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一路繁花开 处处文明景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冯晓玲 通讯员文新琦
2月7日,兵团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召开会议后,十二师党委宣传部迅速行动,制定2025年百姓大讲堂巡回宣讲计划,致力于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推进文化润疆,打造兵团精神文化的高地。
2024年以来,十二师百姓大讲堂巡回宣讲团成员走进各团场、企业和工厂,以“现场宣讲+视频宣讲”的形式,生动讲述新时代兵团建设的丰硕成果和感人故事,赢得了广泛赞誉。
十二师百姓大讲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十二师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活动品牌,让“文明实践”的理念深入人心。
目前,十二师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已建设完成1个中心、7个所、83个站(含新建社区)、136个点和12个基地,形成了31个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组建了295个志愿者服务队,注册志愿者数量达到2.94万人,职工群众满意度高达97.5%。
创新“宣讲+”模式
理论宣讲“火”起来
十二师百姓大讲堂巡回宣讲团成员楚志敏在讲述兵团故事(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摄
“我讲老兵故事时,老兵精神就以另一种方式在我身上得到了延续。希望通过宣讲能够激发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兵团精神,让这份忠诚与担当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2月9日,十二师百姓大讲堂巡回宣讲团成员楚志敏,回忆起去年开展的兵团精神主题活动,依然热情洋溢。
69岁的楚志敏来自十二师西山农牧场,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1964年随父亲从河北来到新疆,兵团是她的第二故乡。作为十二师百姓大讲堂巡回宣讲团中最年长的成员,楚志敏见证了兵团的发展历程。人生经历的点点滴滴,成为她宣讲的宝贵素材。
2020年12月,十二师党委宣传部组建了13个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进行集体备课培训,主动设置宣讲话题,编写语言通俗、事迹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宣讲稿。
“我们把宣讲内容与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服务改善民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从严治党等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宣讲活动,凝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共识,在忠实履行新时代兵团职责使命、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十二师党委宣传部综合科副科长游义霞说。
十二师百姓大讲堂巡回宣讲团成员以身边优秀共产党员故事为原型,打造“我的兵团我的家”理论宣讲报告会,以“理论+文艺”的宣讲形式,全方位展现几代兵团人的精神风貌和奋斗历程。
十二师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红色基因传承”进机关、进团场、进企业、进校园、进连队、进社区“六进”宣讲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讲出“群众情、泥土味、烟火气”,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开展“惠民实践团”联动宣讲活动,根据群众“订单”需求,定向推出特色宣讲、政策解读、技术培训等上门服务;组建“科技服务宣讲团”“惠企帮扶宣讲团”“农技专家宣讲团”“劳模工匠宣讲团”等,把理论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形成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基层理论宣讲矩阵,让党的声音和乡音同频共振。
2024年以来,十二师师、团、连三级累计开展各类理论宣讲400余场次,受众超过10万人次。
整合力量齐上阵
为民服务“暖”起来
雷锋精神宣讲、治安巡逻、交通引导……在十二师二二二团,活跃着一支老兵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由退伍老兵和“小兵”组成。这些老兵曾是保卫国家的热血青年,如今虽已白发苍苍,却初心不改,成为乐于助人的“活雷锋”和革命精神的宣讲员。
“兵团像一座红色学校,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有军垦战士洒下的汗水和留下的足迹。让兵团精神永续传承,是我们的责任。”今年82岁的甘大国,是老兵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退休后一直奔走在志愿活动和关爱青少年成长的路上。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二二二团组建了1个团级老兵服务总队,2个老兵志愿服务分队,8个小分队,形成以团级老兵服务总队为组织主体、吸收动员更多职工群众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格局。
为动员更多人参加文明实践活动,二二二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分类招募“新兵”,吸纳有特长、有爱心的13名退役军人和12名少先队员补充至老兵志愿服务方阵,“老兵+小兵”形成年龄梯队,确保了志愿人群不断档。
山东女兵宫翠英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勤务兵李信志被评为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数十年如一日守护林区的高新东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二二二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身边志愿者的先进事迹为载体,开展向“全国先进”学习活动,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在十二师,像二二二团老兵志愿服务队这样的志愿组织和活动已经遍地开花。
近年来,十二师积极整合基层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实现“一个场所,多个主题,多方面使用”。五一农场打造“10分钟文明实践圈”,改建百姓大舞台,将文明实践与民生、公共服务深度对接;三坪农场推动整合社区连队宣传文化阵地资源,把电影、图书、表演、宣讲、人气等向文明实践所、站聚集;二二一团创新打造“微商圈、微服务、微治理、微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党建载体,开展健康义诊、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爱心服务活动。
一粒粒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悄然在职工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亮品牌展形象
文明实践“动”起来
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工业园社区志愿者张玉梅在统计积分,整理积分兑换商品(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摄
2024年11月7日,十二师在兵团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佳绩,十二师头屯河农场“2+4+1”情暖夕阳志愿服务项目获得银奖,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快乐六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优秀奖,充分展示了十二师志愿服务工作的成果和志愿者的精神风貌。
头屯河农场“2+4+1”情暖夕阳志愿服务项目创建于2019年3月,主要从心理辅导和关怀、生活照顾和疾病防治等方面,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980余场次,受益老人8470人次。
西山农牧场“快乐六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创建于2021年9月,主要内容为课后看管、学业辅导、思想引领、文化培训等,已开展各类活动320场次,服务人数27120人次。2023年5月,该项目获十二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当年9月入选2023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名单。
近年来,十二师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向项目化、品牌化发展,做好融合文章,组织实施“一所一品牌、一站一特色”工程,打造“理响十二师”民兵骨干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当好妇女同胞的‘娘家人’”关爱妇女志愿服务项目、大学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等品牌项目。
2023年,三坪农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入选兵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四个10”先进典型名单;十二师一○四团紫金城北社区蜡烛志愿服务队“‘救’在身边 应急救援 防震减灾”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兵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名单。
丰富的特色项目,既打造了十二师文明实践品牌,更温暖了民心。
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让职工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精彩、丰盛的文化惠民大餐,滋养着职工群众心田……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吹入十二师每个角落,温暖着民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职工群众的心田,成为十二师最鲜亮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