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机上阵 打开“秋收”新方式
昆玉讯(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优 通讯员崔红卫、戚江涛)近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十四师和墨洛产业园迎来收获季,2.1万亩油莎豆进入全面采收的喜人时刻。
“当年开荒、当年种植、当年见绿。我们最初的目标只是希望看到绿洲的出现,而现在,油莎豆亩产120公斤的产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新疆金盛源草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理赵军高兴地说。
十四师和墨洛产业园2.1万亩油莎豆喜获丰收,油莎豆收获机大显身手。石河子大学油莎豆机械化收获团队提供
更让他高兴的是,油莎豆收获机大显身手。经过旋耕采挖,油莎豆连同根茎被机械挖掘出来,通过传送带输送到滚筒中,经筛土、抖沙后草豆分离,一粒粒圆润饱满的油莎豆被传输到翻斗里。
油莎豆是一种集粮、油、饲草于一体的经济作物,被称为“沙漠作物之王”。它易种好管,耐旱涝、耐盐碱、耐瘠薄,适宜贫瘠沙化边际土壤、盐碱地种植。地上莎草能作为饲养牛羊的优质牧草,地下油莎豆也具有出油率高的特点。但在之前,机械化收获一直是困扰油莎豆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难题。
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石河子大学联合桂林市迈克机械有限公司开展油莎豆收获关键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组合挖掘、柔性刮板输送、双层差速滚筒脱粒筛分、风筛多级清选等关键技术,提高了豆杂混合物的处理能力以及设备的整体可靠性,生产的机具作业幅宽达到1.6米,纯小时生产率不低于4亩,破碎率、含杂率均在5%以下,收净率达95%,为油莎豆高效采收提供了强大保障。
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蒙贺伟介绍,这款收获机还拥有良好的适应性,已在沈阳高含水率林地间作、新疆沙土地、河南沙土地等多个复杂环境中进行实地生产应用,均表现稳定,并显著提高了油莎豆的收获效率。
“油莎豆收获机每天采收面积不少于30亩,几乎是以往的两倍,而且收获速度更快、更干净,深受欢迎。”赵军告诉记者,今年,针对该地块总计投入10台油莎豆收获机用于和墨洛产业园收获作业,采收工作预计于11月中下旬完成。
据悉,自开展油莎豆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以来,石河子大学油莎豆机械化收获团队已研制出自走式、牵引式等6种不同类型的油莎豆收获机,申请专利9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发布生产标准1项。
该团队负责人坎杂教授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技术优化与创新,不断提升油莎豆机械化收获的效率与质量,助力油莎豆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