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六十六团:多元增收为群众致富加码
王东、阎倩慧
1月20日,走进四师六十六团秀之苑花卉基地育花大棚,富贵红、长寿花、凤仙、一品红、蝴蝶兰等30多个品种的花卉竞相绽放,五彩斑斓,芬芳四溢。
“每年春节前后,是花卉销售的高峰期,今年基地准备了10余万盆花卉,全力供应春节市场。”花卉基地负责人蒲明花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花卉成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新的一年我打算继续扩大基地的规模,丰富花卉的种类,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六十六团立足团场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为职工群众铺就了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六十六团四连,特色养殖业发展如火如荼。养殖户孙世虎的育肥牛养殖基地内,几百头肉牛膘肥体壮。孙世虎从事养殖业多年,他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向连队技术员请教,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与孙世虎一样,马军也是依靠养殖业实现了增收致富。2022年,马军开始养殖育肥羊,通过在网上学习养殖知识,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他的育肥羊养殖规模如今已达到700只。
近年来,六十六团四连把发展特色养殖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市场驱动主导、政府激励引导、连队统筹服务、大户集中育肥、农户分散养殖、合作社统一购销”的思路,有效盘活闲置圈舍,规范养殖场运行。通过政策激励,扶持经营主体发展养殖业,连队畜牧业产值不断攀升,成为职工增收的重要依托。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升温,“旅游+民宿”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六十六团八连职工葛胜利走上了一条多元化发展道路。他将自己的两个院子精心装修成民宿,共10间房,还在院子里搭建了两个蒙古包,开辟出小花园,种上蔬菜、水果供客人采摘。
葛胜利的民宿生意十分火爆,收入相当可观。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职工投身到民宿产业中,不仅拓宽了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展花卉、特色养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六十六团党委书记、政委张成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