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日报评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9-08 12:23:46 作者: 编辑:冀翔 责任编辑:杨波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论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

兵团日报评论员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物质富裕,也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实现精神富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原则,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长效路径。兵团党委八届八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兵团文化建设,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履行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功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兵团党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大力推动兵团文化繁荣发展,为更好履行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功能、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手段。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全民性宣传教育体系,将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要强化正面宣传,围绕增强信心、凝聚共识构筑主流舆论新态势,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要强化阵地管理,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持续完善文化润疆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思想根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坚持从政治和战略高度持续完善文化润疆工作机制,推动文化润疆不断取得新成效。要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推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为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制度保障。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围绕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建立有利于优质文化产品服务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促进职工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健全一体传承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是几代兵团人屯垦戍边伟大实践的产物,是凝聚、激励和引领兵团人攻坚克难、团结奋斗、不断开创兵团事业新局面的一面旗帜。要建立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研究阐释机制,催生重大理论成果,强化兵团事业学术和理论支撑。要建立把干部职工群众教育与传承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相结合的机制,筑牢维稳戍边的信念之基。要把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融入文艺创作之中,完善激励引导机制,调动兵团内外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创作生产一批承载兵团历史、红色记忆的文艺精品。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履行兵团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功能,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的文化新篇。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