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青年团场安家记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常丫丫、常驻记者李芸
12月24日22时,在三师四十九团阿磊造型理发店内,理发师吕磊手法娴熟地挥动着手里的剪刀,快速细致地为顾客理发。10分钟后,顾客精神焕发地走出了理发店。
吕磊(左)一家三口在理发店的合影(摄于2017年9月)。刚来到四十九团时,吕磊租了一间门面房用来开理发店,这里既是他和妻子工作的地方,也是一家人生活的地方。吕磊 提供
23时,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吕磊和妻子刘玉红开始打扫理发店。整理毛巾、擦拭镜子柜台、将展架上的理发设备摆放整齐……忙完这一切,已是23时30分,夫妻俩这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收工”。好在店铺离家比较近,步行仅需5分钟。
吕磊的家位于四十九团团部附近的保障性住房小区,也是吕磊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120平方米的房子里,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等设施一应俱全。
吕磊的妻子刘玉红正在贴春联(摄于2023年2月)。这是吕磊一家人喜迁新居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们精心准备了丰富的年货,满怀憧憬地迎接新的一年。吕磊 提供
“尽管忙碌了一整天,但是一回到家,心里就特别踏实。”在吕磊看来,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陪伴家人,这是最惬意的时光。泡一壶热茶,浇一浇花,和妻子孩子一起吃吃水果、看看电视,让他感到由衷的幸福和满足。
“从白手起家创业,到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幸福来得很及时。”吕磊感慨道。
12月23日,吕磊和妻子在宽敞明亮的厨房一起做饭,烟火气中弥漫着温馨与幸福。杨昌洪 摄
2013年,吕磊和妻子从甘肃来到四十九团打拼,靠着理发的手艺,两人在团场盘下一家店面开起了理发店。创业初期资金紧张,夫妻俩和孩子只能暂住在理发店里。
“既是店铺,也是家,两张折叠床,晚上打开,白天收起来,连个像样的衣柜都没有,做梦都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吕磊回忆道。
随着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的相继出生,吕磊夫妇买房的愿望愈发强烈。“理发店的收入维持一家五口日常开支还可以,但想买房实在有心无力。”那段时间,吕磊和妻子虽然一有时间就去看房子,这一梦想却一直未能如愿。
转机出现在2021年。当时,团场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团场职工,吕磊和妻子刘玉红获得了申请资格。
三师四十九团团部附近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航拍图(摄于12月25日)。许多像吕磊夫妇一样的团场职工群众在这里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实现了安居梦。杨昌洪 摄
“因享有购房补贴,原本20万元一套的房子,我们只需花10余万元。我还专门选了临街的房子,下面可以开理发店,上面就是家,工作生活都方便。”吕磊说。
12月24日,吕磊精心为顾客修剪头发。得益于团场的好政策,加上个人努力奋斗,吕磊在四十九团不仅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住房,还开了一家理发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丫丫 摄
新房建好后,吕磊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一家人,拉着一车家具搬了进去。“小区配套设施也很完善,房子南北通透、宽敞明亮,住着很舒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圆了我们的安居梦。以后我打算扎根团场踏实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住上了新房的吕磊,对未来有了新的憧憬。
12月23日,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吕磊回到家中与家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享受幸福时光。杨昌洪 摄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据统计,2021年以来,三师图木舒克市高效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共建成保障性住房12269套,并同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让职工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