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献血者日丨“血”无止境 让人生“热辣滚烫”

来源:胡杨网时间:2024-06-13 23:31:55 作者: 编辑:赵凯 责任编辑:张志玲 许灏

“血”无止境 让人生“热辣滚烫”

——写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

胡杨网梁艳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献血者日的口号是:“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感谢您,献血者!”

感谢背后是多少病患家庭担心、焦虑、彷徨之际迎来的希望!没有家人用血紧缺的经历,无法感受其中的深意。

献血志愿者合影

献血志愿者合影

6月11日,笔者有幸在兵团中心血站结识了三位献血大咖,他们为自治区、兵团的献血事业竭尽全力,他们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自治区无偿献血奉献奖一等奖获得者海来提·哈得尔;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中国好人”王俊周;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兵团好人”石伟。此刻,他们作为兵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是来参加无偿献血宣传的。

“献血不求回报,只想救人最重要!”采访中,这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心声。

海来提·哈得尔:不要问我的名字 让我的血液帮助各民族同胞

海来提·哈得尔

海来提·哈得尔

“献血是我的自愿行为!患者身处病痛,经济上也承受巨大负担,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的名字,知道之后,反而会想怎么感谢我们,这完全不需要!”6月11日,海来提·哈得尔真诚地说。

海来提·哈得尔是新疆职业大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从1987年起,就开始无偿献血。30多年来,海来提·哈得尔共捐献近3万毫升Rh阴性AB型血(俗称“熊猫血”),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在他用鲜血救助的生命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老天给我这个稀有血型,就是让我帮助更多的人!”海来提·哈得尔说。

海来提·哈得尔的妻子也是“熊猫血”。经历过怀孕生子紧急备血的艰难,获救的感激,他的妻子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至今已献血近20次。

“爱要守望相助,从年轻到年老一路走来,越献血越知道献血的重要性!”海来提·哈得尔说,在他的脑海里至今忘不了一个两岁的“熊猫血”汉族小女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没有血就做不了手术,不做手术就有生命危险。“在危急情况下,我只想着救人,虽然献血频率有些高,也顾不了身体了,输血后,小女孩的手术很成功。”海来提·哈得尔回忆往昔。

30多年来,海来提·哈得尔共献血60多次,30多本鲜红的无偿献血证书,见证着他光荣的献血历史。在献血过程中,海来提·哈得尔也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他的很多学生、朋友也跟随他的步伐,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

由于献血事迹突出,目前,海来提·哈得尔成为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长、新疆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

“我一个人献血多少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动更多人献血。”如今,65岁的海来提·哈得尔已过了献血年龄,却经常在乌鲁木齐各社区、献血屋等场所开展宣传,为需要用血的人进行公益对接。

在海来提·哈得尔和团队的带动下,新疆稀有血型志愿者逐渐达到1200余人,其中400多人是活跃的稀有血型无偿献血者。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第三届自治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自治区无偿献血奉献奖一等奖……30多年的坚守,一次次挽起袖子,海来提·哈得尔通过鲜红的血液,将生的希望传递给了素不相识的人。

王俊周:30余年的坚守,只为救活更多人

6月11日,王俊周(右)向献血者普及相关献血知识。

6月11日,王俊周(右)向献血者普及相关献血知识。

32年间,累计献血317次,约147800毫升,相当于31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的总血容量,按照每位病人一次输注400毫升,累计可帮助370名生命垂危的患者…… 这个把献血当作自己另一番事业的人就是王俊周。

6月11日,笔者在兵团中心血站见到了今年52岁的王俊周,他身高1.69米、体重不到60公斤,身上100多个荣誉奖章写满了无声的爱与坚守。

“如果你问献血疼不疼?那肯定有点疼!如果你问献血值不值?能救活一条人命,肯定特别值!”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获得者、“中国好人”王俊周说。

王俊周是乌鲁木齐市伊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19岁时他参军入伍,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参加了第一次献血活动。

20岁那年,王俊周的父亲由于车祸生命垂危,他的朋友、战友以及一些无偿献血志愿者用鲜血救活了他的父亲,他被深深打动,从此心中默默立下誓言:今后也会用献血的方式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的人。

在王俊周的两个胳膊肘上,落下了常年献血扎针的印记,他说:“过去献血技术不是太先进,献一次血小板至少要一个半小时,针头也比现在的粗!现在献血小板的技术要比以前好,时间也缩短了,5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

王俊周知道献血小板的用处更大,献血间隔时间更短,平均14天就可以献一次(献全血至少要间隔6个月)。从2002年起,王俊周开始从献全血改为献血小板。“一个月可以捐献两次,能挽救更多患者。”王俊周精打细算着。

献血小板要求献血者的身体素质更高、心理素质更好,为了定期无偿捐献血小板,王俊周戒烟戒酒、作息规律,坚持体育锻炼。

王俊周的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从18岁起,每月都会去捐献一次血小板,如今他的女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已无偿献血10余年。

“我这么多年献血,没有感觉到身体不适,很多人畏惧献血,关键是不了解献血知识,献血没有那么可怕!”王俊周说,“我会一直坚守下去,直到献不动为止!”

石伟:我是兵三代,永远会保持一颗善良之心

6月11日,石伟(中)在兵团中心血站为大家讲解无偿献血的知识。

6月11日,石伟(中)在兵团中心血站为大家讲解无偿献血的知识。

20年来,献血达34600毫升,相当于7个60余公斤重的成年人的总血量。“我觉得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兵团道德模范、“兵团好人”石伟淡然地说。

石伟是六师新湖监狱的一名狱警。“我的爷爷是军垦第一代,我的父亲出生在地窝子,退伍后在兵团工作30余年,作为兵三代的我从小就受家庭的影响,看着红色电影长大,我觉得多奉献、多帮助别人应该的!”石伟真诚地说。

2003年初冬的一天,石伟在昌吉北公园里跑步时,看到献血车旁边聚集着许多围观者,石伟走上献血车,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在得知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了他人生命之后,他更加增强了无偿献血的光荣感、自豪感。

为了保持献血者应有的身体条件,他戒烟、戒酒。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他主动报名成为血站的公益志愿者,做海报,发传单,讲经验,成为大家心目中宣传无偿献血的爱心使者。他的微信里有数10个无偿献血群,各个血站的电话号码他都记得很清楚。

“既然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又何必吝啬自己的血液呢?既然身体允许,能献400ml又何必献200ml呢?”石伟说,“我会一直保持这颗善良的心,将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多年来,石伟用忠诚奉献、履职尽责诠释着一名“80后”狱警的责任与担当。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