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秧苗“坐电梯” 育苗科技范儿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1-05 08:07:15 作者: 编辑:王祉珺 责任编辑:杨波

秧苗“坐电梯” 育苗科技范儿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谌慧

防风堵漏、室内加温、准备辅料……2024年12月31日,在四师六十八团稻米产业智能育秧工厂内,可克达拉市禾众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冬季育秧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久之后,秧苗就会搬进‘楼房’、坐上‘电梯’,尽享智能化生活。”该公司总经理王新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六十八团是伊犁河谷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团通过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良种良法、普及数字农业,持续做优做强水稻产业。这座稻米产业智能育秧工厂,就是六十八团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新路径的一个缩影。

跟随王新走进工厂,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台循环运动式育秧床,王新介绍:“等秧苗搬进新家后,循环运动式育秧床就会开始运转,秧苗就像坐上电梯一样,上下循环、前后往复,沿着波浪形的运动轨迹,均匀享受阳光和水雾的滋润。”

记者看到,在秧床底层采光相对不足的区域,专门加装有补光灯带,确保秧苗转至“楼下”时也能享受“阳光普照”。与此同时,秧床上还安装了全自动水肥一体喷淋设备,几组喷头喷洒出均匀、细密的水雾,将水分和营养输送到每一株秧苗。六十八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曹鑫宇说:“这里还配备了智能化设施,通过手机可以远程控制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大大提升了育秧效率和秧苗品质。”

“智能育秧工厂采用暗化出苗、室内育秧、流水线播种的方式,确保育秧生产环境稳定可控、播种量均匀、稻秧出苗整齐,相比传统育苗方法,秧苗发芽率提高近10%,具有明显的稳定、优质、高效、降本优势。”曹鑫宇自豪地告诉记者。

智能育秧工厂一次培育的秧苗可满足1500亩水稻种植需求。“2024年,六十八团水稻种植面积2.7万亩,最高单产900多公斤,实现连续14年丰产丰收。在智能育秧工厂的助力下,今年我们一定还会迎来丰收年!”说这话时,曹鑫宇眼中满是自信。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