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各师市:锚定高产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3-17 09:24:13 作者: 编辑:郭辰雨 责任编辑:杨波

岁丰年稔 看春播丨锚定高产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优

3月16日,在一师七团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现场,工人在铺设供水管网。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农田防护工程,提高土地亩均效益,实现粮食增产、职工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洋、通讯员王芳芳 摄

3月11日,三师四十六团的一块高标准农田里,职工群众在播种柴胡。近年来,四十六团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3.69万亩,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职工群众增产增收。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常丫丫 摄

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着挖渠布管、平整土地……3月15日,一师一团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高标准农田能促进农作物增产10%以上,希望项目能够早日建成投用。”一团职工李国华热切盼望着。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兵团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保障优质棉花有效供给为重要任务,着力做好“土地文章”,建成一批“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兵团建成高标准农田295万亩,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1592万亩,占稳定耕地面积的71.7%,有力促进农作物稳产增产,推动职工群众增产增收。

现场直击

一团棉花种植面积近20万亩,是名副其实的植棉大团。3月15日,在一团一连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机声隆隆,工程车辆往来作业,工人们正忙着进行防渗渠混凝土浇筑工作。

今年,一团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田块整治、高效节水、田间道路、防渗渠等,将改建防渗渠道9条共13公里,改建滴灌田6万多亩。目前,6个施工队深入一团多个连队,抢农时、赶进度,争取在播种前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春季施工。

如今,一师阿拉尔市新一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全面铺开,渠沟、田块平整划一,田成方、渠相连、路成网的新田园格局已见雏形。

“一师阿拉尔市耕地面积达291万亩,其中235万亩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我们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3.86万亩,同时对原有75.86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一师阿拉尔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凡说。

兵团部分耕地存在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土壤肥力差等问题,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兵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抢抓施工黄金季,南疆各师市在掀起高标准农田建设热潮的同时,北疆各师市正紧锣密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期工作,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早启动、早实施、早见效,八师石河子市农业农村局狠抓工作进度,目前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开工建设各项准备工作。“今年,八师石河子市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现在各项目均已完成前期勘测设计和施工招标工作,将于3月下旬全面开工建设,6月底前完成整体工程的60%,11月底全面完工并达到竣工验收状态。”八师石河子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羽说。

好事要做好,实事要做实。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各师市坚持“受益职工广泛参与”原则,坚持以职工实际需求为导向,在项目前期调研中,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建议,“量体裁衣”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建一块、成一块、职工满意一块”。

背景延伸

良田带来好收成、真实惠。

“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好处很多。过去,大水漫灌每亩地需要近600立方米水,现在每亩地只需要400立方米水,同时,在高标准农田开展机械化耕作更方便,以前的难耕地变成了如今的高产田。”十三师火箭农场五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李志勇说。

在兵团,随着高标准农田持续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植保无人机、打包采棉机、残膜回收机、智能深翻犁地机等“轮番上阵”,有效提高了农业种植、灌溉、采收效率,农作物产量持续提高。

高标准农田的“高”,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尤为亮眼。据专家测算,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亩均可节水70立方米左右,粮食产能提高5%至2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增长30%至50%,种植环节亩均收益提高100元至200元。

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兵团粮食总产量405.94万吨,比上年增加90.59万吨,增量占全国10.2%,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各主要作物也创下新的记录——兵团冬小麦、春小麦、春大豆最高单产分别达到898.19公斤、818.25公斤、467.24公斤,均创全国单产纪录,小麦单产700公斤、800公斤以上的面积分别达到22万亩、2.3万亩。

随着“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改善和综合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兵团各师市的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提升,“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等多种耕作模式得以推广,进一步助推职工群众增收。

为使土地效益最大化,八师一四四团积极引导职工利用收获后的麦地复播大豆、饲料燕麦等,稳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冬麦大豆手牵手,一地两种双丰收!”在一四四团八连,职工邓小林看着自家的冬小麦长势良好,心里乐开了花。2022年,他主动把自己的50亩身份地种上冬小麦,得益于精细管理,2023年小麦平均亩产达到730公斤。7月,小麦收割后,他又紧抓一个“早”字,及时复播大豆,平均亩产近300公斤。小麦加上大豆,一亩地收入约2000元,邓小林实现“钱粮双收”。

前景展望

“以前种地辛苦,得顶着烈日、守着水渠去浇水施肥。现在,一个手机就搞定了!”说起农田里的新变化,八师一四七团职工唐红山打开了话匣子。去年,依靠棉田里的一个个“神器”,实现田间自动化灌溉,让他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在一四七团八连29号棉田地头的首部,一套智能、高效、全自动的田间灌溉系统与装置在棉田里的智能蝶阀相链接,田间灌溉系统的电脑操作页面则显示出条田当前的灌溉情况及阀门数量、压力、用水量等数据。种植户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一个“水司令”APP,随时随地都可以对自家地块浇水情况进行远程操控,实现了田间灌溉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一师阿拉尔市,棉花种植也从机械化走向智能化、信息化。目前,一师阿拉尔市多个团场正积极实施智慧农田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的“升级版”,为保障优质棉花生产、促进职工群众增收奠定基础。

在十二团二十一连,采用全程智能化田间管理模式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智能化配套设施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可使3000至3800亩棉田实现智能化田间管理。

二十一连职工杨志会每天都来现场看看项目建设进度。“我种了40亩棉花,虽然是机械化种植,但灌水、施肥、杀虫对操作经验甚至天气要求都很高,常常耽误最佳作业时机。今年实现智能化控制,只要在家通过手机软件点一点,就可以实现自动水肥一体化作业,想想就特别高兴。”杨志会说。

兵团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闫向辉介绍,兵团正加强统筹谋划,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在高标准农田相对集中区、优势作物产区、不同灌溉模式区、中重度盐碱区等不同区域,因地制宜集成应用新时代“坎儿井”、智能灌溉、绿色防控、节水降盐、数字农业等前沿农业科技,打造16个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区,进一步总结建设经验,带动兵团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