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访全疆首套燃煤电厂2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项目:这里每年“捕碳”堪比植树千万棵

来源:兵团日报-团炬时间:2024-12-15 00:01:03 作者: 编辑:汪久艺 责任编辑:许灏

雪映天山观冬潮丨这里每年“捕碳”堪比植树千万棵

——探访全疆首套燃煤电厂2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项目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永杰、秦俊伟

如果问“油田用来驱动原油开采的气体是什么”,很多人不了解,但说到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多数人知道是二氧化碳。如今,在七师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条目前疆内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全流程项目正在试运行,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12月11日,记者来到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锦龙神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3座圆柱形塔状设备、两座厂房和两个巨大的银白色球罐矗立眼前。几名工人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拿着对讲机,穿梭在各种管道之间。

“项目正在试运行,工人需要时刻在现场和主控室巡检。” 锦龙神雾党支部书记季泽乐告诉记者,这一片厂区就是一套完整的二氧化碳捕集、压缩、储运装置。

锦龙神雾建有两台35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主要为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胡杨河市及一二九团当前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所需热力、电力。机组运行时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占到10%~12%。

2023年4月,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锦龙神雾开工建设一套20万吨/年碳捕集工程,该工程是兵团和央企合作的燃煤电厂化学吸收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和工业示范工程,产品为工业级液态二氧化碳,年二氧化碳捕集量20万吨,相当于1100多万棵成年树木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项目装置主要包括烟气预处理系统、吸收与再生系统、压缩吸附系统等,根据工艺作用的不同,将整个装置分为二氧化碳捕集区、压缩液化区、储存运输区和冷却塔区四个区。“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经过深度净化塔、吸收塔、再生塔、压缩机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最终得到纯度达到99%以上的工业级液态二氧化碳产品到液体二氧化碳球罐储存,根据需要装车出厂,运至油田用于采油。” 项目设计经理孙路长说,该项目探索形成了适用于我国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高效、低能耗捕集的新技术体系。

截至目前,锦龙神雾每小时可捕集二氧化碳25吨,已捕集回收液态二氧化碳1200吨。

由于二氧化碳占烟气的比例越低,捕集的难度越大、成本越高。季泽乐坦言,这套装置的利润很低,但从长远账、生态账看,社会效益较大。

“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七师胡杨河市正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积极调节能源结构,助力节能降碳。当前,师市新能源规模占比达 50%。”七师胡杨河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江峰表示,师市后续将借助政策宣传与引导,鼓励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并通过技术改造等举措,进一步实现节能降碳目标。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