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昆公路穿越“死亡之海”,为各族职工群众铺就幸福之路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3-17 09:24:13 作者: 编辑:郭辰雨 责任编辑:杨波

图昆公路穿越“死亡之海”,为各族职工群众铺就幸福之路——

大漠变通途 瀚海焕新景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丽德尔·塔帕衣

图昆公路三师段第四标段项目施工队工作人员推沙填坑、平地夯基(资料图片)。崔显朝 摄

图昆公路三师段第四标段项目施工队工作人员驾驶机车为公路铺油(资料图片)。崔显朝 摄

图昆公路三师段第四标段项目施工队工作人员铺设草方格(资料图片)。崔显朝 摄

通车后的图昆公路(资料图片)。崔显朝 摄

航拍叶尔羌特大桥一隅(资料图片)。曾雷 摄

2023年12月1日,三师图木舒克市至十四师昆玉市沙漠公路(简称“图昆公路”)全线贯通并通车投用,成为新疆第四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图昆公路穿越“死亡之海”,在过去难以跨越的沙海筑起通途,为各族职工群众铺就幸福之路,为兵团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

翻越连绵沙丘,图昆公路犹如一条黑丝带直抵天边。在沙漠里建公路,怎样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图昆公路投入使用后,能让周边职工群众享受哪些实惠?日前,记者带着问题走近图昆公路,寻找答案。

“绿色施工”,全力保护生态

2021年10月,图昆公路三师段第四标段项目总经理梁秉乾第一次到现场勘察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所见之处黄沙漫天,沙丘之间的最大落差近34米,更别提天气、物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了。”

普通的沙漠公路路基挖填一公里只需要5万方沙土,但是在图昆公路这里数字翻了三番。

“再难,我们也要加快施工速度,还要守护自然生态环境。”2022年,梁秉乾与施工队工作人员推沙填坑、平地夯基,克服了种种困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环境恶劣,风沙肆虐,遍布十几米高的流动沙丘。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风积沙对公路的影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按照“阻沙先行、固沙为主、固阻结合”的思路,工作人员在路基两侧铺设100米宽草方格。

公路的路基铺设到哪里,就将防风固沙的草方格铺设到哪里,有效保护了沙漠生态环境。

如今,在图昆公路两旁,一片片草方格沿着公路绵延起伏。梁秉乾说,草方格可以有效固定流动沙丘,不让公路被沙子掩埋,图昆公路三师段第四标段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里无水、无电、无通信讯号、无可用便道,是整条公路修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标段。

图昆公路三师段第二标段叶尔羌特大桥项目地处三师四十四团永安镇境内,标段内途经2个连队和原始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现如今,叶尔羌特大桥犹如一条飞龙,从一眼望不到边的胡杨林上空穿过。很少有人知道,修建这座大桥使工程总造价增加了1.3亿元。

造价增加、难度增加……修建这座大桥是否值得?

“宁弃‘金山’,不毁‘青山’,胡杨是沙漠中的‘珍宝’。”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重点公路工程项目代建指挥部指挥长梁文彬告诉记者,“为减少对胡杨林的砍伐和干扰,主要领导、专家群策群力,多次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新方案架起近3公里长的跨胡杨林大桥,为的就是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与原始胡杨林自然保护区的破坏。”

修建后的大桥平均高度为17米,共96跨384榀简支箱梁,桥梁最高处距离地面20米,穿越原始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不仅如此,为防止产生的泥浆排入胡杨林造成污染,项目部引进旋挖钻,采用工期更长、造价更高的膨润土造浆护壁泥浆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专门铺设污水排放管涵,及时对使用完的泥浆进行外运,并进行降酸碱度处理,避免土方碱化,有效防止泥浆污染。为减少对桩基周围树木的破坏,项目部采用“跨越式”施工方式,即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全部采用吊车隔吊施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树木砍伐、植被破坏。

在进场初期选取施工便道路线上就用时3个月,并联合巴楚县下河林场,将原有便道加宽硬化。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不定期对便道进行洒水降尘和清扫掉落施工材料,减少对原始地貌和环境的破坏,为周边群众提供交通便利。

进场后,项目驻地、钢筋厂等临建设施就近规划选址。为缩减临时建场成本和时间,项目部在主线路基旁合并建设拌和站、钢筋场综合场站,在综合场站对施工用水设置三级沉淀池,保障施工污水充分沉淀净化、循环利用。

同时,为保持村道干净整洁,项目部专门聘用洒水车辆每天对沿途道路进行洒水清扫,统一处理项目驻地和施工场地的生活垃圾……

在整条公路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齐头并进,采取先进的环保、防尘措施,力求从源头杜绝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不难理解,图昆公路三师段第二标段叶尔羌特大桥项目为何成了三师图木舒克市内通外连、生态保护的重要标志性工程。

缩短路程,助推兵地融合

春日的叶尔羌特大桥,大道畅通,车来车往。叶尔羌河两岸居民为这条路取了一个非常贴心的名字——“连心路”。

作为图昆公路重点工程,位于莎车县、麦盖提县交界处的叶尔羌特大桥全长1988米,比此前建成的有“南疆第一桥”之称的麦盖提叶尔羌河大桥还要长480米。

叶尔羌特大桥建成后,沿线居民出行不必再绕行将近70公里,为当地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便利。

长期以来,沿河两岸居民在洪水消退季节通过干涸的河床绕行将近70公里,不但存在极大交通隐患,还增加时间成本。这座桥的贯通,将直线距离缩短至2公里,路通了,让三师四十六团与艾力西湖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好邻居”,关系更加密切,促进了两地居民交往交流交融。

“我家离公路很近,去县城、镇上进货都很方便,春天买农资,秋天卖棉花,都非常方便。”今年25岁的米热古丽·吐尔逊是艾力西湖镇苏盖特艾日克村的村民,在村里开了家小超市,从小生活在这里的她见证了父辈出行的艰辛。河对岸是外婆家,直线距离不过3公里,但米热古丽·吐尔逊的母亲总要等到叶尔羌河流干涸的季节,才能穿过河床回一趟娘家。

“你看,这些米面油、孩子们的作业本我的超市里都有,方便大家日常购买。”米热古丽·吐尔逊一边将从艾力西湖镇批发的新鲜蔬菜从三轮车上搬下来,一边跟记者算起了家门口这条致富路的“增收账”。

去年,公路通车后,米热古丽·吐尔逊与长期在公路建筑工地上做电焊工的丈夫商量,将临近公路的一间房屋改造成超市,为周边村民提供米面油和生活用品,也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她在路边开小超市不仅富了口袋,丈夫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夫妻俩流转了周边村民200亩地种棉花,家里添置了一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好。

“这条重要的兵地融合公路是南疆地区的民族团结路、乡村振兴路。”三师图木舒克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岩说。图昆公路的建成,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方便叶尔羌河沿线居民出行,推进沿线乡镇及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通畅,激活致富密码

“以往从图木舒克市到昆玉市,得行驶约600公里,图昆公路建成后可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路程缩短到270多公里,这太令人高兴了!”做果品运输生意的三师五十一团青年伊布拉·麦提普则说。

祖祖辈辈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在伊布拉·麦提普则看来,交通不畅是一件无奈的事情。

伊布拉·麦提普则告诉记者:“我做果品运输生意已经快10年了,以前,对我来说,果品的运输是最大的问题,一些应季的鲜果,要想保证新鲜很难,现在路程缩短一半,我做起了鲜果运输生意,收入翻一番,修路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随着图昆公路的建成通车,兵团不断加大南疆师团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力度,伊布拉·麦提普则惊喜地看到,这片瀚海焕发了新活力。

图昆公路沿线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公路的开通将为当地的旅游和农产品销售带来巨大的便利和商机。这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连日来,巴楚县阿拉格尔乡依其央村村民阿不都热依木·买买提,在忙着修整自家的15亩核桃地。

眼下正是做好春季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他计划到三师四十五团采购预防核桃树病虫害的药剂。

“以前去四十五团要绕行2个多小时,现在路通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太方便了。”阿不都热依木·买买提说。

依其央村有村民332户,核桃种植户超过三分之一,图昆公路建成通车后,既能将村民的农副产品销出去,也为当地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修的是路,通的是车,连的是心,造福的是群众。不断延伸的公路路网,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改善当地职工群众出行距离长、生活成本高、农产品销售路途远的状况,更好服务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初春,行驶在图昆公路上,笔直的公路将沙地“切割”,公路两侧,一片片草方格和顽强生长的沙生植物将沙源阻断。金黄虽然是沙漠的底色,但一条条穿越沙漠的公路正成为它们的“新衣”,过去的荒凉地变得不再寂寞。

图昆公路犹如一条飘逸的黑丝带,打破了“死亡之海”的桎梏,使得兵地各族群众不再“隔沙相望”,已成为一条幸福路、致富路、生态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伟大的事业,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图昆公路建设难度极大,有大大小小的沙包几百个,其中最高的沙包近20米,最低的沙坑深有16.4米。为了保护公路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设人员把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重点公路工程项目代建指挥部指挥长梁文彬说,图昆公路建设过程中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展现了兵团人敢于奋斗、勇于拼搏的精气神,为推动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如今,兵团区域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沿途兵地各族群众联系的次数越来越多,沙漠边缘城镇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助力了沿线农产品的进出转销。

图昆公路建成通车后,三师图木舒克市至十四师昆玉市之间的距离由近600公里缩短到270多公里,行车时间由6个多小时缩短至近3个小时。兵地各族群众说出了心里话:“路程短了,心更近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图昆公路连接的不仅是沿线的地域,更是兵地各族群众的心。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