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清流润万物
刘东莱
今年春天,在墨玉县采访春灌时,我看到一个农民在笑,那么灿烂。他摊开的手掌都快伸到我脸上了,“五遍,今年我能浇四到五遍水。”
我瞬间明白了他的笑容,因为往年同时段的南疆,小麦生长极其重要的春灌基本只能浇两遍水。对刚熬过漫长冬季的作物而言,两遍水和五遍水,差别不可以道里计。农业用水占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91%以上,那不是一个农民的笑容,它存在于新疆上万个村庄。而水的意义,更绝不仅仅限于村庄。
新疆占据中国陆地国土面积六分之一,但一个关键事实是:2500万新疆人,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天山南北星罗棋布的绿洲里。水,意味着绿洲的一切。
自2022年起,两句话如由远及近的滚滚春雷,在新疆激起回声万千。“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多高,新疆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自治区党委对新疆之水的这两个准确定位,将“水”放在了新疆发展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谋划。科学、精准、高效配置水资源的庞大工程拉开序幕。
经过2022年的开端和布局,2023年的全面推进,不到两年时间,新疆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建立。新疆水资源的家底前所未有地清晰,配置前所未有地精准,活力前所未有地释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前所未有地坚实。一步一步,新疆对水的理解愈加深刻,用水的视野更加开阔。仅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2023年,新疆粮食总产增量和播种面积增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沉甸甸的贡献,其中水的作用,功莫大焉。
这是新疆之幸,命脉之水正驱动这片广袤土地迸发强烈的发展活力。
这是人民之幸,白浪清流滋润万物,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