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丨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李志军
夜校,这个早已有之的教育形式,如今正以新姿态闯进青年人的“夜生活”。为满足青年人多元化发展需求,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三师图木舒克市团委创新开办“青年之家·青年夜校”,吸引众多青年报名学习,实现了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知识更新更快。办好“青年夜校”,鼓励青年群体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有效解决文化生活单调、娱乐方式单一的问题,帮助其提升自我素质。夜校的形式,既满足了年轻人的求知需求,也开启了年轻人的别样“夜生活”。为此,如何把“青年夜校”办好、办长远?这有赖于将“青年夜校”的课程供给与青年成长需求相结合,以更加贴心便利的服务,汇聚多方主体合力,支持和引导夜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教育要抓住需求。“青年夜校”的课程设置要在坚持课程的普惠性基础上,更加贴合时代潮流和青年人的兴趣爱好。课程内容可以是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指导,也可以是非遗文化体验、体育健身锻炼。同时,要创新开课模式,通过“线上问卷+线下问需”的方式,广泛征求青年的意见,实现菜单式“点课”,及时对课程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突出夜校课程精准性、实效性,推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服务要贴心便利。要发挥兵团现有文化阵地优势,以青年群体多、交通便利的区域为切入点,统筹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馆等场地,全方位推动阵地联建、资源共享,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通过完善阵地选址、配强教学师资、创新授课形式等举措,推动城市功能向青年群体倾斜,把“青年夜校”打造成提升自我、交友联谊、互学互助的综合性青年阵地。
正青春,不虚度。“青年夜校”要通过“质”与“量”的提升,提高青年人终身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用心呵护青年人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期待“青年夜校”能为青年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学习机会,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年轻人追求个人成长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