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新工种萌发文旅新动能——
兵团文旅新职人“已就位”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谌慧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直播销售员、乡土博物馆管理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职业和新工种在兵团不断涌现,这些职业和工种不仅丰富了旅游业的服务内容,也为旅游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位于十三师红星二场的红星军垦博物馆内,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方红霞(右一)在为小讲解员们授课(资料图片)。 李雪鹏 摄
七师胡杨河市非遗项目——手工布艺刺绣传承人张国庆(中)在教授妇女制作一二六团戈壁母亲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文创产品(资料图片)。张国庆 提供
传承非遗 赋能文旅
“军垦娃娃”复古茶具、手工刺绣鞋垫、手工小镜子……11月26日,在七师一二六团戈壁母亲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游客王霞结束参观后开始选购纪念品。百余款造型精美、新颖有趣的文创产品,令王霞目不暇接。
在参观戈壁母亲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时,王霞总会不时想起自己的母亲。在文创产品中,她选购了一双绣着复古花样的手工刺绣鞋垫,准备带回去送给母亲。“母亲年轻时就用这种鞋垫,吸汗又美观,我想她一定会喜欢的。”王霞告诉记者。
戈壁母亲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是一二六团及周边地区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党性教育的红色基因优质基地。这里许多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意,都来自七师胡杨河市非遗项目——手工布艺刺绣传承人张国庆。
“我们设计这些文创产品时,会把一二六团以‘勤、忠、俭、容’为核心的‘戈壁母亲’文化内涵,以及手工布艺刺绣的技法融入其中。目前,畅销的手工小镜子、手工刺绣鞋垫等文创产品,都融入了‘复古’和‘手工’元素。这些实用又饱含军垦情怀的文创产品,不仅老年人喜欢,年轻人也喜欢。”张国庆介绍。作为手工布艺刺绣传承人,她也赶了一把时髦,当了一回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
如今,戈壁母亲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的不少文创产品,都由该团迎宾路社区巧手工作室制作。这个工作室是2019年11月,张国庆牵头成立的。谈起成立工作室的初衷,张国庆坦言:“当时是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在辖区内发掘有学习手工布艺刺绣技艺潜力的妇女,让这门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另一个是为了带动这些妇女增收致富。”对于张国庆来说,传承手工布艺刺绣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巧手工作室的妇女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手工布艺刺绣,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一非遗项目。
目前,该工作室采用“集中培训加工+集中销售”的方式运作。“随着戈壁母亲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的游客越来越多,手工布艺刺绣这一非遗项目将通过文创产品的形式得到更好传承,参与这项工作的职工群众也会获得更多收益。”张国庆说。
巧用平台 “吸粉”增收
“‘众信绿创’系列葡萄原汁在克拉玛依市各大商超全面上市,广受消费者喜爱。”11月6日深夜,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徐基彪,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段视频并配发了这段文字。
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徐基彪,在直播平台上宣传“众信绿创”系列葡萄原汁(资料图片)。 徐基彪 提供
“众信绿创”系列葡萄原汁是四连生产的NFC(非浓缩还原汁)饮品。该产品以四连自产的有机葡萄为原材料制成,今年3月推出。徐基彪不仅是四连的干部,还是一名连队产品的直播销售员。
每次直播时,徐基彪都会在一个玻璃杯里倒满葡萄原汁,从色泽、口感等方面,向网友介绍这款保留了葡萄新鲜风味的饮品。“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味道没的说,喝过的人都说好。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我们的产品,购买我们的产品,爱上我们的产品。”徐基彪告诉记者。
徐基彪介绍,近年来,四连积极发展农产品保鲜产业,使特色作物——葡萄实现了分级包装保鲜。2023年,该连与新疆益中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海润酒庄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葡萄深加工,生产葡萄原汁、烈焰葡萄酒等产品,打造“众信绿创”品牌,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经营发展模式。2023年,该连实现年产值1.38亿元,职均年收入7.9万元。
徐基彪带着记者走进一个农家小院。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闲适的乡间气息,令人心生好感。“四连将打造20个农家小院式特色民宿,把闲置的老办公室打造成游客接待中心,设立农产品展销区,利用农场红色资源,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徐基彪说。
守护文物 弘扬精神
“这是兵团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地窝子,它被誉为‘最有骨气的房子’!”11月20日,在位于十三师红星二场的红星军垦博物馆内,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方红霞在为游客讲解文物历史。
一直以来,红星二场因丰富的军垦文化和红色文物而闻名。2017年4月开馆至今,红星军垦博物馆累计接待全国各地游客62.8万人次,已成为哈密地区一张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展示军垦文化的亮丽名片。沉甸甸的数据和荣誉,离不开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
“我从小听着老军垦的故事长大,红星军垦博物馆不仅有文物,还有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历史。”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初明远说。2015年9月,初明远赴北京专程拜访开国上将邓华的女儿邓青青和邓欣。她们被初明远的精神所感动。邓欣代表家人,捐赠了邓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政治委员的委任令和出席“七大”的代表证的影印件以及将军画册。
在红星军垦博物馆建馆过程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深入连队、社区,走访了59名八九十岁的军垦老兵,260名曾在军垦旧址生活、工作过的老军垦,整理出上百万字史料,收集了上千件军垦文物。
“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的每个工作人员,可以说都是乡土博物馆管理员。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守护文物,讲好兵团故事,弘扬兵团精神。”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主任梅花说,“服务中心还与农场学校联合组建了一支小讲解员队伍。截至目前,已培养了600多名小讲解员。”
今年,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被国家文物局授予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团体称号,也是全疆、全兵团唯一获此殊荣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