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巷”里话团结
张培丽
五师八十六团二十二连有一条小巷,名叫“十堰路”,可职工群众都愿意叫它“石榴巷”。
“‘石榴巷’寓意着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它是职工群众对‘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解和诠释。”二十二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何鹏说。
走进“石榴巷”,色彩艳丽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墙上绘制的“十大榜样人物”,是连队近年来评选出的榜样人物。
“这些榜样都是我们的身边人,都是我们自己评选出来的,大家都特别认可,并从心底佩服这些‘榜样’。”职工阿扎提说。
八十六团二十二连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连队党支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连队特色,挖掘本土故事,精心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文化墙,将连队许多民族团结的故事传向四面八方,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职工群众心灵深处。
在巷子的中段有一家商店,商店的店主赵同伟在“石榴巷”可是个“名人”。大家都叫他“老赵”,冬闲时,大家都愿意到商店和他唠家常。
2024年12月7日临近中午时,赵同伟边整理商店货架上的物品,边问艾克拜尔:“今天见到阿里木江了吗?”
“没有啊。”艾克拜尔说。
赵同伟放下手中的活儿,拿了些蔬菜和挂面,准备前往阿里木江家。
阿里木江家条件不好,他在赵同伟的商店买东西常常欠账,赵同伟也不记账,还主动送他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连队职工群众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该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于飞说。
2022年3月5日,二十二连职工阿布都外力·沙得克的妻子产后大出血,急需转院治疗,家庭本就不富裕的阿布都外力·沙得克一时间无法支付治疗费用。二十二连职工群众得知此事后,纷纷给阿布都外力·沙得克捐款,共筹集资金25817元。因治疗及时,阿布都外力·沙得克的妻子转危为安。
在二十二连,像这样的民族团结故事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