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不离不弃 书写爱情佳话
段恒伟,男,汉族,1964年12月生,第四师六十六团七连职工。9年如一日,段恒伟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的妻子,用坚实的臂膀扛起延续妻子生命的重担,默默地书写着夫妻情深的爱情佳话,他们感人的故事成为邻里之间口口相传的美谈。
1989年,25岁的段恒伟与20岁的四川姑娘姚凤华经亲戚介绍相识、相爱,喜结连理。段恒伟夫妇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虽然过得苦点儿、累点儿,但每天都有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小日子过得幸福又快乐。婚后的多年时间里,夫妻俩很少红脸,段恒伟十分顾家,平时除了下地务农就是在家种种花草,把庭院收拾得干净整洁,妻子姚凤华踏实能干、性格温柔。他和妻子通过勤劳的双手,日子越过越好,一双儿女也听话懂事。
2023年10月9日,段恒伟在家中给妻子讲述趣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4年9月的一天,段恒伟的妻子在回家的路上突遭车祸,打破了一家人平静而安宁的生活。经抢救,妻子被诊断为植物人,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和巨大的生活压力,段恒伟不抛弃不放弃,用极大的耐心、爱心,精心照顾植物人妻子姚凤华。为了给妻子治病,段恒伟掏空了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但效果甚微。他含泪把妻子接回家,想办法购买了医疗床、吸痰机和各种治疗机器,希望妻子能奇迹般地康复。
为了照顾好妻子,段恒伟从学习做家务开始,逐渐成为擅长做家务的能手。为了让妻子能更好地恢复,段恒伟坚持用温水给她洗脸。为防止褥疮发生和肌肉萎缩,他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按摩推拿,坚持每天按摩妻子的四肢,给她翻身。妻子久卧在床经常会发生便秘的情况,段恒伟也丝毫不嫌弃地进行处理。尽管不能很好地与妻子进行语言交流,但段恒伟能从细节中心有灵犀地感知到妻子的不舒服和烦躁情绪,及时帮助她缓解症状。长期卧床的病人对日常饮食的要求高,既要有营养又要易消化,为此,段恒伟经常琢磨研究护理知识和适合妻子的饮食搭配以及情绪安抚技巧。早餐通常给她做各种粥类,里面加上核桃、花生等,午餐经常会有鸡汤、肉汤等,餐后有时会有水果泥、酸奶等,荤素搭配比较均衡。一天5到6次餐食,段恒伟不厌其烦。
段恒伟时常满怀期待地一遍一遍地呼唤着妻子的名字,给她讲述身边发生的事,一点儿一点儿去回忆夫妻俩早些年的恩爱时光,希望她能够听到自己爱的呼唤,但回应他的只有机器“滴滴”的响声,妻子还是静静地躺在床上,不会回应他的呼唤。在段恒伟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下,2018年的一天,姚凤华奇迹般地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看着苏醒过来的妻子,段恒伟激动地流下了泪水,那一刻,1800多个日夜的心酸全部化作未来的希望和动力,他更加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妻子总会好起来的。瘫痪在床的第6年,妻子的身体状态恢复得越来越好,左手能开始慢慢活动,口中能咿咿呀呀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段恒伟起初连蒙带猜闹了不少笑话,但他们在长时间的磨合中逐渐形成了默契,他往往能从妻子的一举一动中判断出她的意图。
照顾瘫痪在床的病人是劳神费心且需要耐心的事情。9年来,他温情地守候和陪伴着妻子。明明知道妻子做不出任何回应,但他仍坚持跟妻子说话,比如,给妻子喂早饭时,他会说:“凤华啊,早饭好了!吃早饭吧!”他会时不时地捋捋妻子的头发、摸摸妻子的脸颊,和她讲讲干活中的趣事,虽然看起来像是自问自答,但段恒伟觉得,有妻子在身边,再辛苦再麻烦也是值得的。9年间,姚凤华在儿女和邻居眼中却比年轻时要胖了一点,脸上的气色也好多了,目前,他的妻子可以识人,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段恒伟说:“要让她过得舒心、整洁、有尊严!不能因为她不能动就不管不顾!”给妻子换尿片、擦身、理发等举动都饱含着段恒伟对结发妻子深沉的爱。
从操持家务、照顾妻子到忙家务活,段恒伟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延续妻子生命的重担,默默地谱写着夫妻情深的爱情佳话。提起段恒伟,知道他家情况的人都会对赞不绝口。有邻居评价他说:“9年来,妻子瘫痪在床,依然不离不弃,全心全意地照顾,真是一个好人啊!”
鉴于段恒伟的家庭情况,连队的“两委”和邻里时常会给予他家关心和帮助。段恒伟时常感激地说:“有这么多人关心和帮助我们,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凤华会越来越好,相信我们的家庭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