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架稳“连心桥” 画好“同心圆”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12-14 09:19:36 作者: 编辑:汪久艺 责任编辑:杨波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架稳“连心桥” 画好“同心圆”

九师医院:用医者仁心凝聚民族团结力量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常驻记者苟汇敏 通讯员印倩

九师医院一六八团北区分院医务人员在额敏县喀拉也木勒镇牧区开展巡诊活动(资料图片)。九师医院 提供

“你好,我的腿最近不舒服,想要挂号,该去哪儿?”

“请跟我来,我带您去骨科门诊挂号。”

12月9日,走进九师医院门诊大厅,只见各族患者有序排队挂号、就诊,导诊台护士微笑着为每一位来咨询的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当少数民族患者因语言不通遇到就医困难时,我们会第一时间耐心询问需求,并全程陪同引导。”九师医院导诊台护士向仙菊说。

九师医院建于196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其医疗服务人口在50万人左右,其中少数民族占比约为60%。

近年来,九师医院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患者提供普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增强各族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前不久,塔城地区额敏县居民扎毕拉因严重心脏病,住进九师医院。因为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高,与医生、护士交流起来有障碍,扎毕拉时常焦虑不安,常常一个人坐在病床上掉眼泪。

该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李莎了解到扎毕拉的“心结”后,临时成立了一支特别的医护小组。精通哈萨克语的护士孙秋露每天都会和扎毕拉聊天,耐心地解释每一项检查和治疗的目的,消除她的疑虑;主治医生何俊根据扎毕拉的身体情况,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每次查房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用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温暖着扎毕拉的心。

手术前夕,扎毕拉紧张得无法入眠,同病房的患者张华(化名)看出了她的心思,握住她的手,用不太标准的哈萨克语安慰她:“别怕,我们都在你身边。”张华还分享了自己战胜病魔的经历,给扎毕拉增添了信心和勇气。

在大家的帮助下,扎毕拉的身体逐渐康复。出院那天,她紧紧地拥抱了每一位医护人员和病友,热泪盈眶地说:“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医院,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在九师医院,这样的暖心故事一个接一个上演着。暖人心窝的亲情,如冬日里的一杯热茶,让患者倍感舒心和安宁。

为了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2021年以来,九师医院组织16名各学科带头人及多名科室骨干医师牵头成立9支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到各团场分院及连队卫生室开展健康义诊、教学查房等活动,实现了“大医院减压、小医院增效、老百姓受益”的多方共赢。

家住一六五团的张嘉(化名)已90岁高龄,半月板二度损伤,关节畸形,以前出行只能坐在轮椅上,“我们团场比较偏远,去趟市里不容易,你们来真是太好了!”张嘉感激地说。

在一次巡回医疗工作中,九师医院志愿服务队的医生得知张嘉出门不方便,专门将她接到团场医院进行检查,并制定治疗方案。现在,张嘉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

近年来,九师医院不断探索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方法和路径,积极开展各类联谊和帮扶活动。目前,医院31名干部职工及学科带头人与当地群众结为亲戚,大家经常走动,互帮互助,相处得像一家人。

“我的哥哥傅鹏经常来家里,帮助解决家庭困难,还关心孩子的学习,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亲戚。”九师医院口腔科主任傅鹏的亲戚也尔多斯说。

近年来,九师医院还创新推进以微走访、微传播、微联谊、微互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微行动”,“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草克特格斯:“拧成一股绳”才能护好边境线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草克特格斯(左)和妻子布娅一起学习(资料图片)。安尼帕·特尔巴衣 摄

初冬时节,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西南方的格登山被皑皑白雪覆盖。

四师七十六团蒙古族护边员草克特格斯的家,就位于这荒凉的山间。虽然山里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但因紧邻中哈边境线,这里成为草克特格斯一家四代接力守护的地方。

“这里的冬天特别冷!”一大早出了家门,草克特格斯将棉大衣裹得更紧了。伴着初升的太阳,他开始了一天的巡边工作。

“往返20公里,巡逻10多个小时,主要是看看有没有牲畜越境,边防设施有没有损坏。”草克特格斯说。

累了,草克特格斯就找一块石头,把随身携带的塑料袋子一铺,当作临时的休息点;饿了,就拿馕就着雪吃两口;闷了,就哼两首歌,“也不敢大声哼,嘴巴一会儿就冻得张不开了”……

这样的巡边路,草克特格斯一走就是41年,平均每年穿坏6到8双鞋。说起为何能坚守这么多年,他语气坚定:“守在这里,就守住了国,守住了家,这是我能做的最光荣的事情。”

20世纪60年代初,四师七十六团边防线上,各族护边员筑起了“铜墙铁壁”,捍卫着祖国领土完整。草克特格斯的爷爷阿拉西便是其中一位护边员。之后,草克特格斯的爸爸也成了一名护边员。

1983年,18岁的草克特格斯从父辈手里接过了护边的接力棒,成为家里的第三代护边员。

从小到大,草克特格斯接触最多的就是边防战士。年少时,和父亲一起巡边,边防连的“兵叔叔”成了他除父母以外,见得最多的人。

如今,看着一批批入伍的年轻战士,草克特格斯担当起长辈的角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他常年行走在边境线,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哪里有水源,哪里雪后路难行,都细心地告诉我们,方便大家巡边。”昭苏县边防连的战士们都很熟悉皮肤黝黑的草克特格斯,亲切地称他“叔叔”。

草克特格斯说,爷爷和爸爸以前常叮嘱他“一定要与边防战士、地方牧民搞好关系,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护好边境线。”

巡边路上,草克特格斯用实际行动播撒着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巡边空闲时间,他定期对护边员们进行培训,教育引导他们团结互助,共守边防;大家在巡边的时候遇到困难,他总是挺身而出帮忙解决;格登山下,远远就能看到草克特格斯家门前那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那里是温暖的驿站,累了可以进去休息,口渴了可以去喝一碗热茶。

41年来,草克特格斯推荐培养了60多名各族护边员,他也荣获“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国好人”等荣誉。今年4月,草克特格斯的儿子阿音格也成了一名护边员,和父亲一起守在格登山下。

“大家团结一心,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家园,我们要坚决履行好卫国守边的神圣职责。”草克特格斯说。

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尔税务局:以“税务蓝”添彩“石榴红”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尔税务局“塔税五姑娘”红色基因志愿宣讲团成员向达里亚阿格孜村村民讲述红色故事(资料图片)。梁静雯 摄

“全国宪法日是哪一天?”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什么?”

……

12月3日,在一师十二团达里亚阿格孜村的会议室里,一场宪法宣传活动正在进行。这也是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尔税务局(以下简称“阿拉尔税务局”)与该村开展的一次民族团结联谊活动。

“村民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有奖竞答的形式很好地调动了大家学习宪法知识的积极性。”十二团达里亚阿格孜村村干部佐姆兰古丽说。

阿拉尔税务局是一个由汉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多年来,阿拉尔税务局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为一师阿拉尔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一师阿拉尔市,“塔河五姑娘”“冰峰五姑娘”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她们的奉献精神和不屈意志影响着一代代兵团人。

2022年,阿拉尔税务局组建起“塔税五姑娘”红色基因志愿宣讲团,在职工群众的农田里、院子里、炕头上、餐桌旁,讲政策、谈形势、话变化、拉家常,累计为各族群众开展志愿宣讲140余场次,开展税费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90余场,惠及1.3万余人次。

阿拉尔税务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优化纳税服务结合起来,在办税服务厅设置“简事快办”“首席联络员”“绿色通道”等特色窗口,以视频通话等形式远程辅导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获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针对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高、主动参保意识不强等情况,阿拉尔税务局将税费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深入团(镇)对社保政策进行集中讲解。

“税务局的同志手把手地辅导讲解,帮我在手机上完成了医保缴费,非常方便!”一师十二团群众吐尔洪·依明说。

便民办税能力强不强、效率高不高,纳税人缴费人的感知最敏锐、最深刻。为确保税费优惠政策更快落实落细,阿拉尔税务局组建“塔河春风”税宣服务队,通过税企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经营主体。近年来,该服务队累计走访企业3000余户,解决疑难问题600余个。

“工作人员总是第一时间上门讲解政策,指导我们用好用足税收优惠。”阿拉尔川棉纺织有限公司法人李丽说。

开展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阿拉尔税务局各族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与各族群众结对认亲、走访见面,交朋友、结对子,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交往交流,累计为各族群众捐款捐物、提供资金支持50余万元,办好事实事900余件,用实际行动谱写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新篇章。

以“税务蓝”添彩“石榴红”,阿拉尔税务局满怀深情做好民族团结和服务群众工作。近年来,该局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

沙衣木汗·买热买提: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员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常驻记者骆新瑜 通讯员郭曼玉

沙衣木汗·买热买提(左)来到十三师黄田农场一连职工家中,和职工拉家常(资料图片)。朱秋梅 摄

“玉萍,老家冷不冷?哪天回来?我去车站接你!”

“姐姐,这边温度还可以,过几天就回家,谢谢你一直惦记我。”

……

12月6日,一场大雪过后,天气变得更冷了。看着窗外银装素裹,沙衣木汗·买热买提拨通了陈玉萍的电话。

沙衣木汗·买热买提退休前在黄田农场一连担任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2022年退休后,她依然时常关心连队职工的情况。

“我知道之前陈玉萍回甘肃老家探亲了,就想问问她在那边的情况,几天不见面,我心里惦记着呢。”沙衣木汗·买热买提说。

在黄田农场一连当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时,沙衣木汗·买热买提的手机就是连队的“24小时便民热线”:

“沙衣木汗大姐,我家棉花长势有点弱,麻烦帮忙看看咋回事!”

“我家棉花起粉虱了,需要怎么处理啊?”

“娃娃上学了,需要用钱的地方多,能不能帮我找个工作?”

……

无论几点,无论大事小事,沙衣木汗·买热买提都耐心地倾听诉求,想办法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沙衣木汗·买热买提还在连队开设了民族团结大讲堂,为各族群众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沙衣木汗大姐常说,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和谐对国家来说很重要。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黄田农场一连居民杨玉兰说。

每逢节日,黄田农场一连的文化活动室里都非常热闹。长条桌上摆满了烤包子、抓饭、烤肉、馓子等美食,职工群众围坐桌旁,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唱着歌。

而沙衣木汗·买热买提总会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些欢乐的时刻和大家开心的笑容,然后将照片发到朋友圈里,让更多人感受到连队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连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一砖一瓦砌好团结稳定的根基。”沙衣木汗·买热买提常常对身边人这样说。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