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一六六团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和美新画卷——
筑梦沃野展新颜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常驻记者苟汇敏、通讯员赵文举
隆冬时节,漫步在九师一六六团,只见田野纵横交错、房屋错落有致、牛羊膘肥体壮、职工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内外兼修”的乡村新画卷,在职工群众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铺展开来。
近年来,一六六团围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做强做精农副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推动农业增效、职工群众增收,绘就美丽如画新图景。
科技助力 粮仓丰盈
在九师一六六团合作社的农资仓库,工人在搬运农资(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苟汇敏 通讯员 印倩 摄
沿着G219国道前行,宽阔笔直的公路两旁,一片片平整的土地向远处绵延,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田园画卷。
近年来,九师一六六团紧紧围绕粮食生产任务,以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团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
“去年,我的玉米地应用了智慧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我可以通过手机远程监控,精准掌握玉米地的缺水状况,实施针对性灌溉,每亩地节省了40至50元的成本。”一六六团五连职工王文权说。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粮田”变为“良田”是基础条件。近年来,一六六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6万亩,为农业增效、职工群众增收筑牢了根基。
2024年,一六六团耕地总面积达到24.26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3.54万亩,小麦平均亩产为520.19公斤,玉米平均亩产为915公斤,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最让一六六团职工群众感到舒心的是,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科技大餐”。
近年来,一六六团针对团内粮食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职工群众提供小麦、玉米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指导,通过传授实用的种植技术、开展生动的现场教学,种植户对“科技种田”的认知显著提升,在智慧农业数字化管理平台、无人机飞防、干播湿出等新装备、新技术的支持下,农业增效取得积极进展。
据统计,2024年,该团举办农业培训6场,召开了12场农业现场会,累计培训职工超过600人次,智慧农业数字化管理平台试点服务已覆盖4000亩田地。
一六六团还大力健全专业化农业服务保障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粮食种植类的生产经营发展。如今,该团已拥有47家合作社。
“去年我种了甜菜,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使用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亩产达到了5吨,而且我们与糖厂签订了订单合同,销售有了保障,收入比2023年好。”一六六团种植户缪东亮高兴地说。
“畜”势勃发 牛羊满圈
九师一六六团八连职工鲍挺在给鸡苗打疫苗(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苟汇敏 通讯员 程钰尧 摄
“哞哞哞……”“咩咩咩……”1月7日,在一六六团二连养殖小区里,牛羊的叫声此起彼伏,循声望去,邢爱兵在为牛羊添加饲料。
邢爱兵是一六六团三连职工,望着圈舍内活蹦乱跳、膘肥体壮的牲畜,他满脸笑意地说:“我是去年搬到养殖小区的,这里的设施很齐全,养牲畜既省心又方便,家里的庭院也变得更干净了,夏天再也闻不到难闻的味道了。”
畜牧业是一六六团的优势产业。近年来,该团立足资源优势,聚焦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全面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一六六团二连大力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建设,打造统一的集成式养殖小区,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科学养殖是‘里子’,庭院整洁是‘面子’,建设和美连队,不仅要有‘里子’,也要有‘面子’。”一六六团二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唐蕾说。
同时,一六六团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圈舍三年免费租赁、“私建公助”养殖圈舍建设、畜牧贷款贴息等,推动畜牧业持续稳健前行。
2024年,一六六团引进了2家畜牧养殖企业,立足全产业链运营,在饲料销售、畜禽收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委托养殖管理服务等多个环节发力,带动该团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能繁牛羊的饲养。
“团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等措施,重点推进种源引进、规模养殖、动物防疫等工作。”一六六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环保中心工作人员尹俊说,“预计今年年底,团场肉牛出栏量将达到4000头,肉羊出栏量将达到3万只。”
和美连队 增“颜”提“质”
九师一六六团职工在种植订单甜菜(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苟汇敏 通讯员 程钰尧 摄
走进一六六团六连,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笔直的柏油路、错落有致的安居房、图案精美的文化墙……
“这些年,连队环境越来越好了,道路由泥泞变得干净整洁,墙面统一粉刷,安装了路灯,家家户户门前种花种菜,生活变得非常惬意。”一六六团六连职工王春红感慨道。
为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和美连队,一六六团结合实际,实施“总网格长+‘两委’成员+党员+职工”四级联动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稳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快过来,看看我这个动作对不对。”
“好,我看看。”
2024年12月25日,一六六团六连活动中心内传出一阵阵欢笑声,该连的职工群众正在排练文艺节目。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连队,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近年来,一六六团六连不断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聚焦职工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持续开展“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
“这两年连队建了百姓大舞台,每个月都有文艺表演,每次我都和家人朋友一起过来看,表演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在家门口看到这样好的节目真是一种享受。”一六六团六连退休职工郭红平高兴地说。
“和美连队,就是要连队美、产业强、职工群众富。新的一年,我们将以经济发展、连队建设、连队治理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分类施策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和美连队建设。”一六六团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杨述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