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冯宏祖: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3-12-23 08:41:36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许灏

冯宏祖: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和平

初冬,塔里木大学校园里,金色的胡杨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今年是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教授冯宏祖来到新疆的第35个年头,也是他在塔里木大学从事教师职业的第31个年头。从砖窑平房到现代化大楼,冯宏祖见证了塔里木大学30多年的发展。

冯宏祖(左一)带领团队在三师四十四团的香梨园内向种植户讲解病虫害防治技术(摄于2022年5月23日)。 王芳芳 提供

1988年,冯宏祖经过高考,从青海来到新疆石河子。回忆起当初选择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大学前身之一)的原因时,他笑着对记者说:“我喜欢植物,看到石河子农学院招收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就报名了。”

在石河子农学院读书的4年里,冯宏祖认真学习新疆、兵团的历史,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抓虫子、采集标本、到田间地头调查病虫害情况、帮助职工群众解决问题……经过一次次实践,冯宏祖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对兵团的感情也在不断升温。

“大学四年,我系统学习了植物保护专业的相关知识。我要用所学知识为兵团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到了毕业季,冯宏祖决心留在兵团。1992年8月,他应聘到塔里木农垦大学(现塔里木大学)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当时,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专业的老教师陆续退休,其中有3个班缺教师。了解情况后,冯宏祖立即进入教学状态,积极投身到教学工作中。

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经过一年的锻炼,冯宏祖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讲理论、做实验、种棉花……一切都在有序运行,农学专业的师生不断增多。

2001年,兵团党委组织部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南疆基层挂职锻炼,冯宏祖挂任农三师(现三师)五十一团副团长,分管农业。虽然暂时离开了教学岗位,但他并没有落下专业技术。他在团场积极开展棉花、果树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帮助职工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受到大家的好评。

挂职结束后,冯宏祖回到学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为了提升教学水平,2006年,他赴西南大学深造,并于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4年3月,阿克苏地区原始胡杨林“春尺蠖”爆发。当时恰逢学生毕业实习,冯宏祖带着30多名学生,准备好干粮,带着帐篷,驻扎在原始胡杨林中一个月,每天调查病害虫的发生动态,收集虫情信息,为农用飞机精准施药提供了数据支撑。

“艰苦的环境是最好的课堂,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们的专业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冯宏祖说。

2016年,库尔勒香梨种植区发生一种新病害——梨火疫病,严重威胁库尔勒香梨的可持续发展,而禁止蜜蜂授粉是防治此疫病传播的最有效途径。人工授粉作为补充方法虽然有效,但花粉采集困难且成本高、效率低。此外,来源不明的花粉,还可能携带多种病原物。因此,如何确保商品梨花粉无菌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冯宏祖带领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蜜蜂所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了库尔勒香梨高效无菌授粉技术研究。他多次前往河北赵县鸭梨生产区开展实地调研,采集梨花粉,带回来进行反复试验,观察授粉状态,记录数据。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梨花粉的活力和授粉率显著提高,确保了无人机授粉时梨花粉无菌安全,切断了梨火疫病菌通过花粉传播扩散的途径,保证了库尔勒香梨产业的安全高效生产及可持续发展。

目前,该项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南疆香梨种植区,2020年至2022年推广面积累计达50.2万亩,增加产量15.42万吨,新增产值7.7亿元,有效促进了当地职工群众增收。

多年从事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冯宏祖成果丰硕。他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出版4部著作,被授权5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2023年,他获得“兵团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

“学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帮助职工群众增收,这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在教书科研这条路上,我会一直走下去。”冯宏祖说。

记者手记

从青海到新疆,冯宏祖只身一人,背上行囊,万里求学;从懵懂少年到选择扎根兵团,冯宏祖刻苦求学,满怀热爱,奉献边疆。他3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岗位上,专心致志做科研,用心用情育人才,为边疆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