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歌声飞到南泥湾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10-08 08:02:22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杨波

歌声飞到南泥湾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芳

“我在央视新闻联播上看到了兵团成立70周年的报道,还通过网络观看了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真精彩。尤其是听到《我们来自南泥湾》这首歌时,非常激动!”

这是10月7日中午,记者收到的一条信息。

信息来自2500公里之外的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马坊村,发信息的人名叫白惠耀,是马坊村的村民,在此前记者前往南泥湾时接受过采访。

虽距离很远,但白惠耀和兵团却有着很深的缘分。白惠耀从小听着三五九旅建设南泥湾的故事长大,熟知三五九旅“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故事。

2023年7月,白惠耀带着家人来到八师石河子市旅游,看了绿洲风光,吃了一四三团的蟠桃,还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瞻仰了三五九旅战士们建设兵团的丰功伟绩。

“这次通过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更加了解兵团了,我还要再去兵团。”白惠耀说。

和白惠耀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延安文艺纪念馆)讲解员雷涛。

通过网络平台,雷涛也收看了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让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是诗歌朗诵《年轻的城》,感觉特别亲切。”雷涛说。

雷涛的工作是为游客讲解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以下简称鲁艺)的历史故事。鲁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吸引了茅盾、冼星海、吕骥等大批著名文学艺术家任教,其中就有后来在石河子生活了16年,并写下诗歌《年轻的城》的诗人艾青。

如今的鲁艺依旧保存着艾青诗馆。对雷涛来说,艾青的诗歌就是她了解兵团的窗口。“虽然我没到过兵团,但通过艾青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就像是去过很多次一样。通过《年轻的城》,让了解到石河子也有一座艾青诗歌馆,我特别想去石河子看看。”雷涛说。

和白惠耀、雷涛一样,这几天,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马杰也在关注着兵团成立70周年的消息。他的微信朋友圈转发了数条有关兵团成立70周年以及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的文字和视频报道。马杰说:“兵团精神是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与发展。作为一名延安人、南泥湾人,看到兵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也很自豪!”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