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智化赋能思政课创新发展
顾光海、陈静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新疆高校既要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又要善于抓好数字化变革的新机遇,用数智赋能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探索推进数字技术与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以数字化创新教学模式、挖掘课程资源、激发课堂活力、优化教学方法、培育师资队伍,使思政课与党的创新理论、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全面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
坚持“两个结合”,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是数字时代的“弄潮儿”,网络空间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高校思政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数智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守正是思政课创新的根脉,所谓守正,就是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即坚守党在高校的思想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党的政治立场。作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坚守政治方向,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做到以学理来阐释深刻的道理,解开学生思想之疑,回答学生理论之惑,帮助学生站稳政治立场,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创新是思政课保持活力的源泉,所谓创新,体现在教育方法、手段、资源上的灵活性与丰富性。思政课教学须立足本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创新利用教学资源,让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传统文化用活用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感和感召力,在把握数字时代的“变”与“不变”中,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善用大数据资源,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数智化。思政课教学资源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靶向供给,精准有效推动数字化思政课内容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一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交叉研究方向群,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以交叉融合为路径,以科研项目促教学,以科研内容丰富教学内容。二是办好“智慧思政”课程,以“精准思政”为抓手,以智能算法为支撑,实施“精确需求+精准供给+精彩讲授+精细评价”的全程式举措,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和实效。立足高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特色,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确保学校各类课程能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效应。三是构建高质量数字思政资源库,依托数字技术和平台,采取师生自由创造、学校自主建设、政府广泛征集等多种方式,着力扩大资源供给,加强数据交换与共建共享,建好用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鲜活有趣、内涵深刻的思政资源库。要以满足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的,运用数字技术分析课堂学情、教材内容、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等教学资源,靶向聚焦,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鲜活性。
活用大数据技术,推进思政教学方法数智化。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把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讲清楚、讲透彻,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元宇宙”创新教育场域,用数智化创新多元教学方式,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一是活用虚拟现实技术拓宽教学场域,构建沉浸式、交互式、体感式为特质的思政教育环境,利用全景技术重构历史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情景再现”“故地重游”“历史对话”,让课程中的理论“活”起来、人物“动”起来、事件“亮”起来,在互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二是搭建虚拟实践平台,坚持学校与社会同向,专业与行业对接,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多样化的虚拟实践平台,全力打造“行走的课堂”,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推动地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在学习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三是打造“融创课堂”。通过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技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体验,通过互动式教学、多样化学习活动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培养学生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巧用大数据技术,打造高质量思政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储备、课堂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还要着力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一是增强教师运用数字资源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的能力。教师要善用数字化手段,以课程重点内容为依托,实现数字技术与资源使用的互促互成,提升将数字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二是提升教师数字资源技术应用的素养。加强数字化技能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数字思维,学习掌握数字技术,持续建设优化智慧服务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学情数据系统等,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化、精细化投放优质思政内容和产品。三是提高协同育人效能。坚持系统观念,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运用数字化管理,搭建智慧综合平台,让各层级育人主体同向同行、通力配合,提升思政课协同育人实效。
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保证。新疆高校要把握数智化发展机遇,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以数智化赋能“大思政课”创新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