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观点丨以旧换新恰逢其时

来源:经济日报时间:2024-12-27 09:44:03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许灏

今日观点丨以旧换新恰逢其时

张玲玲、李宇霆

我国是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拥有包括动力、耕整、播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和烘干等在内的万亿元级别的各种农机具,为大规模农机装备更新提供了丰富供应。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发布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每年更新换代的农机价值在3000亿元左右。不过,从今年市场情况来看,农机需求较为低迷,同时老旧农机超期“带病服役”现象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机市场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务院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恰逢其时。接下来,还须针对具体问题,多维度精准施策,激活更多农机消费需求,推动农机行业转型升级和农机市场结构调整。

加强标准引领,扎实推进,有序提升。完善相关标准,科学明确地规定老旧农机淘汰期限和环保标准,消除安全隐患,减轻环境压力。在扎实推进以旧换新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有序促进高端、智能、绿色农机推广应用,助推农机结构调整和农业绿色发展。

加大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引导农机设备以旧换新,降低更新农机设备的资金门槛。完善相关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多元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更好满足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加大各方在农机以旧换新上的投资力度。

加强技术支持,完善农机售后服务体系。此举有利于消除消费者顾虑,激发农机用户主动淘汰旧农机、更换新农机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农机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农业生产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资源循环,规范和完善农机回收利用。严厉禁止二手农机市场中的非法改装拼装、篡改品牌年份、隐瞒质量隐患、以次充好以及售后服务保障不到位等乱象。明确和完善二手农机交易、再制造、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标准,激励生产商与销售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依法依规积极参与老旧农机零部件回收或整机修复和再次投入市场,并鼓励再造农机二次流通,引导以旧换新。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