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丨助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邵芳强、马冰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已初具规模,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业态方兴未艾,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正加速迈入“陆海空天”四维交通新时代,为我国交通运输版图绘制出更加辽阔的蓝图。
低空经济在物流、应急救援、医疗、农业、巡检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尚未成熟等问题。对此,应从政策、科技和产业3个层面综合施策,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优化政策环境,提供坚实法律保障。政府应明确低空经济的战略定位,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前瞻性的政策与规章体系,将其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与路线图,为产业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关键,应加快修订和完善与低空飞行、无人机应用、空域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权责边界、规范市场秩序,以更完备的法律法规建立起灵活高效的空域管理发展机制,合理划分并动态管理低空空域,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空域规范性和安全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智能化、精准化模式。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低空经济作为融合通用航空、无人机技术、智慧城市等多领域的新兴业态,其蓬勃发展依赖于坚实的技术支撑与持续的创新驱动。要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如无人机自主导航、智能避障、长航时续航等技术的突破。同时,要重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方面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低空经济领域企业的协同合作,加速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体系,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交通运输行业蓬勃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拓宽产业领域,打造多元应用场景。要在保持传统低空飞行服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如低空物流、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低空经济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精心打造低空经济的多维度、多领域应用场景也至关重要。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低空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低空经济的精准对接和高效服务。通过不断拓展产业领域和打造多元应用场景,促进低空经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