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8-20 07:58:30 作者: 编辑:郭辰雨 责任编辑:杨波

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

编者按

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是广大患者朴素的心愿。近年来,随着健康兵团建设持续推进,兵团先后出台分级诊疗、改善医疗服务等多项政策措施,有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广泛分布于团场、街道、社区、连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日益成为职工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正逐渐成为现实。

如何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不仅能方便地“看上病”,还能“看好病”?兵团用实际行动给出解题思路:大病重病在兵团本级解决,一般的病在师市解决,头疼脑热在团场、连队解决。瞄准这一关键目标,近年,兵团出台实施一系列“破题”之举,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实现从“有”向“优”的转变。

二师库尔勒医院: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基层群众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贝

2023年12月9日上午10时40分,伴随着婴儿清脆的啼哭声,一名重达3.4千克的女婴在二师三十八团医院顺利诞生。图为三十八团医院医护人员为产妇接生(资料图片)。贾保凤 摄

二师三十八团,距二师铁门关市850公里,与且末县相隔150公里,团场医务人才匮乏、设备短缺、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目前,该团场已婚育龄妇女多达1400名,但由于团场医院妇产科等方面存在短板。每当紧急分娩时刻来临,孕妇们往往只能远赴他乡求医,风险与不便并存。

偏远团场如何解决看病难题?这一切在2023年的寒冬迎来了转机。

2023年12月9日上午10时40分,三十八团医院内传出了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一名重达3.4千克的女婴在这里安全降生,实现团场医院历史性的突破。

2023年,为解决三十八团及周边乡镇看病难的问题,二师库尔勒医院整合资源,派遣精锐专家团队,对团场医院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每一项改进都凝聚着对民众健康的深切关怀。

产妇林女士的分娩经历,成为了这一切改变的生动注脚。当回忆起那个难忘的时刻,她说:“从未想过,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如此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二师库尔勒医院专家团队的精湛技术,让我和家人都安心无比。更重要的是,还省去了我们长途跋涉和高昂的医疗费用。”

林女士的故事,只是二师库尔勒医共体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我们也能在团部的医院生孩子了。”“家门口就能挂‘专家号’,就医越来越方便了。” 8月15日,记者走进二师三十八团医院,前来做检查的职工纷纷说。

如今,走进三十八团医院,一股全新的气象扑面而来。手术室、产房焕然一新,先进设备齐全,科学管理与温馨服务并重。妇产科、儿科的完善,以及口腔科、中医馆等新科室的成立,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了更多职工群众的就医需求。

“专家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帮扶,更激发了团场医疗团队的活力。”三十八团医院医师王丽感慨地说,“通过双向交流学习,我们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职工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二师库尔勒医共体的努力远不止于此。近两年来,他们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软硬件设施,推进三〇团医院化工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三十三团医院CT机采购项目、三十八团医院手术室及CT室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让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好惠及基层。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资源优势,通过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让基层医院强起来,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兵地职工群众。”二师库尔勒医院党委书记张戈满怀信心地说。

五师八十四团: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靖茹

五师八十四团医院医生在为团场居民拍摄胸片,该检查数据可以通过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回传至五师医院(摄于5月11日)。周阳 摄

8月14日,五师八十四团居民黄雪梅带着孩子来到团场医院抽血化验。“孩子体质较弱,经常感冒发烧。这要是搁在从前,我都得带着孩子跑一趟五师双河市。去五师医院就医,单程就要一个多小时,非常不方便,现在不一样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医疗服务。”黄雪梅说。

这样的便捷都得益于五师双河市推进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团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近年来,八十四团医院与五师医院协调联系,先后创建远程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团场居民检查数据通过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回传至五师医院,并实时给出诊断报告,真正实现了互联互通检查、化验结果,让团场居民看病放心、就近就医安心。

“从2022年10月起,我们就实现了影像诊断远程报告互传,比如,患者在五师医院住院治疗后,回团场医院做复查时,我们可以看到患者在五师医院的检查报告单。这样可以节约患者的看病成本,提高诊疗效率。”八十四团医院放射科技师热孜瓦古丽说。

远程会诊只是五师双河市全面推动医共体建设的一个缩影。师医院加大医护人员培训力度,推进专科医生下沉服务,强化医疗技术支持,切实提高团场医院和连队卫生室工作人员的理论及技能水平,有力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师市总医院除派驻专家定期下沉外,还成立医疗、护理、管理人员组成的12个帮扶团队,持续开展长期、短期、巡回式帮扶工作。

在五师九十团,居民杨杰的孩子由于天气炎热、长期吹空调,室内外温差较大,所以感冒发烧了。

以前她都要带孩子去五师医院儿科就诊,路途远还不方便。而现在,五师医院派驻的儿科医生到九十团医院开展帮扶工作,解了杨洁的燃眉之急。

“我作为下沉专科医生,会定期到九〇团医院开展坐诊服务,希望可以真正地给职工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就医服务和帮助。”五师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姚金梅说。

今年截至6月,五师医院专家医生累计下沉19人次,手术医生团队下沉6人次,接诊患者151人次,组织开展疑难病例会诊9例;开展培训10场次,培训250人次;开展手术6台,团场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9.5%,一二级手术量同比增长62%,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兵团奎屯中医院:中医诊疗走进千家万户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永杰、通讯员王丽霞

8月14日,兵团奎屯中医院医护人员给患者贴三伏贴。王丽霞 摄

“医生,我也是末伏贴。”“我是腰椎问题,约了下午的拔罐治疗……”8月14日,在兵团奎屯中医院门诊楼一楼治疗室门前,贴三伏贴的患者排起长龙。

走进治疗室,记者看到,医师正忙着给前来就医的患者辨识体质,有针对性地挑选穴位贴上三伏贴。

“今天是三伏中的末伏,来的患者大部分都是贴最后一贴的。”兵团奎屯中医院风湿骨病科主任魏继兵告诉记者,近几年,中医保健非常受欢迎,特别是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男女老少都热衷通过中医预防和调理身体。

患者冯金花患有腰肌损伤多年,导致生活中行动不便,每年都会准时来接受治疗。经过中医保健后,她的症状已有明显好转。“通过医保报销,自己只花费不到一百块钱,真是省心又省钱!” 冯金花说。

为了更好地为辖区职工群众服务,兵团奎屯中医院对中医治疗室进行提档升级,更加细化服务,针对性地开设针灸理疗室、康复室、推拿室等中医药服务区。目前可开展贴敷、艾灸、推拿、牵引、刮痧、中药熏蒸、拔罐疗法等中医适宜技术9类70余项。今年三伏期间,兵团奎屯中医院共接收贴敷6300余人次,拔罐7000余人次,艾灸5100余人次,耳穴压豆2000余人次。

在兵团奎屯中医院儿科门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儿童三伏贴。“我们接诊的儿童,有很多都是反复呼吸道感染,还有鼻炎的。这些疾病通过穴位贴敷,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兵团奎屯中医院儿科主任王顺利说。除了三伏贴,安全有效的小儿推拿也受到家长和小朋友的青睐。通过手法推拿,可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从而改善儿童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儿童厌食、便秘、咳嗽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循中医理论,衣食住行、饮食起居中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少得病、少得大病。”兵团奎屯中医院党委书记丁以山说。

为了让更多职工群众了解中医知识,将“简便廉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近年来,兵团奎屯中医院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开展中医特色义诊,中医药科普知识宣教以及中医体质辨识,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等,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中医服务。同时,医院把“五进”活动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结合,让每名家庭医生将中医药常识、中医保健操等带到服务中,有针对性地宣传中医药疾病预防知识,全方位提高中医药文化的普及率,使一个个家庭变成推动中医药文化宣传的阵地。

今年以来,兵团奎屯中医院中医药文化“五进”活动已辐射七师胡杨河市及奎屯市10个社区和2个中小学,开展各类中医特色义诊、中医穴位辨识、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贴敷理疗、养生保健操等活动20余场次,覆盖职工群众1万余人次。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