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
以爱办学 助梦起航
陈靖茹
兵团首届广场舞大赛决赛后,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合影。
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党员参观四师可克达拉市廉政教育基地并重温入党誓词。
“新疆工匠”、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教师赵锐栋(中)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机电专业课程。
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2024年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疆选拔赛比赛现场。此次比赛,该校共获得16个奖项。
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操场进行足球训练。
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一隅。
在“中亚湿岛,交响夏都”的四师可克达拉市,有一座生机盎然、硕果累累的中等职业学校——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
这里,党徽熠熠闪光,党旗高高飘扬;
这里,以良心育人,以良知引路;
这里,助学子圆梦,帮学子成才。
学校前身为农四师技工学校,始建于1988年,2022年5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四师中职校”),是教育部审核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智慧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
目前,四师中职校开设13个专业和8个“3+2”中高职贯通专业,有教职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高级技师6人。2023年5月,学校成为全兵团第一所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达标实地验收的学校,并顺利通过兵团语言文字规范达标建设实地评估验收。
旗帜,引领方向、凝聚力量。近年来,四师中职校坚持以党建赋动能、以创新激活力、以融合求发展、以服务增效应,坚持“党建强校、文化治校、教师兴校、质量立校、特色明校”的办学策略,落实“外圆内方”的办学理念,以“升学与就业并重”为导向,聚焦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驶入高质量转型发展快车道。
党建赋能 铸就先锋本色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以“抓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的党课上,四师中职校汽车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易钢与支部党员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党课上,班主任及全体党员听得津津有味,教师们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大家一致认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如加强师德师风宣传和教育、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等,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这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党课,在四师中职校经常开展。在思政党课上,党员们通过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人生体验,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的故事,引导学生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他们用真实、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四师中职校党委书记林涛表示,学校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贯穿办学治校、铸魂育人全过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学校治理,把思想建设融入师生教育,把组织建设融入教育教学,把队伍建设融入师德师风,把廉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四师中职校给出的答案是——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党领导一切”体现在教育教学全领域。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常态化学习机制,用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等载体,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
实施“六大工程”,打造校“同心圆”党建品牌。实施“领航工程”,着力把牢办学方向;实施“铸魂工程”,着力提升思政工作实效;实施“强基工程”,着力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实施“锻造工程”,着力提高干部综合治理能力;实施“清风工程”,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实施“同心工程”,着力构建凝心聚力发展格局。
强化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行二级系部制管理,设置五大系部,把支部建在系部上,把党小组会开到备课组,引领党员走进管理、走进教学、走进年级、走进班级。实施党员包班制,30名党员挂钩43个班级。
在四师中职校,党建工作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盘星”。
产教融合 厚植育人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把牢教学主阵地,守住育人主战场,以过硬的办学能力推动学校工作全面提质增效。近日,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对四师中职校开展的“1+X”证书制度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授予学校考评“优秀院校”荣誉称号。
2023年6月,四师中职校成功举办了“1+X”证书制度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工作,汽车工程系共有21名学生参加了考核,通过率达到100%。
2023年年底,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四师中职校当选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
“作为公办职业学校,培养和输送高质量人才,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责无旁贷,但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样需要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林涛说,学校与各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出适合学校教学、基于行业需求、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不断加强校企双向交流,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搭建起校企共建、共管、共育、共赢的合作平台。
近年来,四师中职校与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沂利泓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30余家大中型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合作创办冠名班、订单班6个,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合作期间,四师中职校的学生得到各企业的一致好评。
2023年,四师中职校共安排398名学生到对口企业开展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学校选派实习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和定期跟访。
“很感谢学校的培养,不仅让我有了安身立命的能力,还可以在众多用人单位中挑选自己想去的公司。”四师中职校食品加工工艺专业2019级毕业生刘鑫说。刘鑫如今在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操作工。
和刘鑫一样,从四师中职校走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还有很多。近年来,四师中职校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快培育与企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助力四师可克达拉市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该校新增汽车美容与装潢、工业化仪表安装及应用、纳税事务3个专业。此外,2023届参加职教高考上岸人数突破200人,高考录取率达85%。
四师中职校坚持“以德立校 、以德立身、以德促教、以德育德”的办学理念,实现办学追求从“教书”到“教育”,从“成绩”到“成长”,从“成功”到“成人”的回归,形成“吃得爽、玩得嗨、聊得畅、学得乐、训得实、评得妙 ”的“致良知教育”实践和思想体系。打造有情、有趣、有效、有料、有魂的“良知”课堂,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培育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践行使命 提升发展成色
2023年,四师中职校秋季招生人数突破1000人,在校人数突破2000人。
“随着时代发展,选择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如何激励这些孩子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林涛说,多年来,学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全面提升办学能力、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确保学校内涵建设持续发展,育人质量全面提升。
着力提升办学能力。四师中职校积极申报基础实训基地项目建设6个,申报特色优职校和品牌专业及专业群建设3个,申请“1+X”证书7项,申报活动4项。建设优秀班主任、优秀汽修专业自治区大师工作室,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今年2月,学校食品加工工艺专业群被认定为“第三批兵团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群)”。
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启动“教师素质全员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33人参与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兵团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等。2023年,四师中职校2人入选首批“新疆工匠”项目,29位教师荣获兵团级奖项,12位教师荣获师市级奖项。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四师中职校通过开展技能比武、技能展示、“技能培训下基层”“优秀毕业生分享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弘扬工匠精神,向社会展示职业教育成果;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推动德育建设,学校33个社团每周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团委引领青年作用,积极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每周线上“青年大学习”答题活动,学生参与率达100%。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四师中职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取得长足发展,学校师生也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进一步检验了技能学习成果。2023年,该校共荣获国家级奖项7个、兵团级奖项59个、师市级奖项11个。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疆选拔赛中,四师中职校荣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6个,实现了“8个赛项进国赛”和“获3个一等奖”的“双突破”。
展望未来,四师中职校将持续以“办新疆职教名校”为目标,努力发展成为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服务师市经济发展的“高地”。(图片均为资料图片,均由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