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的“新农人”
编者按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近年来,兵团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年轻人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力有效的帮助,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创业热潮。他们扎根基层,能吃苦、善作为、勇坚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短视频平台和各种直播设备,依靠直播带货在广阔的农村闯出了一片天地,为家乡作出了贡献,也为更多年轻人树立了“标杆”。
李拴拴:“云”端逐梦创业忙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史进
李拴拴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新疆的农特产品(资料图片)。李拴拴 提供
“家人们,看看用我们新疆棉花做成的棉被,柔韧性好,盖上暖和又舒服,喜欢的朋友们可以下单,我们会尽快安排发货……”11月9日,二师三十四团“直播达人”李拴拴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网套棉被,并时不时与“粉丝”们互动。
今年37岁的李拴拴,是三十四团十连的一名职工。来新疆之前,他就被和田大枣、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等新疆特产深深吸引。当时在外地打工的李拴拴经常想:现在自主创业成功的人那么多,我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呢?
2017年,怀揣着创业梦想的李拴拴带着对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热爱之情来到了三十四团,开启了他的“云端创业”之路。
初到团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挑战,李拴拴快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同时一边学习创业知识,一边利用微信朋友圈推销当地的农产品。三十四团团委在了解到他的创业想法后,为他争取了创业帮扶政策,并且推荐他外出参加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博览会。
在学习的过程中,李拴拴渐渐发现疆外朋友和他一样深深地喜欢着新疆瓜果特产,而新疆当地的农户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农产品分销出去的渠道较少。于是,在该团党委的支持下,他注册了“疆佑”食品全品类的商标,并以“疆佑”为名办理了营业执照。起初,他在微信平台招收代理,通过微商的方式帮助团场农户销售农产品,随后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售卖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网店。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走红,大量的流量“注入”短视频平台。李拴拴快速抓住商机,在抖音、快手平台注册账号,并开始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一些新疆的风土人情以及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视频进行引流。2021年,兵团团委给予了他10万元的青年创业扶持资金,他用这笔资金组建了5人的直播团队,并购买了直播设备,三十四团团委在该团金鹿社区为他协调争取了一间直播室。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拴拴开启了直播带货之路。
面对起初直播人气不高的问题,他认真思考,决定将直播场地从固定单调的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枣园鹿场。在吸引大量“粉丝”关注的同时,也让消费者切实看见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放心消费。
如今,李拴拴的团队每年可以销售红枣、核桃、孜然、鹿茸等各类农产品200吨,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在每年棉花成熟季,他的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8000余人次,平均同时在线人数3000至4000人次,平均每小时销售棉被50床,解决了团场几十户农户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同时也带动一部分团场青年用网络平台销售家乡农产品。
“从2018年开始,由单一的微信团队到淘宝账号注册再到抖音、快手平台的搭建,除了我自身不断学习和进步之外,也离不开和我一起奋斗的销售团队。我们不惧严寒酷暑,走家串户收购灰枣、棉花、鹿茸等产品,保证库存充足,同时拓宽销售渠道,通过不懈的努力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绩。”李拴拴告诉记者,2022年,他成为师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后,和疆外直播团队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吸引流量,为新疆农产品的销售努力奋斗。
李拴拴表示:“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到祖国的边疆感受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一起为兵团发展作出贡献!”
付秀芳:为农产品代言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史进
11月12日,付秀芳在直播销售沙棘产品。王成营 摄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我们一七○团的沙棘果皮薄肉多,营养价值非常高,而沙棘原浆就是用沙棘果加工制作而成的,味道酸甜,风味独特,欢迎大家购买品尝……”近几日,九师一七○团“网红”付秀芳每天准时上线,在直播间销售团场生产的沙棘产品,从挑选原料到压榨等工序,一一为大家介绍,吸引了众多“粉丝”围观和下单购买。
“90后”付秀芳是甘肃人,2014年到一七○团来探望亲戚,看到亲戚在团里种植大棚蔬菜效益不错,而且这里民风淳朴,团场领导也很关心职工群众,便带着家人来到这里当起了职工,并承包了几座蔬菜大棚。
2018年,付秀芳得知团场的沙棘产业发展得不错,便转型种植起了沙棘树,一年下来,经济效益比种植大棚蔬菜还好,并且沙棘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根本不愁销路,这让付秀芳下定决心种植沙棘树。2019年,付秀芳在快手平台开通了“新疆沙棘农民小芳”的快手号,随手记录自己在田间的忙碌身影和日常生活,没想到一个采摘沙棘果的视频意外爆火,收获5000多个点赞量,这让她看到了创业致富的希望,感觉红彤彤的小果子大有文章可做。于是,她开始在网络平台直播销售沙棘产品。
付秀芳第一次直播便吸引不少人观看,这给了她很大信心,她抓住机遇,逐步从快手平台直播带货发展到在快手平台开店铺,一步步开通了抖音账号,销售的产品也从单一的沙棘原浆发展到各类沙棘相关产品,一应俱全。
“团场党委非常支持职工群众直播带货,还聘请了专业人员对我们进行直播培训,同时安排人员到家中协助我们拍摄视频,提升我们的直播技术水平。”提起近两年的发展,付秀芳表示,现在她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团场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尽管她以前有一些电商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仍然还有许多技术没有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正当她为此事烦恼时,团场举办的一场场电商直播培训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让她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直播技能。慢慢地,付秀芳应对拍摄视频和直播带货越来越得心应手,在网络平台观看她直播的人数逐渐增多。
“一开始直播的时候,我的水平不高,但经过长期坚持和积极学习,现在我能不间断地直播三四个小时,许多通过直播间购买产品的客户也已发展为固定的客户群体了。”付秀芳骄傲地说,刚开始直播时,只能卖出十几单,经过这几年积累经验,她不但掌握了直播“诀窍”,还因为产品质量好拥有了大量的回头客。如今,付秀芳已在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1000多条,拥有近10万名“粉丝”,通过发布短视频,沙棘产品的销路打开了。目前,付秀芳每年依靠销售沙棘产品,纯收入可达30万元,她不仅实现了增收致富,还为团场职工群众提供了务工机会,带动了附近的职工群众就业。
“在付秀芳这里打工分拣沙棘果,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不光能照顾家人,也能给家里带来收入,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份工作。”一七○团群众巴黑拉·努尔合买提乐呵呵地说。
从一名直播“小白”到现在平均每天直播两场的“电商达人”,付秀芳的电商之路越走越宽。目前,她销售的产品有沙棘籽油、沙棘冻干粉、沙棘牙膏、沙棘茶等十余个品种。
“现在,我已经把沙棘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上海、北京、哈尔滨等地,随着销售量越来越大,除了联系订购的客户,还经常有人向我咨询分销或代理的事情。”付秀芳言语中透出兴奋,每天看到顾客给的反馈都是好评,她信心更足了,自从种植沙棘苗,销售沙棘果后,现在她家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通过线上推介,付秀芳等众多种植户有效提高了沙棘产品的影响力和品牌力,越来越多的沙棘种植户、收购商来到一七○团购买沙棘果和沙棘苗,团场的沙棘种植大户也像付秀芳一样,纷纷化身“带货主播”,积极为家乡的农产品代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杨晓琴:搭上“电商快车” 红枣迎来好“钱”景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史进
11月12日,杨晓琴在直播架前向网友介绍红枣的品质。李艳梅 摄
“老铁们,今天带大家来枣园看看咱家的红枣品质有多好,还有几天就可以采收啦……”近日,走进十四师二二四团七连职工杨晓琴家的枣园,只见她站在直播架前介绍红枣的品质,时不时摘下一颗红枣现场试吃,边吃边与网友进行互动,专业的讲解以及沉浸式试吃,吸引不少网友点赞关注和下单购买。
近年来,二二四团在提高红枣品质的同时,多次组织开展电商培训,为团场电商从业者提供学习机会,加快推进传统电商转型升级速度,这成为职工群众重要的增收致富渠道,也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创业、就业,而杨晓琴就是其中一位。
“这段时间特别忙,我抽空就来地里直播,开始预售红枣。今年,我家种了44亩枣树,产量大概有20多吨。”杨晓琴告诉记者,自从前几年通过网络平台直播销售红枣以来,从最初的每天只能销售几单到如今每天最多时有上千单的销售量,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她越干越得心应手。眼下,红枣已进入采收季,把直播间搬到枣园里,目的就是通过“云端”让顾客亲眼见到红枣的采收、包装过程,了解红枣的品质。
别看杨晓琴现在面对镜头表现得十分从容,然而她的电商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杨晓琴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通了自己的快手账号,兴致勃勃地准备开启直播事业,但刚开始并不顺利,由于对和田玉枣等产品了解不到位、缺乏直播经验,粉丝数量一直不多,杨晓琴感觉压力很大。那段时间,杨晓琴只要忙完枣地里的活儿,便开启“补习”模式。在她看来,自己入行晚,四十多岁才开始学,精力比不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拍视频、当主播对她来说很有压力,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所以只能加倍努力。
“团场也非常重视电商行业,经常请专业的老师来给我们讲课,自己有空了也时常摸索,看看别人是怎么直播的,慢慢就坚持下来了。”杨晓琴回忆说。2021年,随着二二四团成为兵团数字乡村试点团场,团场集中组织开展了电商培训,杨晓琴在培训后直播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开始从一名普通职工转变为电商“新农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晓琴逐渐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直播运营模式,她就在自家枣园里做直播,推销自家鲜枣,从品质如何、怎样发货、有什么优惠活动全部都向“粉丝”交代得明明白白,得到了不少“粉丝”的点赞,直播间里成交量也不断增加。如今,杨晓琴拥有了固定的“粉丝”,随着口碑越来越好,销量慢慢变大,现在一年可销售50多吨红枣。
在杨晓琴的直播间,大部分网友亲切地称她为“红枣姐”,与其他主播不同的是,杨晓琴选品时,选的最多的是和田玉枣以及新疆的特色干果。现在,杨晓琴拥有了固定的“粉丝”,也见证了直播助农给职工群众生活带来的点滴变化。用杨晓琴的话说,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他们依靠互联网不仅为和田玉枣蹚出了一条销售新路,还帮助职工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在我看来,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如果不会直播带货就不能算一名‘新农人’。未来,我会一直坚持做直播,在增收致富的同时,希望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把我们二二四团的红枣卖到全国各地,打响品牌,让更多人吃到兵团生产的优质大枣。”杨晓琴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