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个人的心田
编者按
自法治大培训活动开展以来,兵团各师市迅速行动,围绕职工群众法治需求,以宪法、民法典、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为重点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宣讲、以案释法等形式,积极引导职工群众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真正让职工群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四师可克达拉市:“法治讲师团”零距离服务职工群众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赵爽 通讯员王东、张梦瑶
12月16日,四师六十六团公安民警向职工群众宣讲法律知识。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赵爽 摄
“参加此次法治大培训,我懂得了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问题,今后我要继续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做违法的事,遇到矛盾纠纷,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12月16日,在四师六十一团苹果社区党员活动室内,一堂鲜活生动的“法治课”让社区居民李文山受益匪浅。
法治大培训活动开展以来,四师可克达拉市组建“法治讲师团”,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法律,注重沉浸式、互动式场景设计,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效果更突出。
“我们从‘居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培训什么’的角度出发,结合社区实际和法治大培训的要求,通过对宪法、民法典等的讲解,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刚刚结束宣讲的六十一团苹果社区党支部书记何文婷说。
在法治大培训活动中,四师可克达拉市坚持以专业性、针对性、创新性、有效性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持续加强普法教育,将法治大培训同做好本职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把组织实施好法治大培训与“四下基层”制度有机结合,强化分类施策,注重因需施教,以案释法、量体裁衣,零距离服务职工群众,全力推动法治大培训取得实效。
12月8日,六十六团法治大培训正式开班。“原来出借、出租、售卖个人电话卡、银行卡都涉嫌犯罪,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六十六团十连居民曲娃克·巴哈提参加完法治大培训,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向家人普及法律知识,“连队组织的法治大培训真不错,明天还要讲民法典,咱们全家一起去听一听,长长知识!”
为了让法治大培训走深走实,四师可克达拉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集“网、端、微、屏、播”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拓展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渠道,让普法更接地气、更为职工群众喜闻乐见,不断提高职工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建的法治宣传氛围,达到了法治文化入脑入心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该师市已累计举办各类法治培训班100余场次,覆盖职工群众人数超5000人。
“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为职工群众讲法律知识、讲中华传统文化,在师市上下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助力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四师可克达拉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倩说。
六师五家渠市:让法治宣传有形更有效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张琳琳
12月6日,在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逢六说法”法治直播间,工作人员在直播。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琳琳 摄
冬日的午后,六师五家渠市居民刘宏疆漫步在五家渠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欣赏着一幅幅法治宣传画。“把法律知识融入公园的角角落落,我们在休闲娱乐过程中就能学习法律知识,挺好的。”刘宏疆说。
五家渠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坐落于滨河公园中段,一入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宪法宣誓广场上一座5.4米高的宪法书籍主雕塑。
“我们机关工作人员在这里面对宪法宣誓就职,居民群众散步休闲时,也可以了解我国宪法发展历程,让宪法精神印在心间。”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安江说。
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将法治文化与城市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园”“法治文化一条街”“公交站台法治宣传画廊”“出租车法治电子屏”“法治文化广场”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阵地,营造出“出门有法、抬头见法、知法守法、办事循法”的氛围。
“灵丹妙药不可信,投资陷阱要小心”“高空抛物不可取!”……一幅幅精美的普法漫画遍布五家渠市50个公交站台,漫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用一句标语阐释一个法律知识,让居民群众在等公交的几分钟时间里便能掌握一个知识点。
宣传形式丰富多彩,法治品牌层出不穷。今年以来,六师五家渠市各单位先后推出“法治直播间”“法治文艺队”“志愿法律服务小分队”等法治宣传品牌,普法工作实现从“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法治观念如春风化雨,入脑入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重复缴费了,怎么办?”
“需要延长工伤停工留薪期,该如何办?”
……
12月11日,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邀请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社保所副所长石一涵、一〇一团社保所副所长朱芸做客“逢六说法”法治直播间,一开播,直播间就涌进来一批观众,大家就自己碰到的社保问题询问主播。
石一涵和朱芸一边看粉丝的留言,一边认真回答大家的问题。不到半小时,直播间的观看人数突破万人。
“网络直播的方式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家的问题,提高法律宣传的针对性、精准性。”朱芸说。
据了解,“逢六说法”法治直播间由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开通,在每月6日、16日、26日邀请机关各部门业务骨干、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轮流当主播,宣讲政策法规。
“我经常看‘逢六说法’的直播,里面讲的很多法律法规和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这样的方式普法方式我们年轻人也喜欢。”五家渠市民刘小燕说。
五师双河市:“菜单式”精准定制课程
雷 蕾
12月12日,五师九〇团举办“法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图为选手在演讲。 梁思媛 摄
“如果接到自称是单位领导的电话,然后问你借钱,你会怎么应对?”
……
12月12日,在五师八十三团,该团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沙山子派出所民警为该团职工群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法治宣讲。
在宣讲中,民警围绕团场职工群众生活特点,结合身边典型案例,重点讲解了“冒充单位领导”“兼职刷单”“虚假投资理财”等诈骗手段的特点,提醒职工群众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并动员大家积极主动参加“反诈志愿者”活动,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宣传反诈知识。
短暂的休息后,该团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为职工群众讲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全面细致地介绍了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和调解程序,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
近一段时间以来,五师双河市有力有序推进法治大培训工作,法治培训如涓涓细流浸润人心,提升了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职工群众的法律素养。
“通过培训,我系统地学习了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内容非常实用。”12月18日,八十六团十连职工谢宏亮说。
谢宏亮今年刚刚加入团场职工队伍,他虽是兵团职工子女,但多年在外地工作,对团场环境有些陌生。而这次连队开展的法治大培训活动,拓展了谢宏亮的知识面,特别是培训中讲课教师结合本地一些案例详细解读法律法规,让他受益匪浅。
八十六团十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安万玮说:“我们连队合作社多,养殖大户多,农机大户多,生产经营活动也多。根据连队实际情况,我们认真准备安排了一些实用课程,比如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据了解,八十六团各连队结合驻团企业多等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实用法律课程,进一步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各连队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培训方案,在培训中,紧贴职工群众需求,合理设计课程,将法治知识培训与实践有效结合,让职工群众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十二师: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刘 倩
12月8日,十二师二二二团职工群众参与法治大培训活动。安媛杰 摄
“大爷,外面天冷路滑,您行动不便,我把宪法宣传资料给您送来了。”12月18日,十二师常州街片区管委会通嘉世纪城社区网格员江旭清提着满满一兜法律知识宣传页,走进居民家中,把“法言法语”变成“大白话”,并用居民群众身边的事举例,讲道理、说法理,为大家普及宪法知识。
除了网格员,常州街片区管委会的社区“两委”、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基层力量,也通过平时走访入户的契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确保法治宣讲全覆盖。
不仅有通俗易懂“送上门”的法律知识,走在常州街片区的大街小巷,法治大培训活动的氛围也分外浓厚:罗马天街、罗马广场电子屏循环式播放法治主题宣讲;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公园中的法治元素让居民群众耳濡目染,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自法治大培训活动开展以来,十二师司法局以自行开发线上法律知识测试APP为载体,开展法治知识专项测试,试题内容全面、综合性强,内容涉及宪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热点知识,每日推送“法言金句”,让职工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法治小知识。
此外,十二师各团场围绕基层治理,设置人民调解法、信访条例相关课程,通过专家剖析、学员分享、现场讲解等方式,让职工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积极开展“模拟法庭”“调解大比武”等法治实践活动,为职工群众提供一个“沉浸式”感受法律、理解法律、运用法律的平台,不断增强职工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立足打通法治大培训“最后一公里”,十二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受众分层分类打造“移动课堂”。针对青年群体特点,积极开展法治大培训直播宣讲活动,将法治大培训现场课堂“搬进”直播间,确保职工群众随地可学,受众超过1.3万人次;针对中年群体特点,建立法治大培训微信学习交流群,每日发布法治知识、以案释法案例等,确保职工群众随时可学,开发法治大培训微信小程序,涵盖法律法规、答疑释惑、在线测试等方面内容,有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受众超过3万人次;针对老年群体特点,系统梳理身边典型法律案例,精心编印法律知识书籍,通过上门送学、邮寄送学等方式,确保职工群众学习上“不缺课”、理论上“不漏学”、精神上“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