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央媒看兵团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这个第一书记一直琢磨种树的事儿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时间:2024-08-23 08:07:29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杨波

央媒看兵团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这个第一书记一直琢磨种树的事儿

人民日报记者蒋云龙

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算距离,防护林之外7公里处,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一团十二连。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一团十二连。塔依尔·艾力 摄

走在居民热合曼江·阿不拉家的田坎上,远处是金黄的沙丘,徐学彬和热合曼江·阿不拉盯着眼前田里的一片青绿。“高标准农田好,今年亩产增长了100多公斤。”热合曼江·阿不拉很高兴,增产就是增收。“今年我们再推3000到4000亩,争取做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徐学彬说。

走在居民热合曼江·阿不拉家的田坎上,徐学彬(右一)和热合曼江·阿不拉检查小麦长势。塔依尔·艾力 摄

“高标准农田得配套防护林,但这里的树还是太少。”徐学彬说。他从石河子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担任驻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直面风沙,他一直琢磨种树的事。

“之前,有家单位来我们这儿种树,但存活率不高。”徐学彬说。今年,他们又补种了6000多棵树。“4月种下的,现在差不多发芽了,这一拨杏树估摸着能存活80%到90%。”徐学彬言语间透着喜悦。

徐学彬为群众介绍果实种养技术。塔依尔·艾力 摄

此前,徐学彬没有来过南疆,但对这里的风俗、生活习惯适应得很快。“秘诀就是多串门、多聊天。”徐学彬说。也是在走家串户中,徐学彬找寻着发展致富的路子。他和工作队共同打造了古瓜、杏李等特色农产品项目,邀请技术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群众800余人;帮助连队销售特色农副产品1000余吨,并建立起“融媒体+电商”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基地。

走进居民玉素普艾力·达吾提的果园,徐学彬正与果农交流农业知识:“今年人工授粉,挂果挺好,但还要把防虫、疏果、施肥放在心上,这才能保证果实的品质。”玉素普艾力·达吾提连连点头,说:“你放心,我记着!”

沙漠边的十二连,旺盛绿意与黄沙形成鲜明对比。塔依尔·艾力 摄

“今年连队的专业种植合作社建好后,施肥、授粉、打药都有专门的人来干,果品会更有保障。”徐学彬说,目前,连队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种植杏李约800亩,带动近百户农户增收。

“石河子大学有一个与软籽石榴树相关的科研项目,但这种树比较娇贵,移栽到大田里,容易冻死。”徐学彬说。连里邀请专家现场讲授种植技术,并把软籽石榴树苗免费分发给群众,种在庭院里美化环境,挂果后还能增加群众收入。徐学彬说:“项目能落地,群众能增收,这是共赢。”

徐学彬查看群众家中庭院经济情况。塔依尔·艾力 摄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