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山时评丨感知民间艺术的深沉力量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时间:2024-09-11 10:08:10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许灏

天山时评丨感知民间艺术的深沉力量

张蓓

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展演余韵未歇,援疆省市精品舞台剧目展演又已接力启幕——自开幕以来,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在天山南北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文艺浪潮。

民间艺术是我国各民族劳动者为满足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饱含着中华民族最真挚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最生动的工艺智慧和最朴实的审美趣味。本届艺术季展演集中在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等门类,是作为歌舞之乡的新疆,向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发出的热情邀约。欢聚在天山下踏歌起舞,这是一次艺术的盛大聚会,更是各族群众的欢乐节日,在喧腾热闹的氛围里,民间艺术的深沉力量涌动在各族群众心中。

在传承与创新的律动里,携带着充满泥土气息的鲜活生命力。史诗《玛纳斯》采用现代说唱加伴奏的方式演绎英雄故事,艺术张力拉满;舞动的浙江长兴百叶龙,由男子担纲变化为男女演员配合演出,舞台叙事感更强……在展演中,无论广东醒狮还是上海滚灯,无论是达瓦孜还是萨吾尔登,这些生发于大地的民间艺术不拘泥于传统,紧跟群众和时代需求,实现了传承有序、观众喜爱,展示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自我更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在表演与互动的欢笑里,散发出根植于人民的天然亲和力。广场、社区、景区,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本届艺术季在乌鲁木齐及周边景区呈上58场惠民演出,还有30余场演出奔赴天山南北乡村和社区,力求让这些来自于民间的艺术尽可能地到各族群众身边去。而广场上市民纷纷拍摄的视频、景区游客跃跃欲试的眼神、社区居民拍红的巴掌,印证着质朴、热烈、率真的民间艺术,是如何超越语言讲述故事、跨越地域引发共鸣。

在欣赏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中,生发出根和魂的强大凝聚力。在新疆各地,社火队伍中有的是麦西热甫方阵挨着秧歌队,黑走马方阵里混入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高跷队也毫不违和。而本届艺术季展演,仿佛是社火队伍“加量放大版”。从辽宁高跷到海南竹竿舞,从河南少林武术到新疆刀郎舞,当这些民间文艺繁花呈现在同一个舞台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会对“中华文化博大包容”产生具象化的认知。对新疆各族群众而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不仅是融入血脉的记忆,还是团结幸福的当下,更是共同奋斗的未来。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必然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不止两年一届的民间艺术季,还会有更多接地气、润心田的艺术形式走到各族群众身边。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