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师图木舒克市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1-11 08:23:45 作者: 编辑:王祉珺 责任编辑:许灏

三师图木舒克市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融情聚力 共谋发展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常丫丫

1月5日,来自岳普湖县的三师四十二团学校8年级学生乃非姆·司马义正在和同学们一起上语文课。“我们学校食堂的饭菜、宿舍的条件很不错。我跟老师、同学们相处也很融洽。”乃非姆·司马义告诉记者。

1月5日,三师四十二团学校8年级学生乃非姆·司马义(站立者)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丫丫 摄

近年来,三师四十二团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惠民”共享工程,积极整合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拓展兵地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该学校,像乃非姆·司马义这样的来自地方县乡的学生还有很多。

兵地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兵团发挥特殊作用、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对兵地融合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兵地一盘棋”思想和“兵地一家亲”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兵地融合,确保兵地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夯实产业富民共创基础 ——家门口增收致富

走进巴楚县疆玉果食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一股浓郁的枣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在搬运“枣夹核桃”产品。

三师四十九团十八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苏永平(右)与巴楚县恰尔巴格乡阿勒台买里(4)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郭术文瀚(左)一起察看红枣品质,商议如何拓宽红枣销售渠道(摄于2024年10月16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芸 摄

巴楚县恰尔巴格乡阿勒台买里村村民伊斯马依力·吾布力和妻子加入合作社已经一年了。闲暇之余,他们会来到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下来,两个人在合作社的收入加起来超过两万元。

“这里离我家的距离步行只需要10分钟。干的活也简单,还能挣点钱补贴家用。”伊斯马依力·吾布力说。

为进一步推进兵地优势互补、设施共建、资源共享,2023年7月,四十九团十八连和巴楚县恰尔巴格乡阿勒台买里村合作,利用十八连3500亩红枣树和阿勒台买里村4500亩核桃树,打造兵地融合合作社——巴楚县疆玉果食品加工专业合作社。

“我们合作社每月可生产‘枣夹核桃’1500公斤左右,吸纳近30名兵地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每年人均增收2.3万元以上。”四十九团十八连连管会副连长、合作社理事长冯洪灿告诉记者。

四十九团十八连党支部牢记兵团职责使命,持续在维稳戍边、乡村振兴、兵地融合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取得积极成效。连队职工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结对村的村民也实现了共同致富。2024年9月,四十九团十八连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握指成拳,方能聚拢力量。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立足实际,持续以兵地共建为契机,做好产业富民共创工作,促进兵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发展。2024年,三师图木舒克市累计为地方群众解决就业4729人次,让地方县、乡群众实现了“家门口”致富增收。

完善兵地交通体系 ——修的是路,连的是心

“同学们,请排好队,注意安全,人齐了咱们一个接一个有序上车刷卡……”近日,一辆标有校园公交专线的公交车停在五十四团学校门口。8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满心欢喜地乘坐上他们的“学生专属公交”,踏上放学回家路。

今年1月2日,莎车县——拍克其乡——五十四团公交线路正式开通,为五十四团学校的学生开通运营了校园公交专线,根据学校上下学时间采用“定时、定点发车”运营模式,让学生们“出门即可上车”“下车即可到校”,实现“家门口”到“校门口”的无缝对接,让学生的上下学之路更加安全便捷。

2022年5月,三师四十六团至艾力西湖镇公路顺利建成开通。这一项目建成后,为沿线三师四十六团、五十四团及莎车县和麦盖提县提供了交通便利,造福周边区域两县两乡两镇的120万居民。

修的是路,通的是车,连的是心,造福的是百姓。去年图木舒克——巴楚公路顺利通车,使图木舒克至巴楚通行时间由过去的一个半小时缩短至30分钟,进一步促进了两地间的沟通联系,惠及沿线14万各族群众,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架起了快速通道。

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坚持兵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一张图、建设一张网”,全力构建高效互联的兵地交通网络,形成了兵地深度嵌入、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目前,该师市建成图昆公路、图巴公路(图木舒克市至巴楚县公路)、四十六团——艾力西湖镇公路等兵地融合公路30条,总里程超过1200公里。

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扩大了兵地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圈”,产业、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也随之加速流动,全面促进了兵地协同发展。

“图巴公路通车后,去图木舒克市近了好多,我每天早上拉羊过去卖,方便多了!”巴楚县养殖户艾力·努尔告诉记者。

加强文化交流互鉴 ——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2024年10月,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来到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展“兵地融合颂华诞·七十五载谱新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兵地融合慰问演出活动,加大兵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力度,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增进兵地职工群众之间的情谊。

1月5日,三师四十二团学校8年级学生乃非姆·司马义(站立者)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丫丫 摄

“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节目,简直太开心了。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图木舒克市市民祖丽胡玛尔·图尔荪在观看完节目后欣喜地说。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促进兵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和周边地方县市加强文化交流,兵地双方利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文化活动。去年以来,三师图木舒克市组织文工团到喀什地区6个县55个乡村开展兵地融合文艺演出55场次,邀请喀什地区歌舞剧团赴师市及周边团场演出7场次,惠及兵地职工群众4.5万人次。

共处一方热土,兵地融合是一场双向奔赴。三师图木舒克市与巴楚县相邻,签订了《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兵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开展首届唐王城文化旅游节开幕式、2024年巴楚县——图木舒克兵地融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二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启动仪式等活动,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增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不仅如此,三师图木舒克市利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时间节点,与地方县乡联合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向地方群众免费开放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唐王城千年屯垦文化体验中心、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等宣传文化阵地。

如今,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大小会议上,“兵地融合”成为高频词汇;“共下‘一盘棋’ 聚力共发展”“无事常来往 有事勤商量”……行走于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市区、团场、连队,处处可见凝聚“兵地情”的标语。

兵地越融合,越和谐,越发展。三师图木舒克市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持续完善兵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兵地各族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