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义无反顾 用鲜血为生命续航
杨金,男,汉族,1983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天业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公用环保车间副工段长。16年来,拥有罕见的RH阴性B型血的杨金已累计无偿捐献全血和机采成分血10余次,紧急备血救人4次,献血总量超过5000ml。
机缘巧合踏上无偿献血路
2019年3月,杨金在石河子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
2007年,从塔里木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杨金在一次寻找工作的途中无偿献血时,意外获悉自己的血型是一种稀有的RH阴性B型血。献血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杨金,这种血型非常稀少,对于血液需求者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并表示等到有临床需要用血时,希望杨金能来献血。想到平日里曾多次看到关于稀有血型患者危在旦夕急需血源的报道,一个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生命、一双双求生的眼神瞬间浮现在他的脑海,他毫不犹豫地说:“行,以后有需要就叫我吧,保证随叫随到。”离开时,他主动给血站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这一联系就是16年。16年来,杨金义务献血的脚步从未停止,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杨金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随叫随到”救人义不容辞
2014年12月19日凌晨2点多,杨金正在厂里值班,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打来电话的是石河子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阿依古丽,她焦急地说:“你是杨金同志吗?血站资料显示您的血型是B型RH阴性血对吗?”“对!”“现在医院有一名维吾尔族产妇出现大出血,急需输B型RH阴性血,你现在可以来献血吗?”“没问题,我马上过去。”挂完电话后,他赶紧把情况向值班领导做了汇报,领导很支持他,立刻安排调班。从厂区到市区有十七八公里的路程,天冷路滑,杨金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中心血站。
医生看他是值夜班赶来,提出只抽300毫升,但他却坚定地说身体没问题,考虑到目前产妇情况紧急,医生只好同意了抽400毫升,抽完血后,他就离开了。几天后,血站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他,当天晚上因为输血抢救及时,那位维吾尔族产妇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最终母子平安。事后有人曾问杨金:“献血时发现虚脱、晕厥,有生命危险,你怕不怕?”杨金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如果我有危险,他们也会救我的。”个别人曾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这么给别人献血,赚了不少钱吧?获得不少患者和家属的感谢吧?”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血液中心和医院并不提倡献血者和患者、患者家属见面,杨金并不知道究竟将血献给了谁。应急献血属于召之即来的献血,每通电话的背后可能就是一个挣扎在生命线上的病人。每次接到电话,杨金都是自己驾车前往医院或者血液中心,献完血再默默地离开。唯有鲜红的献血证一点一滴地记录着他不平凡的献血之路。
2023年4月16日,杨金在石河子市中心血站献血。
加入微信群主动找地方献血
2015年,杨金加入了一个名叫“石河子熊猫血一族”的微信群。在那里,他们相互交流关于“熊猫血”的常识普及、注意事项,在他人有紧急需求时,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主动参与献血。这个群目前已有158人,杨金希望这个群能被更多的人知晓,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大家庭中,也让更多需要救助的人能够及时获得救助。
2016年11月,杨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另一头那人恳求道:“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当得知那人不足月出生的孩子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生命垂危,急需B型RH阴性血液进行换血时,杨金毫不犹豫地赶到血站献血400ml。事后通过医院医务人员得知,孩子换血后转危为安。2017年6月,通过微信群,在一位男子的求助下,杨金再一次如约赶到医院,为一名即将临产的产妇备血400ml。
2022年3月14日,杨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石河子中心血站的电话:“有个紧急情况,石河子人民医院现有一患者正在手术,急需B型RH阴性血400ml,正好跟您的血型符合……”没等对方说完,杨金立马答应,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献血400ml。
2023年4月14日,他在微信群中看到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一位B型RH阴性血的患者脑出血,需做开颅手术,血库血量告急,急需B型RH阴性血1600ml。看到通知后,他赶紧联系符合条件的血友们一起前去献血。就这样年复一年,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一次次献血路上的凡人善举。
做一件好事不难,可贵的是长期坚持做好事。杨金就是这样,他默默守护着这份“被需要”,用爱心和热血挽救着一个个危重病患,用一次次献血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