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新声丨改革要奔着问题去
荣庐
治病要找对病根,对症下药才见效。推进改革事业的过程中,也不免碰到类似的问题。是奔着问题去、迎着矛盾上、朝着难处行,还是讳疾忌医、裹足不前、错失良机,其成效不言自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这一明确要求,蕴含着改革的辩证法、方法论,是我们迎难而上、干事创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宝。
问题即矛盾,躲不过也绕不开。改革越往前走,对利益关系的触及也就越来越深,处处是较真碰硬的博弈、真刀真枪的较量。这就要求改革不能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而是要勇于在体制机制上动真格、敢碰硬、求实效。只有勇于打破思维定势、路径依赖,拿出管用的高招良策、真招实策,才能把眼前的“坎”变成向上攀登的“梯”。
改革奔着问题去,要始终贯穿一个“实”字。每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需要解决的难点痛点问题也有所区别,改什么、怎么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一刀切、一锅烩。要处理好政策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讲究方式方法,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同时,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奔着问题去,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必然性,深挖“病灶”根源 ,实行“靶向治疗”,提高改革的精准度、穿透力。
上坡路难走,力行则将至;顶风船难开,笃志则必达。只要拿出“钉钉子”的韧劲,敢于直面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改革发展的航船就一定能披荆斩棘、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