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沛雨润边城
——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援疆专家群像扫描
文/图 康晓东、陈世江、李佳瑞
纵令此身暂相许,终是医路援疆情。
在八师石河子市医疗卫生战线上,活跃着一群来自辽宁省的中医援疆专家。他们立足岗位,发挥专长,积极开展学术讲座、技术指导、临床带教、集体会诊等工作,日夜奋战在诊疗工作一线,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以医者仁心护佑职工群众健康,为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赢得八师石河子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广泛赞誉。
何颖
担实援疆责任使命
何颖为患者把脉问诊(资料图片)。
2023年5月,作为辽宁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开原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何颖来到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开启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疆之路。
援疆期间,何颖就像一只萤火虫,不断散发着自己的光芒。走到哪里,她就把针灸、刺络、刮痧、埋线治疗等中医适宜技术带到哪里。无论是在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还是在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抑或是一四九团分院,她总是奔忙在坐诊带教、示教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业务培训、中医知识专题讲座、下乡义诊的路上,倾心服务当地患者上万人次,开具处方5000多张,针灸治疗3000多人次。
对何颖来说,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那段日子最为难忘。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天10时开诊,但因为服务站没有挂号系统,很多患者很早就来排队领号。为了让患者尽早就诊,何颖坚持每天提前1个小时到岗做准备工作。
社区患者病种多而杂,何颖经过反复实践,欣喜地发现,针灸配合中药饮片治疗,对多种疾病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与日俱增的门诊量,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何颖身体吃不消了,只能无奈暂停下午接诊。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很多患者会偷偷把热乎的鹅蛋、新鲜出炉的热馕、应季水果和手工鞋垫放在她的办公桌上,有的还会附上一张纸条,叮嘱她注意身体。一件件暖心的小事,让她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这些经历自己会铭记一生。
何颖深知,医疗技术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每逢查房巡诊、举办讲座、讨论病例时,她都会组织年轻医生以及实习生共同参与,并以具体病例为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让在场医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诊疗思路和方案,帮助年轻医生不断成长,提升团队的诊疗水平。
“何老师大医精诚、患者至上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何颖的带教徒弟张莎深有感触地说。
白宁
守护“十户滩”的杏林使者
白宁(中)为八师一四七团群众义诊(资料图片)。
来自辽宁省铁岭市的中医援疆专家白宁,扎根八师一四七团十户滩镇,用岐黄之术造福当地职工群众。
今年8月,患者张生(化名)因多年腰部疼痛并伴有双下肢放射痛,来到白宁的诊室就诊。白宁辨证施治,为张生开具了中药汤剂并搭配针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张生多年的顽疾得到根治,这让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白宁将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拔火罐等传统中医诊疗手段融会贯通,综合施治,疗效显著。在他并不宽敞的诊室里,挂满了团场和周边县乡患者送来的锦旗。
到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一四七团分院中医科工作以来,白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将针灸、艾灸、拔罐、刺络放血、中药塌渍、中药熏蒸、穴位贴敷、温灸、刮痧等多种中医疗法无私地传授给中医科的医护人员,让大家更好掌握中医的精髓,为更多患者服务。“中医诊疗的关键在于药方配置和用药的剂量,白宁老师把经验方和经典病例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对我们帮助很大。”白宁的带教徒弟杜伟伟感激地说。
一四七团分院院长董玉堂感慨地说:“在白宁医生的带领下,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团场‘落地开花’,让职工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
代玉
把奋斗足迹留在“第二故乡”
在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中医科,代玉(中)进行带教查房(资料图片)。
自援疆以来,辽宁省铁岭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代玉的中医心脑病门诊就成为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特色诊室,吸引众多患者慕名而来。对待患者,她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细心聆听每位患者的诉求,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并且通过“望闻问切”,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精准施治。
专家门诊、带教查房、培训授课、基层义诊、视频讲座……日常工作已经很忙碌了,但代玉依然坚持定期下沉石河子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社区卫生服务站,带动该服务站开展中医药及中医特色诊疗工作。她在社区开展就诊、抓药、治疗、康养“一站式”中医药特色服务,义诊的患者达上千人次。
2023年10月,代玉前往喀什地区叶城县中医院、叶城县人民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开展巡回义诊和帮扶服务活动。在义诊现场,代玉耐心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知识和中医保健知识,指导患者使用简便易行的中医保健方法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时光飞逝,代玉的想法也从最初的“来疆干什么”,转变为“离疆留什么”。
2023年10月,代玉收下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中医科两位中医师为徒,与两位徒弟建立了微信学习交流群,定期分享一些名家讲座及临床经验。
代玉还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带领中医科团队参加“针灸特色疗法治疗中医脑病与并发症研修班”“全国微创埋线培训班”“经方临床应用提高班”“全国经方大会”等学习培训,夯实团队中医理论基础,提升“学习型”团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临床技术水平。
刘文玉
“到基层去,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刘文玉(左)为塔城地区沙湾市乌兰乌苏镇患者义诊(资料图片)。
基层职工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迫切需要,感染并激励着辽宁省援疆中医专家刘文玉。她充分发挥自身中医专长及优势,积极参与下基层义诊,为基层职工群众开展疾病诊治和健康知识科普,得到职工群众的普遍认可。
在石河子市50社区下沉帮扶期间,为提高社区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刘文玉推广应用中药贴敷、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进一步满足了辖区居民的中医药需求;在一四三团分院下沉帮扶期间,她主抓该院中医文化建设,提升扩大中医药治疗占比,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技术服务水平。
通过调研,刘文玉了解到一四三团分院仅有2名中医药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医力量薄弱,中药品种匮乏。为此,她着力在坐诊带教、丰富中药品种上下功夫。对于年轻医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手把手进行“传帮带”,为团场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中医团队;在一四三团分院内科、急诊科、儿科等科室,有效开展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艾灸、中医塌渍等中医适宜技术,改善了团场的中医医疗状况。
刘文玉感慨地说:“到基层去,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在基层,我们要将健康的生活理念传播开来,将先进的医疗技术与知识传递给基层医院,从而提升基层医院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造福更多职工群众。”
张世月
服务基层的援疆医生
张世月(左)在喀什地区叶城县人民医院开展带教交流活动(资料图片)。
来自辽宁省阜新市的中医援疆专家张世月,一到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便迅速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专家门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讲座授课、示教带徒、座谈交流、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他每天都在致力于提升中医团队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
这期间,他应邀奔赴数千公里外的喀什地区叶城县,开展义诊培训、健康宣教、教学查房及经验交流等医疗帮扶活动,足迹遍及叶城县各乡镇。
2023年9月,为让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职工群众,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下沉,张世月主动要求到石总场(北泉镇)分院中医科,帮扶该科室开展中医康复工作。
张世月到石总场(北泉镇)分院中医科后,围绕“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中医团队”目标,边坐诊边协助科室团队进行病例分析,提出合理化诊疗方案,并把自己多年从事中医临床的工作经验和所擅长治疗的痹症、失眠、眩晕、中风、痛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诊疗方案,无私传授给团队医护人员。同时,指导石总场(北泉镇)分院完善中医科室建设,制定科室长期发展规划,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主动参与石总场(北泉镇)分院医院管理及科室建设,为该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贡献力量。
张世月每周还抽出4天时间到石河子市6社区及石总场(北泉镇)龙福泉、文化宫、清泉、军垦、明珠等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中医塌渍、电疗、中频离子导入中医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诊治患者7000余人次。张世月不满足于简单地给患者把脉问诊,还时常向社区居民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广泛宣传“呼吸六字诀”“八段锦”、叩齿养生等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以及中医理论、中医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短短一年半时间,张世月专家门诊出诊348次,诊治患者7000余人次,其中,专科病种特色诊疗380次,科室教学查房190余次,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近300次;开展或参与新技术、新项目8项。
韩喆
愿留德技在边城
韩喆为患者辨证治疗(资料图片)。
2023年5月,辽宁省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三病房主任中医师韩喆主动报名,成为辽宁省“组团式”援疆中医医疗队的一员,开启了医疗援疆之旅。在援疆工作中,韩喆以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医术为人称道。
今年60多岁的张大叔,患有特应性皮炎20余年,其间反复发作。韩喆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拟外用中药方剂中医塌渍疗法配合常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大叔的顽疾治愈了,激动地给韩喆送来一面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今年7月,50多岁的张玲(化名)女士,因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前来就诊。因为疼痛,张玲常常彻夜难眠,痛苦异常。韩喆通过中医辨证治疗,予以针灸及放血通络治疗。几个疗程下来,张玲的症状逐渐缓解并最终痊愈。
张秋
“把中医的种子留下来!”
张秋在为患者诊疗(资料图片)。
她倡导建立的“中医心病诊疗专科”填补了当地中医门诊空白;她每周必至的“中医社区义诊便民服务”,成了周边居民信任的“健康驿站”;她传承中医文化、用心带教,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大连好中医”“知心秋姐姐”……凭借20余年的中医心病临床经验,张秋在八师石河子市援疆期间,赢得同事和患者的一致赞誉。
张秋除了担负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大量的临床中医工作外,还抽出时间下沉街道社区、农牧团场,甚至远赴南疆传播中医药知识,用岐黄之术服务广大职工群众。据不完全统计,援疆以来,张秋诊治当地患者已超过4000人次,她的专家门诊日均接诊量30人次左右。
张秋至今还记得,一年多前,她下沉的石河子市48社区卫生服务站条件简陋,只能开设一些简单的诊疗项目。而如今,在她的帮扶和指导下,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智能化中药房,新增设中医科和多个中医理疗项目,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把更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送到职工群众身边。
石河子市48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李芳感慨道:“张秋医生不仅带来了先进的中医药诊疗技术,更重要的是,把宝贵的医疗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我们服务站的医护人员,让我们有了发展和服务群众的后劲儿。”
作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继承人,张秋擅长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及中医经方治疗心脑病,尤其对中医心系疾病的诊疗有着独到的经验,应用中医专病专方诊疗经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系疾病疗效显著。援疆期间,她深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老年病科、神经科等科室深入调研,针对中医专病技术人员缺乏、中医专科建设后劲不足的情况,理清思路,确立了以“中医药医疗技术援助”为核心的工作理念。
回首在石河子垦区工作的540多个日日夜夜,辽宁省“组团式”援疆中医专家们诊治数万名患者,开展多项中医适宜技术,以显著的中医特色,倾心推动受援地中医药诊疗技术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
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雄伟表示:“作为中医大省的辽宁充分发挥人才、专业等特色优势,无私支援我院,推动医疗援疆不断取得新成效。我们坚信,这种支援会在我院进一步落地生根,让杏林之花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