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师石河子市:“长者食堂”破解养老就餐难题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12-19 08:48:59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杨波

八师石河子市:“长者食堂”破解养老就餐难题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秀

12月14日,贾宝娣(左)在八师石河子市东城街道6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办理就餐手续。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秀 摄

“阿姨,您来啦!”

“嗯,我每天都是准时准点到,今天都有啥菜?”

“您是第一个到的。今天有三种菜,牛肉丸子烩菜、芹菜炒香干、香菇菜心。”

12月14日12时45分,在八师石河子市东城街道6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一楼大厅里,一问一答间,贾宝娣乐呵呵地掏出10元钱,交到工作人员手中,换来的是一张机打购饭小票。拿着小票,她转身走进食堂。

贾宝娣在餐桌旁刚一落座,手提茶壶的工作人员便在她的桌子上放了个纸杯,为她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不一会儿,装有三种菜、一份米饭的餐盘便送到她的面前。

今年76岁的贾宝娣是石河子市东城街道63社区的居民。自今年5月6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开业以来,贾宝娣的中午饭和晚饭都是在这里吃的。

“这里的菜很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不咸不淡不油腻,而且干净,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非常好。平日里,我一个人生活,一顿做不了三四种菜,而且一个人的饭量还不好控制,以前天天吃剩饭。来这里就餐后,自己不用买菜做饭了,连碗都不用洗。”贾宝娣说,她每月的退休金有4000多元,零头就够吃饭用的了。每天省下的做饭时间,她就去锻炼身体,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惬意了。

今年72岁的63社区居民张荣独自带着儿子生活。儿子因患脑梗造成半边身体不利索,出门不方便。于是,张荣每天来长者食堂买2份饭,带回家和儿子一起吃。

“在社区里开办长者食堂,方便了家庭有困难的老年人,帮助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张荣说。

在石河子市东城街道40社区、红山街道25社区、老街街道11—1社区的长者食堂里,前来就餐的老人只需在电脑前“刷”下脸,就办完了就餐手续,然后排队去打饭;在八师一三四团德惠苑社区长者食堂助餐点、一四九团花园社区长者食堂助餐点,十多位老人已经在就餐了。

截至2023年年底,八师石河子市共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16.2万人。调查数据显示,师市17.4%的老年人有日常助餐方面的服务需求,助餐服务成为老年人的现实需要和热切期盼。

“我们着力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实际问题,将老年助餐服务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并摆在民政重点工作首位,通过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老年助餐服务体系,高效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落实落地,不断满足老年人适老化、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八师石河子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君说。

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八师石河子市掌握了各社区、团场老年人口规模、助餐服务需求等情况,制定了加快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老年助餐服务补贴方案、老年助餐服务设施评估表等,科学规划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布局,因地制宜将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等老年助餐服务设施与养老服务设施一体规划建设,打造一刻钟老年助餐服务生活圈。

八师石河子市的长者食堂主要采用“养老服务中心(站)、养老机构+助餐”“餐饮企业+助餐”“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助餐”“国有企业建设+助餐”4种经营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一荤两素、两荤两素等套餐或自助就餐区,还有水果、糕点、饮品等可供选择。

“针对助餐服务需求多元化、供方盈利点不高、供需双方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师市研究决定,给予不同类型的政策补贴,引导老年助餐服务扩围增效。对政府投入建设、改造的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按照助餐席位面积给予最高6万元到10万元的建设改造补贴。”王君介绍,按照评估考核的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的性质及日均助餐老人数量,适当给予年度运营补贴;对师市“三无”、低保、重度残疾、重点优抚对象和国家级劳模等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给予就餐补贴。通过“三项补贴”,鼓励助餐企业参与其中,供需双方实现了正向激励。

今年截至目前,八师石河子市运营长者助餐服务机构有86家。其中,公建民营养老服务中心(站)、养老机构参与运营22家,国有资产闲置用房改造运营4家,国有企业建设11家,利用私营餐饮企业挂牌运营49家,初步实现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