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筑牢民族团结生命线
王海武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在天山南北相互融合、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攻坚克难的动人故事不胜枚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民族团结奋进、相互帮衬、和谐发展、相互激励的感人事例比比皆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脍炙人口的歌词唱出了新疆和兵团各族职工群众的共同心声。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回首新疆和兵团的发展历程,正是各族职工群众胼手胝足、披荆斩棘,才有了今天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正是各族职工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奋斗,才取得了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实践证明,团结是大局、团结是力量,只要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能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向前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团结就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维系并筑牢这条生命线,其中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族团结的主体是各族职工群众,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抓不住人心,团结也就不可能搞好。“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做好新形势下兵团民族工作,必须筑牢民族团结这一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抓住凝聚人心这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
要把各族职工群众人心聚拢作为工作的重要依归。兵团各级各部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实施项目、开展活动,都要真正急职工群众之所急,办职工群众之所需。把好事办好、办实,办到各族职工群众的心坎上,办成真正的民心工程。诚心诚意的付出,一定会取得实心实意的回报。各级干部要在思想感情上更加贴近各族职工群众,常去基层一线走一走,常到职工群众家里坐一坐,常同各族职工群众聊一聊,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多了解职工群众的期盼,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里面有大政治。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真正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要抓紧抓实,要努力创造各族职工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职工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不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加强团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兵团篇章,需要各族职工群众同心同力、团结奋进。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只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就一定能让各族职工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边疆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