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规民约接地气 文明新风扑面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正虎、张琳琳 通讯员谢增杰
编者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用好村规民约等手段,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绵绵用力,成风化俗。
近年来,兵团连队纷纷结合实际,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制定和推行连规民约。如今,连规民约实施得如何?起到了什么效果?本期“有话大家说”让我们一起倾听居民的心声,了解连队和相关部门做出了哪些努力。
职工:风气正了 笑声多了
仲夏时节,笔者来到十三师火箭农场十六连采访。恰逢连队几名职工正和该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王昊聊天。
“最近的一次连规民约修改是2023年,当时外头冷冷的,大家伙儿坐在一起聊,越聊越得劲,越聊心越暖!”职工李克军第一个发了言。
李克军说,对实施连规民约,他最大的感受是“轻松了”。
今年初,李克军给儿子李昌昌举办婚礼,亲戚朋友坐了5桌子,共花费6000多元。他说:“钱花得少,事办得好,热闹一点儿也不减。”
“最起码省3万元桌子费!”李克军说,“亲戚朋友多,人情重,每年红白事可是家里一笔大支出。连规民约实施后,连里专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啥都有标准,咱按照那个办,主家轻松,大伙儿都轻松。”
职工吕六十保对连规民约用了两个词来形容:“感动、感恩。”
“连队就是一个大家庭,周边都是亲人。”吕六十保说。
吕六十保今年50岁,妻子和孩子均患有疾病。今年5月,连队帮助他向相关部门申请了相应的各项补助。
“我们连的连规民约一共修改过3次,2018年、2021年、2023年,大伙儿的事大伙儿商量着来,定好后我们将其纳入连规民约和职工公约进行公开公示,引导大家自觉遵守,使民约、公约‘小规章’成为大家在道德上行为准则的‘硬杠杠’。”王昊说。
“两委”:广泛听取职工群众意见
“严禁乱倒垃圾、乱搭乱建,破坏公共设施;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6月13日,在十师一八三团四连宣传栏旁,几名职工正查看着在醒目位置上张贴的连规民约。
走进一八三团四连,道路环境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杂物摆放整齐有序。四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王松指着连规民约说:“这些内容都符合连队发展实际,有了这些条条框框,连队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井井有条。”
为进一步促进连队和谐稳定发展,2023年,一八三团四连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对连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完善,详细阐述了职工群众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公共设施的使用与保护、环境卫生的维护与提升、邻里关系的和睦相处等方面。同时,连规民约还明确职工应履行的义务。通过连规民约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增强了连队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确保连规民约既符合法律法规,又贴近职工生活,易于操作执行,在修订过程中,连队‘两委’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职工家中,通过个别走访和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修订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王松表示,连规民约充分反映了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实施起来也让他们心服口服。
“连队召开职工大会,大家举手表决制定了连规民约等各项制度,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职工们积极响应,效果非常好。”四连职工郭之亮说。
“连规民约是连队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职工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王松说,连队“两委”将结合连队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确保连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营造和谐、团结的连队氛围奠定坚实基础。
师市:“约”出连队新面貌
夏日,走进六师红旗农场十一连牧工定居点恒帕提的家,只见院落干净整齐,青绿色的葡萄藤爬满葡萄架。恒帕提弹着冬不拉,邻居们欢快地唱歌跳舞,伴着习习微风,他们的歌声飘向远方。
“几年前我们房外屋内杂物成堆,现在连队环境整洁,马路笔直,路灯整齐,生活越来越好了。”看着眼前欢乐的景象,恒帕提感慨万千,“每周到了环境评比检查的日子,连队‘两委’成员和联户长就会挨家挨户检查环境卫生,卫生搞不好,要上‘黑名单’,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制定的连规民约。”
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着力引导各连队制定连规民约。如今,在六师五家渠市各连队,连规民约已不仅仅是一张张贴在墙上的纸张,更是每个人的行为指南。
走进共青团农场四连,在连队办公楼门口,一块连规民约展示牌格外引人注意。“将连规民约张贴在门口,既能让路过的职工群众经常看到,也能时刻提醒我们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共青团农场四连党支部书记徐基彪说。
目前,六师五家渠市已有66个社区、191个连队制定连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在社会治安、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形成约定,涵养民风,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