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1-29 11:18:49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钟新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赵子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当前,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才能形成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长期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实践永无止境,党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变化的趋势,反映了各民族的迫切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性和人民群众主观选择性的统一,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导。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只有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才能维护民族团结,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而民族意识主要指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和归属,两者层面不同、范畴不同。我们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根本上解决意识形态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抓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尖锐复杂,国际势力干扰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风险不容小觑。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深刻认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自觉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要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不断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全方位互嵌的社会环境、语言环境;要构建教育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兵地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社会宣传教育。(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党校)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