个萍水相逢却给予他莫大帮助的人。直到听说有人见义勇为救了落水儿童,看了救人者的照片,才知道这也是她要找的恩人呀。

面对赞扬和荣誉,马维俊没有丝毫的骄傲,他说:“这只是举手之劳,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能为这个和谐社会做一点能力范围内的事,我感到很荣幸、很幸福。”

有的善举惊天动地,有的善举只是举手之劳,但都传递着爱与善良。马维俊的行为不仅挽救了两条生命,更避免了两个家庭悲剧的发生。他用自己的善行义举,诠释着新时代见义勇为的精神,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三、孝老爱亲类(2人)

1.段恒伟:九年不离不弃 书写爱情佳话

段恒伟.jpg

段恒伟,男,汉族,1964年12月生,第四师六十六团七连职工。9年如一日,段恒伟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的妻子,用坚实的臂膀扛起延续妻子生命的重担,默默地书写着夫妻情深的爱情佳话,他们感人的故事成为邻里之间口口相传的美谈。

1989年,25岁的段恒伟与20岁的四川姑娘姚凤华经亲戚介绍相识、相爱,喜结连理。段恒伟夫妇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虽然过得苦点儿、累点儿,但每天都有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小日子过得幸福又快乐。婚后的多年时间里,夫妻俩很少红脸,段恒伟十分顾家,平时除了下地务农就是在家种种花草,把庭院收拾得干净整洁,妻子姚凤华踏实能干、性格温柔。他和妻子通过勤劳的双手,日子越过越好,一双儿女也听话懂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4年9月的一天,段恒伟的妻子在回家的路上突遭车祸,打破了一家人平静而安宁的生活。经抢救,妻子被诊断为植物人,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和巨大的生活压力,段恒伟不抛弃不放弃,用极大的耐心、爱心,精心照顾植物人妻子姚凤华。为了给妻子治病,段恒伟掏空了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但效果甚微。他含泪把妻子接回家,想办法购买了医疗床、吸痰机和各种治疗机器,希望妻子能奇迹般地康复。

为了照顾好妻子,段恒伟从学习做家务开始,逐渐成为擅长做家务的能手。为了让妻子能更好地恢复,段恒伟坚持用温水给她洗脸。为防止褥疮发生和肌肉萎缩,他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按摩推拿,坚持每天按摩妻子的四肢,给她翻身。妻子久卧在床经常会发生便秘的情况,段恒伟也丝毫不嫌弃地进行处理。尽管不能很好地与妻子进行语言交流,但段恒伟能从细节中心有灵犀地感知到妻子的不舒服和烦躁情绪,及时帮助她缓解症状。长期卧床的病人对日常饮食的要求高,既要有营养又要易消化,为此,段恒伟经常琢磨研究护理知识和适合妻子的饮食搭配以及情绪安抚技巧。早餐通常给她做各种粥类,里面加上核桃、花生等,午餐经常会有鸡汤、肉汤等,餐后有时会有水果泥、酸奶等,荤素搭配比较均衡。一天5到6次餐食,段恒伟不厌其烦。

段恒伟时常满怀期待地一遍一遍地呼唤着妻子的名字,给她讲述身边发生的事,一点儿一点儿去回忆夫妻俩早些年的恩爱时光,希望她能够听到自己爱的呼唤,但回应他的只有机器“滴滴”的响声,妻子还是静静地躺在床上,不会回应他的呼唤。在段恒伟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下,2018年的一天,姚凤华奇迹般地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看着苏醒过来的妻子,段恒伟激动地流下了泪水,那一刻,1800多个日夜的心酸全部化作未来的希望和动力,他更加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妻子总会好起来的。瘫痪在床的第6年,妻子的身体状态恢复得越来越好,左手能开始慢慢活动,口中能咿咿呀呀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段恒伟起初连蒙带猜闹了不少笑话,但他们在长时间的磨合中逐渐形成了默契,他往往能从妻子的一举一动中判断出她的意图。

照顾瘫痪在床的病人是劳神费心且需要耐心的事情。9年来,他温情地守候和陪伴着妻子。明明知道妻子做不出任何回应,但他仍坚持跟妻子说话,比如,给妻子喂早饭时,他会说:“凤华啊,早饭好了!吃早饭吧!”他会时不时地捋捋妻子的头发、摸摸妻子的脸颊,和她讲讲干活中的趣事,虽然看起来像是自问自答,但段恒伟觉得,有妻子在身边,再辛苦再麻烦也是值得的。9年间,姚凤华在儿女和邻居眼中却比年轻时要胖了一点,脸上的气色也好多了,目前,他的妻子可以识人,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段恒伟说:“要让她过得舒心、整洁、有尊严!不能因为她不能动就不管不顾!”给妻子换尿片、擦身、理发等举动都饱含着段恒伟对结发妻子深沉的爱。

从操持家务、照顾妻子到忙家务活,段恒伟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延续妻子生命的重担,默默地谱写着夫妻情深的爱情佳话。提起段恒伟,知道他家情况的人都会对赞不绝口。有邻居评价他说:“9年来,妻子瘫痪在床,依然不离不弃,全心全意地照顾,真是一个好人啊!”

鉴于段恒伟的家庭情况,连队的“两委”和邻里时常会给予他家关心和帮助。段恒伟时常感激地说:“有这么多人关心和帮助我们,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凤华会越来越好,相信我们的家庭也会越来越好。”

2.冀梅:悉心照顾瘫痪婆婆四年 无怨无悔养育侄子十五年

冀梅.jpg

冀梅,女,汉族,1974年7月生,第九师一六七团医院中医科医生。2018年9月,冀梅的婆婆患上了脑萎缩,常常出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2019年10月,冀梅的婆婆摔断了腿,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加重了脑萎缩的病情。冀梅的两个姑姐身体不好,小姑子也不在婆婆身边,冀梅和丈夫便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老人,冀梅和丈夫带着孩子住在婆婆家,每天寸步不离地照顾婆婆。2008年12月,2岁的侄子因为家庭变故,孤苦无依,冀梅夫妇于心不忍,便将侄子接到自己家中抚养。身边的邻居朋友觉得她照顾一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太辛苦、负担太大,劝冀梅把孩子送到别处去,冀梅却摇摇头说道:“我不忍心,孩子太小,不能没有人照顾。”15年来,冀梅对侄子视如己出,悉心照顾,言传身教,现已17岁的侄子不仅成绩优秀,而且性格开朗、有爱心、懂感恩。

恪守孝道,四年不离不弃精心侍奉

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冀梅和丈夫将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婆婆年纪大了,牙口不好,为了照顾婆婆的饮食,冀梅一日三餐都需要给婆婆单独做一份软软的、好消化的饭菜。为了保证婆婆的营养,冀梅经常变着花样给婆婆做可口的饭菜。给婆婆做汤揪片的时候,冀梅就把菠菜用破壁机打成汁用来和面,做出来的汤揪片不但好吃而且还有营养,婆婆时常能吃一大碗。

冀梅时常天不亮就要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为婆婆换洗尿布,接着为婆婆洗脸、漱口,再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吃过早饭后,冀梅为婆婆擦拭身子、按摩推拿,将婆婆照顾妥帖后才去上班。冀梅就这样日复一日,长期处于这样紧张的生活压力下导致出现神经衰弱,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睡眠质量,常常到深夜都不能正常入睡。

婆婆常年卧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冀梅担心婆婆长时间一个姿势不舒服,在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看看,或者给婆婆翻翻身子,或者看婆婆需不需要换尿不湿。虽然婆婆长期卧床,但是在冀梅的精心照顾下,4年来,婆婆从来没有出现过褥疮、压疮,每天都干净体面。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工作的基层医务人员,冀梅每天回到家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婆婆推拿按摩。由于长期的坚持,婆婆原本僵硬的身子,在冀梅每天的按摩和悉心照顾下也慢慢变得活络起来。邻居们经常夸赞冀梅是一个好儿媳。

冀梅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我想用我的行动告诉我的孩子们,孝老爱亲是人之常情,更是人生之责任,是每一个人长大后必须有的担当!”冀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待侄如子,十五年如一日关爱有加

对于冀梅来说,决定抚养侄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中的琐碎与困难只有冀梅心里清楚,但为了侄子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冀梅对这个侄子视如己出,给予了他和女儿一样的母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是倾注了无数心血。

2013年4月一天,侄子发烧住院,孩子半夜烧得迷迷糊糊,一直叫“妈妈、妈妈”。冀梅心疼地抱着侄子,哭着告诉侄子自己就是他的“妈妈”。由于侄子的体质特殊,服用退烧药后仍然高烧不退,医生建议进行物理降温加以辅助,冀梅彻夜未眠,陪在侄子身边,给他喂水、擦手心、做冰敷,直到天亮时侄子的体温恢复正常,冀梅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在侄子上小学期间,无论再忙,冀梅都会抽出时间辅导侄子写作业,陪同侄子一起学习。当侄子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冀梅会和侄子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使侄子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侄子上初中进入叛逆期后,冀梅更加关注他的心理动态,经常与侄子和侄子的老师沟通,了解他在校的学习情况,时刻关注着侄子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15年来,冀梅从不缺席侄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碰上女儿和侄子同时开家长会,冀梅都会先去给侄子开家长会,再去跟女儿的老师了解女儿的学习状况。冀梅的“偏心”连女儿有时都会吃醋地问道:“真不知道你是弟弟的妈妈还是我的妈妈?”

尽管日子过得很平淡,照顾老人孩子劳心劳力,但是冀梅却没有一句怨言。看着婆婆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侄子、女儿活泼开朗、孝顺,冀梅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孝老爱亲终不悔,弘扬美德好典范。冀梅多年如一日,照顾婆婆,抚养侄子、女儿,用柔弱之躯撑起孝老爱亲的重担,用实际行动传承良好家风,弘扬孝老爱亲美德。

四、助人为乐类(2人

1.杨金:十六年义无反顾 用鲜血为生命续航

杨金.jpg

杨金,男,汉族,1983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天业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公用环保车间副工段长。16年来,拥有罕见的RH阴性B型血的杨金已累计无偿捐献全血和机采成分血10余次,紧急备血救人4次,献血总量超过5000ml。

机缘巧合踏上无偿献血路

2007年,从塔里木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杨金在一次寻找工作的途中无偿献血时,意外获悉自己的血型是一种稀有的RH阴性B型血。献血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杨金,这种血型非常稀少,对于血液需求者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并表示等到有临床需要用血时,希望杨金能来献血。想到平日里曾多次看到关于稀有血型患者危在旦夕急需血源的报道,一个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生命、一双双求生的眼神瞬间浮现在他的脑海,他毫不犹豫地说:“行,以后有需要就叫我吧,保证随叫随到。”离开时,他主动给血站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这一联系就联系了16年。16年来,杨金义务献血的脚步从未停止,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杨金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随叫随到”救人义不容辞

2014年12月19日凌晨2点多,杨金正在厂里值班,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打来电话的是石河子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阿依古丽,她焦急地说:“你是杨金同志吗?血站资料显示您的血型是B型RH阴性血对吗?”“对!”“现在医院有一名维吾尔族产妇出现大出血,急需输B型RH阴性血,你现在可以来献血吗?”“没问题,我马上过去。”挂完电话后,他赶紧把情况向值班领导做了汇报,领导很支持他,立刻安排调班。从厂区到市区有十七八公里的路程,天冷路滑,杨金抓紧时间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中心血站。

医生看他是值夜班赶来,提出只抽300毫升,但他却坚定地说身体没问题,考虑到目前产妇情况紧急,医生只好同意了抽400毫升,抽完血后,他就欣慰地离开了。几天后,血站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他,当天晚上因为输血抢救及时,那位维吾尔族产妇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最终母子平安。事后有人曾问杨金:“献血时发现虚脱、晕厥,有生命危险,你怕不怕?”杨金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如果我有危险,他们也会救我的。”个别人曾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这么给别人献血,赚了不少钱吧?获得不少患者和家属的感谢吧?”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血液中心和医院并不提倡献血者和患者、患者家属见面,杨金并不知道究竟将血献给了谁。应急献血属于召之即来的献血,每通电话的背后可能就是一个挣扎在生命线上的病人。每次接到电话,杨金都是自己驾车前往医院或者血液中心,默默地献完血再默默地离开。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握手感谢,更没有所谓的献血报酬,唯有鲜红的献血证一点一滴地记录着他不平凡的献血之路。

加入微信群主动找地方献血

2015年,杨金加入了一个名叫“石河子熊猫血一族”的微信群。在那里,他们相互交流关于“熊猫血”的常识普及、注意事项,在他人有紧急需求时,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主动参与献血。这个群目前已有158人,杨金真心希望这个群能被人知晓,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大家庭中,让他们变得不再稀有,也让更多需要救助的人能够及时获得救助。

2016年11月,杨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另一头那人恳求道:“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当得知那人不足月出生的孩子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生命垂危,急需B型RH阴性血液进行换血时,杨金毫不犹豫地赶到血站献血400ml。事后通过医院医务人员得知,孩子换血后转危为安。2017年6月,通过微信群,在一位男子的求助下,杨金再一次如约赶到医院,为一名即将临产的产妇备血400ml。

2022年3月14日,杨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石河子中心血站的电话:“有个紧急情况,石河子人民医院现有一患者正在手术,急需B型RH阴性血400ml,正好跟您的血型符合……”没等对方说完,杨金立马答应,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献血400ml。

2023年4月14日,他在微信群中看到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一位B型RH阴性血的患者脑出血,需做开颅手术,血库血量告急,急需B型RH阴性血1600ml。看到通知后,他赶紧联系符合条件的血友们一起前去献血。就这样年复一年,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一次次献血路上的凡人善举。

做一件好事不难,可贵的是长期坚持做好事。杨金就是这样,他默默守护着这份“被需要”,用爱心和热血挽救着一个个危重病患,用一次次献血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大爱。

2.马学敏:二十余载公益路 播散温情守初心

马学敏.jpg

马学敏,女,汉族,1971年9月生,石河子白杨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副会长。20多年来,她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经常组织参与关爱老人、助学、公益慈善传播等多项公益志愿活动。20多年的公益历程中,马学敏捐款近30万元,组织和联系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价值近300万元。马学敏曾荣获2022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希望之友”、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

投身公益,越来越痴迷

自1999年起,马学敏便时常带着女儿去石河子儿童福利院帮助孩子们洗澡、洗衣、理发等,还定期给福利院捐款捐物,给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节日的礼物,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她这样做,一方面希望给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母亲般的关爱和温暖,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言传身教给自己女儿树立一个榜样。

2014年后,石河子儿童福利院的条件越来越好。她决定走出福利院,去做更多的事、帮助更多的人。后来,她在认真了解本地公益组织白杨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后,于2017年加入了石河子白杨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成为一名志愿者。加入白杨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后,她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包括陪伴儿童服务站留守儿童、资助困境学生、走访困境儿童、公益项目筹款等等。只要是她能做到的,她都二话不说往前冲。她的老公经常打趣她说道:“咱们自己公司的业务都没有你的公益事业重要,迷进去了”。

圆梦助学,助困境姐妹学业有成

2018年的冬天,在一次助学走访中,马学敏了解到八师一四三团紫泥泉学校学生妍静的爸爸得了脑癌,妈妈为了给爸爸筹集医药费在农场打工,两个姐姐一个在昌吉学院上大二,一个在石河子市里读高三,还有一个妹妹也在紫泥泉学校上学。妍静和妹妹除了上学还要轮流照顾病重的父亲。看到懂事的姐妹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马学敏的心都碎了。第一时间要求资助这两个孩子。

2019年,妍静和妹妹顺利考到石河子市里上高中。如此一来,更方便马学敏关心照顾姐妹俩了。马学敏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定期为两个孩子每个月筹集捐助600元生活补贴。天冷了,她给姐妹俩早早准备好入冬的衣服和鞋子,常常以亲戚的身份去学校看望姐妹俩。

2020年1月13日晚上,马学敏突然接到了妍静的电话,孩子哭着告诉她,爸爸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们。马学敏连忙安慰孩子。在不安和担心中度过了一个几乎无眠的夜晚后,马学敏一大早就出发,赶早上9点姐妹俩上课前到达了学校。接上姐妹俩的那一刻,姐妹俩哭得撕心裂肺,她紧紧地抱着她们说:“别怕!还有我,还有我。”马学敏匆匆忙忙给姐妹俩买好早餐,又给了姐妹俩2000元钱,把她们送到车站,帮助她们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

2021年,妍静到了高三冲刺阶段,马学敏更是上心,每周三都会去学校给她送一顿午餐。除了给孩子们物质上的关爱,马学敏给她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如今,妍静姐妹在马学敏的关心帮助下均已顺利考入心仪的大学。

甘于奉献,演绎人间大爱

2021年8月,马学敏了解到她帮扶了2年的玉华因其父亲在外打工、常常晚归,不能保证玉华每日三餐都吃上热饭菜。马学敏得知这一境况后心疼不已,便主动出钱帮助孩子在学校附近找到一家小饭桌,每月捐助1200元解决玉华吃饭和学习问题。每个周末,马学敏还会接玉华回自己家,给她洗澡、洗衣服,做美味的佳肴,还时常给她添置新衣裳,及时了解她的喜怒哀乐,像妈妈一样时时刻刻温暖着玉华。除此之外,马学敏还在团场资助了5名困境学生,为他们每人每月提供300元的生活资助。

石河子东城街道78社区是石河子外来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小区,2019年,78社区党总支与石河子白杨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共同实施了“童伴家园”项目。每到课后时间和周末,马学敏便会带着志愿者们前往社区,给孩子们辅导作业,组织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努力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除此之外,马学敏每个月还会带领志愿者给在当月出生的儿童过集体生日,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快乐和甜蜜。石河子第二十一中学生白娟至今还记得爱心志愿者为她过第一次生日的场景。“我的父母比较忙,马老师他们给我补过生日,我感觉很温暖,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自“童伴家园”项目实施后,一些孩子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去电影院,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野外露营等。

公益路上,马学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践行着“尽我所能,人人公益”,用一言一行带动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在马学敏的带动下,石河子白杨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现有注册志愿者300人,普通志愿者330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万小时。有时会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热衷公益?为什么要这么忙碌地去关心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图什么呢?她说:“我不图什么,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我喜欢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感到很幸福。”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