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繁荣兵团·新时代新征程丨“披荆斩棘的军垦爷爷”火了!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林、赵优、郑娅莉、赵宇
60岁的胡青发现自己“火”了——获得八师石河子市第二届诵读大赛第一名后,亲朋好友的祝贺电话、微信接踵而至,街坊邻居们拉着他讨教朗诵技巧,甚至自己所在公司的负责人也希望他创作一部作品,好好宣传一下企业。
胡青是石河子播音主持诵读协会成员、石河子明珠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工作人员,9月8日晚,在2024绿风诗歌晚会暨“中国诗歌之城”八师石河子市第二届诵读大赛颁奖晚会现场,胡青、郝泽民、王捷等5位朗诵爱好者领衔参演的作品《致敬!披荆斩棘的军垦爷爷》,凭借对兵团历史的深情回望和兵团精神的精彩演绎,一举拔得头筹。
自著名诗人艾青在这里播撒下诗歌的种子、《绿风》诗刊创刊,石河子从艾青笔下“年轻的城”逐步发展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诗歌之城”,这里的人们不仅喜欢写诗,也喜欢诵诗。
2023年,八师石河子市启动“诵读工程”并举办首届诵读大赛,把“诗歌之城”建设作为打造军垦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从端午到中秋,从广场到剧院,从工厂企业到学校社区,朗诵爱好者们纷纷登上台、唱主角,读诗、诵诗,乐在其中。
“以前大家朗诵的都是名家名篇,但这次不一样,诵读的是我们自己的故事。”王捷告诉记者。
《致敬!披荆斩棘的军垦爷爷》这首诗,凝结、寄托了太多情感——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办公室和党委宣传部的干部执笔写作,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只为在短短的800多字中书写出兵团人建设祖国、守卫边疆的壮丽篇章;石河子艺术剧院精心设计服装、道具、舞美,只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能够在舞台上完美呈现,去感染更多人。
“七十年前,我们集结到了一杆大旗下,披荆斩棘,开垦荒原……两只手掌,水泡连着血泡,人拉肩扛,我们一次次挺进荒野……婴儿的啼哭,成了地窝子里飘出的最动听的音乐……披荆斩棘已成为过往,我们思维有些迟缓,步履不再铿锵……”演员郝泽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到诗稿时,仅是默默读了几句,就已是热泪盈眶。
“作为出生在地窝子里的兵二代,我们看着父辈披荆斩棘建设家园,也看着他们日渐变老、慢慢离开……我们一定要把父辈的故事朗诵好,这是责任、更是使命。”郝泽民语气坚定地说。
备赛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几位“军垦爷爷”铆足了劲:白天背诵、晚上默写,快速将诗歌刻印在脑海里、融入到举手投足间;一词一句细细揣摩,用语调语气精准传达情感,做到音随意转、气随情动、因情用气、以情带声……每一次排练几乎都要到深夜,声音由清脆明亮变得沙哑,但没有人说苦、说累,只想自己做得好一些、再好一些。
9月8日晚的石河子明珠剧场,台上,声声朗诵激情满怀,台下,阵阵掌声致敬先辈。浓烈的情感在此不断汇聚升温,从剧场延伸到网络。当晚,央视频直播间点击量超百万人次,《致敬!披荆斩棘的军垦爷爷》节目从兵团“火”向了全国。
“火”了后的“军垦爷爷”们受到各方关注,演出邀请应接不暇,但大家有着共同的想法:“要像父辈披荆斩棘建设兵团一样,用心用情表演好每一部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兵团、扎根兵团,为新时代兵团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