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戍守边疆铸警魂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3-03 08:32:04 作者: 编辑:陈禧千子 责任编辑:杨波

十年来,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红卡子边境派出所旱田山边境警务站民警顶风冒雪,用“铁”脚板走出一条条巡边路——

戍守边疆铸警魂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赵爽 通讯员王东、王鹏飞

3月1日,徐玉强(左)在边境一线为界碑描红。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赵爽 通讯员 王东 摄

徐玉强(右一)和同事在海拔2800多米的边境一线进行巡逻踏查(摄于2023年11月27日)。王鹏飞 摄

徐玉强在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伊犁边境管理支队红卡子边境派出所旱田山边境警务站管段对陷入雪坑中的车辆进行救援(资料图片)。王鹏飞 摄

徐玉强(中)和同事护送牧工及羊群安全到达呼尔赛春草场(摄于2023年4月23日)。王鹏飞 摄

雪水淙淙的霍尔果斯河东岸,是天山山脉北段的支脉——科古琴山,这里地形地势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当地人说这里“春夏风翻天,秋冬雪漫山”。

在这个人迹罕至、大风不断的地方,一栋“迷彩外观”的三层小楼孤零零地扎根在群山的褶皱之中,这便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伊犁边境管理支队红卡子边境派出所旱田山边境警务站。

该警务站位于四师六十一团北部旱田山垮山处,此山最高点海拔2800多米,因常年缺水,草木难以存活,所以被六十一团牧工称为“旱田山”,野猪、熊、狼等野生动物经常在这里出没。

多年来,这里的戍边人一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同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无尽的孤寂“搏斗”着。

警务站站长徐玉强就是众多戍边人中的一分子。

“山为我伴、风为我舞”

三千多个日夜,徐玉强远离家人,在这里驻守,与山为伴、与风为舞。

在这里,春夏两季总有刮不完的大风,有时,瞬时风力就可以达到11级。徐玉强告诉记者,9月份山上就开始下雪,一直下到来年4月。

多年来,在旱田山上,戍边人面对的最大敌人便是肆虐的风雪。

“站长、站长,有车辆陷入雪坑里了,请派人支援……”1月30日,一场暴雪过后,大雾弥漫,导致从六十一团去往旱田山的路段能见度极低。

正在巡逻的徐玉强收到对讲机里的求助信息后,立即赶往事故发生点。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奋战”,徐玉强和同事终于将车从雪坑里拉出来。徐玉强说,类似车陷雪坑、泥巴窝的事儿时有发生,帮助受困车主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

“虽然从山下通往警务站的柏油路修好了,但道路仍不平坦,遇到雨雪天气,还是很危险的。”徐玉强说。

看着通往山下的柏油路,徐玉强感慨万千,这条路是他当年带着护边员硬生生走出来的。

徐玉强介绍,在这条柏油路没修好前,民警和护边员冬天都是踩着齐腰深的积雪向山上行进,大家一路上手拉着手,防止有人陷入雪坑中。

巡逻路上,顶着暴风雪,徐玉强和同事每走一步都很艰难。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疼,手脚很快就被冻得失去知觉,十几公里的巡边路,一走就是四五个小时。

有时物资必须用车拉上去,几名护边员就在车前慢慢用铁锹铲出路面,警车一路上裹着雪水和泥水缓缓上山。遇到大坡,众人一起在后面推车才能上去。

徐玉强晕车的老毛病就是在这条颠簸的“搓板路”上被“治好”的。

如今,有了柏油路,大部分管段可以驾驶警车巡逻,但深山之中仍有不少连马都难以走的险道,需要戍边人顶风冒雪用“铁”脚板走出一条条巡边路。

“只有寂寞的边关,没有寂寞的人生”

每天巡逻,望着隔断云天的群山,强烈的孤独感常常袭上徐玉强的心头。他说,身处旱田山这座“孤岛”,比恶劣的自然环境更可怕的,是内心的孤独感。

“只有寂寞的边关,没有寂寞的人生。”徐玉强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刚到这里时,执勤点没有通电。每到夜深人静时,徐玉强总会坐在山下的石头上,和护边员看着天上的星星,一起聊着远方的家乡。

徐玉强回忆道,那时在旱田山上,打一个电话甚至需要3个人才能配合完成。一个人骑着马到山顶上把绑着天线的信号杆高高举起,一个人拉着长长的电话线四处游走,力求对上拉线人的信号,剩下一个人则在半山腰抱着座机,等信号接通了,也是时断时续。因此,与家人通电话得看运气。

现在山上手机信号好了,每次巡逻归来,徐玉强都会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与远在4000多公里外的妻儿视频通话,这时是他最惬意的时光。

徐玉强的妻子是安徽省的一名小学教师,结婚这么多年,夫妻两人聚少离多。前年6月,因妻子工作忙,难以抽出时间照顾孩子,徐玉强便利用休假的机会把儿子多宝从老家带到了旱田山。

起初,多宝对这个一年见不了几次面的爸爸并不亲热,来疆路上一直在哭,闹着要找妈妈。到了旱田山上后,他才慢慢适应了和爸爸在一起。

作为站长,徐玉强的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出去巡逻就是一天,只能留下儿子在警务站。山上没有别的小朋友,每天陪孩子玩耍的只有站里执勤的护边员和几条巡逻犬,徐玉强很多次半夜巡逻回来,看着儿子熟睡的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了儿子在身边陪伴,徐玉强思乡的情绪得到缓解。原本计划9月将多宝送回安徽上幼儿园,但由于工作和疫情等原因,一直拖到了年底。多宝在警务站过了他的3岁生日,直到12月徐玉强才把他送回老家。

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徐玉强陪儿子过的第一个生日。对他而言,弥足珍贵。

“能为国守边,满足又自豪”

在旱田山上,最热闹的是每年四五月份的春季转场和九十月份的秋季转场,一批批牧工赶着数以万计的牛、羊、马等牲畜路过旱田山。

这时,徐玉强和驻勤民警便会化身“放牧人”,骑上马帮着牧工转移满山的牲畜,这样既保障了牧工和牲畜的安全,也防止了人畜越界。

“这些年的转场路上,有了徐站长和他同事的保护,我们再也不担心牛羊丢失或被猛兽袭击,他们是我们最信任的人。”六十一团牧工木沙·嘎孜说,每年转场都要路过旱田山,提起边境警务站的民警和护边员,他竖起了大拇指。

2023年5月,木沙·嘎孜的一头牛在放牧时掉入山沟,徐玉强带着民警、护边员用绳子套在牛角上,喊着口号将牛从十几米深的山沟里救出,牛救上来后,大家的手已被绳子磨出了血泡。

木沙·嘎孜眼含热泪,要将牛送给警务站以示感谢,被徐玉强婉言谢绝了。在他看来,在如此孤寂的环境中,能为职工群众办些实事好事,便会有莫大的成就感。

十年来,无论是步巡、车巡还是马巡,徐玉强的足迹已踏遍这片山区的每个角落,他也和这里的牧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今年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徐玉强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跋涉,来到他的联系户——六十一团牧工曲汉·努尔阿合买提家中。

一进门,徐玉强就将提前准备好的蔬菜和清油作为礼物送给了老人,这些对于久居深山的牧工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礼物。“我们有任何困难,都会给徐站长打电话,他会尽力帮助我们。”曲汉·努尔阿合买提感激地说。

除了牧工,徐玉强还一直关心着警务站里的年轻人。

去年,新入职的辅警库德热图拉·海力力刚来到警务站时,很不适应。对于这个才20岁出头的小伙子来说,天天面朝大山,内心孤寂难耐。

徐玉强很快察觉到库德热图拉·海力力的状态不佳。在闲暇之余,徐玉强就带着库德热图拉·海力力去为界碑描红,给他讲兵团精神的由来,以及老一辈兵团人屯垦戍边的故事。

久而久之,库德热图拉·海力力愈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无限光荣的,刚来时的不适感渐渐消除,每天精神抖擞地跟着徐玉强上山巡逻。

“徐站长工作认真负责,在生活上就像我的大哥哥,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库德热图拉·海力力说。

十年来的坚守,徐玉强有太多值得去说、去挖掘的事迹,但他却说,这些只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儿,不值一提。

在旁人看来,这份工作太枯燥、无趣,但徐玉强却不认同:“一个人一辈子能做的事情有限,能为国守边,我既满足又自豪。”

短评

信仰铸忠魂 无悔戍边人

冯 远

漫漫边境、生命禁区,在人迹罕至的风景里,有无畏生死的人在守护;蓝天之下、雪山之上,维稳戍边的铿锵誓言,响彻群山之间。已走过近70年光辉历程的兵团,从成立那天起,就把“永远做祖国的忠诚卫士”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为国戍边,是一个很豪迈的口号,但豪迈往往不是惊心动魄,而是不忘初心。新疆是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自古就是戍边桥头,国之重地。“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要问军垦战士想的是什么?祖国繁荣昌盛就是我最大的欢乐……”这首四师六十二团团歌唱出了兵团人的自豪, 也唱出了兵团人的使命。几十年来,兵团人以“大忠于祖国,大孝于人民”的情怀,以为国家利益而生、伴职责使命而兴的不变初心,坚守着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在维稳戍边、开发边疆的同时,也将一面面精神的旗帜,立在了一块块绿洲上。他们伟大而光辉的良好形象早已熔铸成一座座坚实而卓越的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接续前行。

忍得了孤独,耐得住寂寞,数十年如一日,绝非易事。坚守,简简单单两个字,于兵团人而言,却是一生的承诺。在祖国西部边陲的边境线上,既有卡得尔别克·吐尔买买提祖孙三代守边的传承,也有魏德友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巡边的初心,还有马军武、张正美夫妇“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诺言,更有很多像徐玉强一样对“做祖国最忠诚的卫士”的默默坚守。一面面飘扬的五星红旗,一个个描红的界碑,都在无声地倾诉着一代代护边员的家国情怀。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如胡杨树,扎根在祖国的边疆。

物质是暂时的,并会最终消费殆尽;精神是永恒的,并会长久影响后人。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是这种使命感,是这种高于一切的精神意识形态,锻造出了兵团精神。如今,兵团这棵大树已在岁月的洗礼中长得枝繁叶茂,树上的累累硕果在岁月年轮的衬托下更显得格外醒目,而供养它的养分正是已经融入大地中的兵团精神,它给予兵团人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无穷的力量。在兵团精神的感召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像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伊犁边境管理支队红卡子边境派出所旱田山边境警务站站长徐玉强一样,用心用情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坚守在边境一线。

“攻不破的边防线,割不断的国土情。摧不垮的军垦魂,难不倒的兵团人。”时代在变,但兵团人维稳戍边的职责使命没有变,做党和祖国最忠诚的卫士,他们守望着家乡,一心一意坚守在这里,用行动诠释了忠诚。新时代,兵团人“戍”的实践和精神将继续绽放光辉。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