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榜样丨沙海老兵:精神火炬代代相传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2-21 20:29:56 作者: 编辑:马玉琦 责任编辑:钟新

兵团榜样丨沙海老兵:精神火炬代代相传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视频来源:兵团广播电视台《沙海老兵:永远的丰碑》

十四师四十七团老兵精神展示馆一隅(资料图片)。 长孙磊磊 摄


“因为一道特殊的命令,这些刚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军人,征尘未洗又向荒原挺进,就地转业屯垦戍边,把根深深扎在昆仑山下、大漠腹地,把一生献给了祖国边疆……”2月5日,在十四师四十七团老兵精神展示馆里,讲解员夏天深情地向游客讲述沙海老兵的故事,把众人的思绪带回到沙海老兵们的英雄岁月。

沙海老兵系列丛书新书《老兵精神研究》 王震 摄

沙海老兵系列丛书新书《沙海老兵口述史》 王震 摄

2022年,反映“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沙海老兵系列丛书出版,该丛书由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党校策划编写、兵团出版社出版发行,包含了《老兵精神研究》《沙海老兵口述史》《沙海老兵故事汇》3本书籍,共26万字。 王震 摄


1949年12月5日,四十七团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3名官兵接到命令:火速进军和田,赶在新年到来之前解放和田。

当时,摆在官兵面前的路有3条,其中两条沿途有人有水、行军方便,但要多绕行五六百里路。但这意味着,完成任务的时间就会延后。

“不能让和田人民多受一天苦,我们要抢时间,早日解放和田……”为了尽快抵达和田,官兵们选择了最近但也是最艰难的一条路——徒步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最终,历时18天,徒步急行军790公里,官兵们胜利平叛解放和田,书写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又一壮举。

和田解放后,官兵们留在了这片热土屯垦戍边,这一待,就是一辈子。

2023年12月22日,第十二届兵团沙海老兵节开幕式“致敬老兵”红色诗歌朗诵会现场。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摄


在这片亘古荒漠里,没地方住,官兵们就地挖地窝子;没有开荒工具,就将红柳枝编成筐子用来拉运沙土;没有肥料,就到大街上捡拾粪肥……就这样,官兵们住着地窝子,吃着苦野菜、馍馍蘸盐水,硬是用小推车推走座座沙丘,用人拉犁开辟出块块良田,在沙漠边缘开垦出片片绿洲,创造了又一人间奇迹。

《兵团文物会说话丨一组展示老兵精神的雕塑》。 视频来自胡杨网


岁月轮回,如白驹过隙。如今的四十七团,枣林丛丛、瓜果飘香、高楼林立,曾经的万古荒原变成了万顷良田,曾经的茫茫沙海变成了军垦新城。

“我来四十七团3年了,对老兵精神有了愈加深切地理解。几十年来,老一辈兵团人像大漠胡杨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这里,默默地守护着我们脚下这片热土。我们年轻人应当以沙海老兵为榜样,为团场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西部计划志愿者张清晨说。

2023年12月22日上午,第十二届兵团沙海老兵节暨兵地冬季文旅融合系列活动在“老兵精神”发源地——十四师四十七团老兵镇举行。此次活动由十四师昆玉市与和田地区共同举办。图为节目《老兵歌》剧照。 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2023年12月22日上午,第十二届兵团沙海老兵节暨兵地冬季文旅融合系列活动在“老兵精神”发源地——十四师四十七团老兵镇举行。此次活动由十四师昆玉市与和田地区共同举办。图为节目《向祖国报告》剧照。 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近年来,以老兵精神为根基,四十七团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相继建设老兵精神展示馆、三八线沙海老兵纪念园,并将红色历史文化特色与现代设施相结合,精心打造沙海老兵村,设立老兵故事展厅12个,全方位、多角度讲好沙海老兵故事;实施“红色+文化体验”“红色+全域旅游”“红色+兵地融合”三大战略,构建起国家4A级沙海老兵红色旅游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的“一区三基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红色小镇。2023年,四十七团红色旅游预计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

和田地区团委组织在岗西部计划志愿者赴十四师四十七团老兵精神展示馆参观学习(资料图片)。长孙磊磊 摄


在距四十七团团部20公里处的三八线老兵纪念园,300多位老兵长眠于此。每年清明节,团场职工群众便会来到这里祭奠,表达对老兵们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2023年12月22日,参加“致敬老兵”青少年研学营的学生在老兵精神展示馆参观。 肖倩 摄


如今,在四十七团已难见沙海老兵的身影,但以“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为主要内涵的老兵精神依然薪火相传,激励着兵团人继承优良传统、牢记理想信念,在新时代新征程为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接续奋斗!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