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漫步中领略别样风景
编者按
近年来,城市漫步的热度越来越高。不论是在下班后,迎风步行几站路的率性起意,还是在周末假期里,去往城市另一处的乘兴而行,人们都可以深入城市的肌理,用双脚感受城市的诗意和律动。
邂逅浪漫之城阿拉尔
周其运
图为航拍的一师阿拉尔市一隅(摄于5月11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石继良 摄
阿拉尔,是一座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浪漫城市,在经历了一场淅沥的细雨或洁白轻盈的落雪后,它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貌。晴空万里,碧空如洗,白云在天空中缱绻悠然,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尽管这些美景无法触手可及,但它们却有着别样的绚丽和神奇。
阿拉尔的浪漫体现在无处不在的细微之处。从春天的嫩绿到夏天的浓翠,从秋天的金黄到冬天的银白,各种风采在这个城市中不停展现,让人目不暇接。
春天的阿拉尔,新绿如翠,碧波荡漾,沙枣花和桃花、梨花等花卉竞相绽放,散发出丝丝缕缕的幽香,让人陶醉其中。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温柔地洒在大地上,仿佛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面纱。我独自走在街头,一边欣赏着阿拉尔的市景,一边品味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宛如一条绿色的长廊。
初夏,阿拉尔被郁金香的绚烂色彩所点缀。这些花朵在夜幕的映衬下,仿佛霓虹灯般璀璨夺目,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它们的颜色各异,有的深红如血,有的洁白如雪,还有的粉红如霞,宛如大自然的调色板。微风轻轻吹过,郁金香随风摇曳,每一朵花都像一个优雅的舞者,在微风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盛夏时,在繁密的荷叶丛中,荷花束束矗立,婀娜多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如锦,有的花瓣微卷,有的花瓣舒展,各具特色,美丽动人。当柔和的月光洒在荷花上,伴随着微风的轻拂,荷叶与荷花相互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荷花仿佛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引人遐想。在这样的夜晚,荷塘成为一个神秘而又宁静的世界,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沉醉于这份美好与宁静之中。
走过了春的明媚,欣赏了夏的繁盛,还没来得及多想,转身便与金秋不期而遇!在常人眼里,秋天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但在诗人眼里,秋是“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的舒适;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乐观;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放;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浪漫!
秋天的阿拉尔,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盛放的菊花。与平日里那些漫不经心的花蕊相比,秋天的菊花似乎在这个季节里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与热情。在精心设计的菊花苑中,各种色彩的菊花竞相绽放,犹如一场视觉的盛宴。它们或红或黄,或白或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绚丽多彩的画面。
当菊花热情地展现自己的美丽的时候,阿拉尔的沙枣也挂满了枝头。这些沙枣不仅甜美可口,更是秋天丰收的象征。与此同时,塔里木河畔的香梨树也结出了累累果实,每个果实如同绿色的宝石般挂在树梢,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等待着人们来采摘。
随着季节的转换,胡杨的叶子也逐渐由翠绿渐变为金黄,仿佛被特殊颜料浸染过一般,展现出鲜活而明亮的色彩。它们的经络纹理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清晰,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行走在这胡杨林下,仿佛置身于夕阳余晖的童话深处,那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让人陶醉。
阿拉尔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无论是高耸入云的胡杨还是脚下的小草,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美好与这座城市的浪漫。
走过五家渠的春天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张琳琳
5月15日,在六师五家渠市滨河公园,市民在驻足观赏美景。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琳琳 摄
我的家乡叫五家渠,有人说,以前这里有五户人家一条渠,因此得名。
小城的春天,璀璨热烈,却又短暂迅疾。似乎昨天还是寒风呼啸,转眼便已花开荼蘼。如同小城里的郁金香,刚化了积雪,就等不及破土而出,转眼间灿然绽放,一场春雨后便花瓣凋零。
尽管如此,和世上许多的春天一样,小城的春,还是让人满怀希望。
晴朗的日子越来越多,阳光一天比一天热烈,大地的颜色从苍黄变成嫩绿再到深绿。一朵又一朵姹紫嫣红的花,把这人间妆点得分外烂漫。
这样的春天,总是勾着人走出阴暗的房间,沿着城市的步道,一直走到花朵的深处。
某一日黄昏,从办公室的窗口忽然飘来一阵浓烈的花香,那香味如雨滴般柔软,幽幽地钻入鼻间,让人恍若置身于一片模糊的记忆里。再去深究,却已消逝。
这样抓不住的香,让我的心慌张了起来,草草收拾了东西,快速出门。
我想我要去找一找,可找什么呢,是那阵花香吗?
是的,总归要去找一找的。
想着要去寻找的东西,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不知不觉走过了熟悉的街道,走出了热闹的人群,甩开了疾驰的车辆。一直往前走,匆忙奔波的人群越来越远,迎面而来的路人,也放慢了脚步。
不经意间,走到了熟悉的滨河边,踏上熟悉的草地,路过熟悉的花田,耳旁的虫鸣鸟叫渐渐清晰了起来,还有次第飘过的花香。微风吹来的一切,让我想起小时候,走入荒野看到的层层叠叠的山,袅袅娜娜的雾,还有天空一大团一大团的云。
这样温暖的时光相互交汇,让人心里升起希望,这希望比平时更加隆重。
小城的春,就如同天边的一团团绚烂的晚霞,总是让人无比眷恋。
沿着滨河,一直往前走,人工雕琢的河岸经过岁月的冲刷变得自然流畅,蜿蜒曲折的栈道旁绿柳柔柔地轻荡着,像一串串清脆的长风铃。隐隐约约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我环顾四周,无人驻足,便悄悄跨过青石路,踏上萋萋的芳草,追到了一片小桥流水处。五六步长的木色人工桥,横跨在小河中央。我蹲下来,摸一把流动的河水,真是清凉啊!
小桥旁还建了一座亭台,暗红色斑驳的亭柱像是经历过风霜,久久地注视着这一切。我在亭子的台阶上坐了下来,静静地看着这触手可及的春日的景致,什么也不想,直到天色慢慢暗了下来。
起身沿着滨河往家的方向走去,身旁高大的树、鲜嫩的草、艳丽的花、微弱的风纷纷退去。想着家,我的脚步又快了起来,走过一段宽阔的石板路,忽而,一侧深绿的草地上冒出一片密实的白色花朵。粗壮结实的根茎,顶着层层叠叠、密密匝匝的花蕊。与另一旁的朵朵分明的花不同,这一片参差不齐的白色花毯,更像是绿植与荒野的分界。
那花朵簇拥着一条窄窄的木栈道,幽幽地延伸到树林深处,这小路似乎是把人引向秘境之处的路。
携着秘密,屏着呼吸。
我站在这里,石板路的尽头就是车辆疾驰的马路,马路的对面,高楼林立,那里是人间的繁华。可稍微侧转身子,换一个角度,便是一棵一棵匀称的树木,汇聚成一片密密匝匝的树林。
我确信,这是我从未涉足过的城市角落。
站在分岔路口,站在喧嚣与寂静的分界处,就像是被喧嚣和寂静撕扯到另一个平行时空。我想,我发现了一处小小的美景,在这个城市的春天里。
我确信,这样的美景,我以前从未发现过。当我放慢脚步,走进那里,走过弯曲狭长的木栈道,走过一棵一棵叫不上名字的树木,经历了一场最浓烈的芳香。
平铺整齐的木栈道中间生长着一棵沙枣树。在那昏暗的、柔柔的、密密的树林深处,它安静得好像失忆了一般,开出了这个春天最浓烈的芳香。
与戈壁里的沙枣树不同,这棵城市里的沙枣树好像更为霸道,它小小的花苞,开出的小小的黄花,一簇一簇,缠绕枝头。远远地就拽住我的嗅觉,以最小的枝叶,开启了最浓烈的春天。
后来的许多个傍晚,我一次又一次循着那些不知名的白色花朵,走进那片林子,到达沙枣树下。在那里,风声似乎只在高处,而近处的声音只有蛙叫和虫鸣,它们的声音在我的耳旁密集地流淌。
有时候,我会觉得,这样隐秘的角落,可能只有我一个人经过吧!可是,走在林间,又觉得每个清晨,每个傍晚,那么多迎面而来的人或许都知道吧!毕竟,这里离喧嚣的城市那么近。
在我的世界里,这小小的意外,这盛大美景,它是个秘密。
沉醉在喀什古城
王 平
喀什古城内,手工艺人在制作工艺品(资料图片)。杨雯 摄
总有人问,西域是什么样子?喀什噶尔会给出答案。
在新疆西北边陲,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它就是喀什噶尔,现在的喀什市。喀什噶尔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之一,也是中国境内历史古迹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喀什的灵魂在喀什古城。“你可以一眼望穿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你永远无法看透喀什那双迷蒙的眼睛。”诗人周涛笔下的喀什充满着无尽的神秘。千百年来,人们生产、生活的痕迹都留存在这里,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城,因其特有的风土人情、建筑风貌,深受国内外学者及游客的青睐。
走进喀什古城,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千年前的繁华之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古城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大多以土木结构为主,曲折蜿蜒的街巷、错落有致的房屋、古老的城墙,无不展现着喀什古城的独特魅力。尤其是石头街道,由青石板铺成,历经千年仍然坚固耐用,承载着古城的岁月沧桑和历史记忆。传统的木雕、砖雕、泥塑等工艺品也成为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丰富的民族艺术和工艺技艺。
漫步在喀什古城阡陌纵横的街巷里,即使迷了路,也让人心甘情愿,因为或许你会在下一个转角豁然开朗。白胡子的老爷爷,美丽的少女,路边互相追逐的孩童,叮叮当当的手工艺人,不知道从何处传来的乐器声……那些电影里美艳勾人的画面,好像在这里更加色彩鲜明,木门土屋,高台楼阁,精致的窗棂,错落的光影,恍惚间,我仿佛能看见张骞的足迹、玄奘的脚印。
走进百年老茶馆,几位弹唱的老艺人年纪加起来可能都有几百岁了,用熟稔的指法在纤细的琴弦上尽情拨动着千年的西域风情。我走上二楼,一边听着悠扬的乐器声,一边细品着沁人心脾的茶水,一边将吾斯塘博依街的老房子和游人尽收眼底,这一刻,我突然找到了在生活中丢失的那份纯粹。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砖瓦,都承载着古城的历史和记忆。喀什古城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记录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辉煌,见证着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共存。
在喀什古城,我看到了历史的长河在悄然流淌,感受到了文化的博大和包容。每一次漫步在古城的街巷,都会让我迷失于喀什古城的千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