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的时代意蕴与路径指向
杨丽、鲁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党的百年奋斗史亦是党的百年思想解放史,百余年的奋斗历程有力证明,没有思想解放,我们党就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就不可能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解放思想的时代意蕴与路径指向,确保解放思想的引领力与凝聚力充分涌流,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提供重要思想条件。
理解解放思想的时代意蕴
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从解放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来看,解放思想就是要更新社会创造主体的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提高生产力要素组合协同效率,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进而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且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变革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只有解放思想,我们才能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障碍,才能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解放思想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还有许多卡点瓶颈,思想不解放,我们就难以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难以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难以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对此,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强经济、科技、社会协同性制度创新。另一方面,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外循环互促,下功夫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放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形势和使命,新疆和兵团面临重大机遇、具有特殊优势。要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解放思想发挥创新引领效能、激发比较优势,将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依托“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区位优势,精心打造开放枢纽,着力优化开放高地,致力完善开放平台,全力构建“口岸经济带”开放门户;善用“四方合作”机制与科技援疆机制,打开创新发展思路,深挖本地特色产业潜力,释放发展动能;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走出一条独具新疆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把握解放思想的路径指向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解放思想为实事求是注入源头活水,实事求是则为解放思想提供根本依据。历史反复证明,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最大国情”就是“实事”,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就是“求是”。要从历史跨度上、时间向度上、空间维度上,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要着眼解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各类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回答世界之问。要着眼亿万人民急难愁盼的现实生活问题,不断回答人民之问。要着眼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那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不断回答时代之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思想不管怎样解放,都必须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价值取向。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心声、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忧。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要抛弃教条主义、摒弃主观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这样,思想解放才能够符合实际需要,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从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坚持在自我革命中永葆党的青春与活力。解放思想是思想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有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的勇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敢于自我革命,坚决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克服素质能力欠佳的局限、战胜对于风险挑战的恐惧,敢闯敢试、大胆创新。要抓住有待创新的锚点,在境界革新、作风革新、学思革新、工作革新等方面发力。通过解放思想,从既有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从既得利益与利益固化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从瞻前顾后和怕这怕那的畏难情绪中解放出来,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前进。(作者单位: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