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一师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纪实:写好民生答卷 绘就幸福底色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9-29 09:11:15 作者: 编辑:郭辰雨 责任编辑:许灏

写好民生答卷 绘就幸福底色

——十一师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潘彩兰

十一师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医务人员在新疆兵团市政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现场,为施工人员免费体检(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王瑜 摄

9月下旬,气温逐渐下降,新疆建融国有资本运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人员深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和平路街道,对集团管理的房产进行暖气片和暖气管道检修,让民生保障服务更有“温度”。

幸福感来自哪里?对十一师的干部职工群众来说,幸福感来自基层医疗机构从医疗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变;幸福感来自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优质的教育资源;幸福感来自喜迁新居,圆了期盼多年的安居梦;幸福感来自全面落实医保待遇、稳步提高社保待遇。

十一师新疆德坤龙河农场有限公司的农村公路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图为验收现场(摄于2023年8月17日)。潘彩兰 摄

民有所思,我有所动;民有所愿,我有所为。兵团成立70年来,十一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民生福祉,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夯实民生基础,纾解民生难题,用沉甸甸的民生答卷,绘就幸福底色。

守初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每到岁末年初,十一师党委都会列出涉及民生实事的清单,其中教育领域必不可少。

70年来,十一师的学校从无到有,从多到精,全师教育系统自2004年起形成5所中学、1所职业技术学校的格局。

7月25日,在十一师机关职工暑期儿童关心关爱托管班里,十一师司法局第五司法所干警通过普法小游戏,给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张明娟 摄

十一师党委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大力优化中小学教育布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依托兵团义务教育及高中教研区域联盟,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提升全师教育教学质量,师属学校中考成绩、高考重点本科录取率逐年提升。

近年来,天津援十一师工作组倾心助力,推动落实天津市5所中学与十一师5所中学结对子,开展远程示范教学、研讨评课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天津援疆教师龚印舫(左二)在带领十一师一中学生做实验(资料图片)。张梅英 摄

按照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十一师党委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十一师职业技术学校不断创新办学机制,提升办学能力,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目前,该校已拥有机电、施工、会计等多个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产业工人。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打开十一师推进民生保障的答卷,促就业核心指标成绩亮眼:十一师百余家企业,在疆内及国内外每年拥有在建工程项目300多个,这些企业和项目成为吸纳就业和培养人才的“主力军”“蓄水池”,70年来,带动数十万人就业。

增效能,持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前些年,老人病了,都是跑到市区大医院治疗。人多,排队时间长,还没有床位。现在方便多了,在‘家门口’就能挂专家名医的号。”说起这些年医疗改革带来的好处,现住乌鲁木齐市新市区迎宾路街道友谊路社区的十一师企业退休职工李慧兰特别高兴。

1974年,为修建南疆铁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铁路工程纵队(十一师前身)医院建立了,医护人员在医疗设备不足、医疗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开展医疗工作。

1980年以后,师属各单位相继建立了医院。后来,经过师属医院整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形成以十一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十一师医院护理部主任艾文娟(左)在给群众讲解婴幼儿急救知识(摄于2023年4月7日)。潘彩兰 摄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十一师医院不断增加设备、提升设施利用率,先后购置医疗HIS系统、建设DR机房,实施医院综合楼防水工程,改善就医环境;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治疗室、理疗室改造,增添中医体质辨识仪、中低频治疗仪、智能化中药房;同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第二济困医院建立专科联盟。

一直以来,十一师致力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补齐人才短板、推动分级诊疗制度。

2020年4月,兵团乌鲁木齐区域医联体成立。兵团乌鲁木齐区域医联体由兵团医院牵头,联合兵团医院卡子湾分院、西山分院、城北分院,以及十一师医院、五一农场医院、三坪农场医院、头屯河农场医院、西山农牧场医院、二二一团职工医院、二二二团医院共同组建。兵团医院作为医联体的牵头单位,对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分级分类整体运营,推进高质量发展。十一师落实主体责任和医疗机构行业综合监管责任,进一步当好干部职工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与“病有所医”一样,“老有所养”也是干部职工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

“这里不仅吃得好、住得好,还有贴心的医疗服务,我很开心。”9月20日,在十一师四团养老院养老的郑小莉说。十一师四团养老院与十一师医院合作,共同打造了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型养老院,解决了部分职工群众养老难的问题。

近年来,十一师不断加强养老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推进医康养融合,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目前全师已建立4家养老服务机构。

强服务,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我们现在的居住环境可真是大变样了,改造前道路坑坑洼洼的,现在道路修平整了,出行更加方便了……”提起住房变化,兵团六建四分公司家属院居民张小勇赞不绝口。

安居方能乐业,为进一步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积极回应大家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2000年,兵团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在十一师启动。

此后,老旧小区改造连续多年被纳入十一师重点民生实事。十一师党委大力改善职工群众居住条件,投入资金,改造危旧房屋,新建住宅小区,并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小区供热供水管网改造、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建设,切实改善了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目前,二钢达丰社区老旧小区等多个十一师的小区旧貌换新颜,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从地窝子到土坯房,从红砖小院到功能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居民楼,十一师职工群众住房的变化见证着十一师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

“阿姨,请拿好您的身份证,看向我的手机。”7月25日,在十一师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到两分钟,二钢达丰社区的一位退休老人便完成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

5月28日,十一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司法局等单位的部分工作人员在新疆兵团市政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退管办文化站,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月主题活动,图为活动现场。潘彩兰 摄

1996年,十一师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内部统筹,将合同制职工与固定工缴费合为一体,实行统一缴纳、调剂、使用,为职工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目前,全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政策规划全国统一、服务标准全国统一、基金管理全国统一,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兵团级统筹,在促就业、保民生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

70年来,十一师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孤儿、退役军人等群体,积极争取兵团和师财政支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辉煌成就70载,厚植民生向民心。十一师党委将继续把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推进民生实事的“方向标”,把“业教保医”作为确立惠民政策的“指南针”,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站在更高起点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为职工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