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兵团
乔文汇
清风送爽,暖阳洒照,又是一个金秋十月,多彩画卷在新疆大地铺展。
描绘这幅画卷的,有一个特殊群体,这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色的棉花,红色的番茄,绿色的香梨,金色的稻穗……分布在天山南北的兵团各座城市、农牧团场,分别以各自擅长的“画笔”,绘就多彩兵团,妆点新疆大地。
担当为笔勤为墨,锦绣画卷映天阔。兵团自1954年成立至今,已“执笔挥墨”70载,落笔处,皆绽新颜。
这支笔,起笔轩昂,贵在补白。兵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将团场、连队布局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发展生产,屯垦戍边。昔日戈壁荒漠无人烟,今朝绿意盎然变良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十四师皮山农场在连绵的沙包上,打造智能化设施农业基地,绘出别样“丰”景。70年来,兵团在沙漠边缘、风头水尾开垦农田2000多万亩,建成了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和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23年,实现粮食总产405.94万吨,增量占自治区的30.2%、全国的10.2%,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了兵团力量。
这支笔,运笔遒劲,重在描绿。从“沙进人退”“沙逼人走”到“绿进沙退”“人沙和谐”,兵团人创造了人间奇迹。荒原从沉睡中醒来,披上层层绿装。截至2023年年底,兵团拥有林地总面积1605.9万亩、森林面积143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08%;拥有草原总面积2982.1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1.57%。城市在戈壁上崛起,绿意在城区中蔓延。“半城绿树半城花”,说的是可克达拉;在铁门关,开窗就见绿、出门如进园,明月枝头挂,晨起见朝霞;徜徉在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可赏长河落日,还能领略徽风皖韵、江南繁花。
这支笔,落笔精巧,意在合韵。荒原造田,戈壁筑城,徒手建厂,哪一幅画面不令人感动?共守家园,携手并进,同心逐梦,哪一种场景不让人感慨?这背后,是兵团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新时代以来,兵团又浓墨重彩描画多彩新疆、多彩兵团,他们主动融入新疆“九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主导产业、21条重点产业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凭借地域辽阔以及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成为了新能源企业竞相投资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