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丨尹才华:一腔热血育桃李 拳拳初心为“疆”来
胡杨网韩晓怡
说起从援疆到调任的12年,来自湖北省第一批援疆教师尹才华从不后悔!他说:“教师应该用最大的爱心和善意,像清泉一样滋润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快乐幸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丁娜娜制作
尹才华2012年2月28日,从江汉平原,来到祖国边陲,开启了在兵团边境团场五师八十八团的首次援疆。援疆任务结束后,他立即申请继续援疆三年。尹才华无法丢下这些热情、可爱、充满朝气的孩子们,无法忘记他的第一堂课,第一次下课铃敲响,孩子们跑过来一下子将他围住,问湖北的学校是什么样儿的,老师为什么会来我们这儿?有几个活泼的男孩子跑出去给同学们介绍:“我们班来了一位湖北老师!”那骄傲的小眼神犹在眼前。
尹才华老师正在授课。
自习课上,尹才华老师陪学生做题。
尹才华所在的八十八团学校的学生由汉、蒙、哈萨克、维吾尔族等9个民族组成。针对孩子们人生目标不明确、文化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的特点,尹才华采用赏识教育激励学生。
每次接手七年级新生教学时,尹才华就会问学生同样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帮助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目标。他组织学生与湖北的学生开展“手拉手、心灵信使”活动,通过结对子畅想未来生活的美好。他还推荐学生到湖北参加夏令营研学活动,激发孩子们的进取之心。每年新年第一天,他都会为学生送上新年寄语,激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让学生有目标,还得让家长有学习的意识。哈萨克族牧民有逐草而居的习惯,尹才华的学生得尼拜尔觉得上学就要和家人分开,就想辍学跟着家人一起转场,家人也不反对。尹才华5次进入牧区找到得尼拜尔的父母,劝说他们让孩子上学。从开始的抵触,到愿意为尹才华倒一杯奶茶,聊聊他们的生活,尹才华成了得尼拜尔家的常客。最终,得尼拜尔的父亲被尹才华的执着所感动。尹才华还说服得尼拜尔的母亲来团场陪读。尹才华帮他们租房子、垫租金,免费提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经常为得尼拜尔“开小灶”辅导学业。得尼拜尔满是感激:“有尹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我的世界不仅仅有草原,我还学会了描写草原。尹老师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世界,引导我探索更多的知识。”
尹才华老师给学生讲解不会做的题。
12年来,尹才华选择把根扎在团场,研读名师的教育教学专著,研习名师课例,领悟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他采用分层教学,创设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总结出“导学—体验—提升”教学策略,为孩子们共建生动活泼的“兴味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以讲故事、课本剧表演、人物访谈等形式,不断激励孩子们挑战自我,帮助树立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