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能耽误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元赓、兰玲玲、王素凡、张美玲
编者按
项目建设是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牛鼻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为什么要抓重大项目?怎么抓好重大项目?本期“项目建设”四连版推出有关内容,敬请关注。
2月8日,2025年兵团重大项目推进会召开,于新年开局发出项目建设“开工令”,这是以更大力度加强项目建设的鲜明导向,以更实举措推动发展的强烈信号。
在兵团的发展刻度线上,重大项目如一颗颗“定盘星”,不仅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更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拼时间、拼速度、拼效率,机器运转的轰鸣声、金属碰撞的铿锵声点“燃”又一春。
为什么要抓重大项目
2月17日,在新疆新冀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在包扎管道。该项目位于二师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双丰化工园区内,建成后可年产150万吨水溶性复合肥、30万吨柴油机尾气处理剂以及12万吨三聚氰胺,带动就业1300余人。李嘉成 摄
新疆奎屯河引水工程是“十三五”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兵团在建的最大单体水利工程,总投资40.0701亿元。其中,“老虎口”大桥项目是G217线新疆奎屯河引水工程淹没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Ⅱ标段重点项目。图为合龙之后的“老虎口”大桥项目航拍图(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杨亚宾 通讯员 彭兴虎 摄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
新一年工作正谋新快进。2025年兵团重大项目推进会,召开的时机、部署的任务、明确的路径、提出的要求,让各级领导干部深切感受到干字当头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兵团,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消费扩容提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实事推进,都离不开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落地见效。
开局关乎全局,以什么样的姿态起跑,决定全年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而新疆春短冬长,项目建设期尤其是黄金期相对不足。春光不等人,形势更催人,必须争取时间、打好基础、赢得主动,以再出发的新姿态奋力开创新局面。
“开年就开工”,春天里,兵团项目建设“乘风起”。
如果说,经济是土壤,那么,项目就如同春天播撒的一粒粒种子,扎根大地、生绿开花,必将给兵团高质量发展增添盎然生机。
深耕项目,兵团刚刚收获累累硕果。
2024年,兵团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5.6%,拉动兵团投资总额增长9.4个百分点。从产业升级到科技创新、再到民生改善,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为兵团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实践证明,项目建设,既决定现在,也决定未来。从中,我们更强烈地感知到:
项目,是经济转型的“加速器”——
兵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转型升级。过去,兵团经济结构偏重传统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问题较为突出。而如今,随着重大项目的不断引进,这一局面正在扭转。
2023年9月,中新建电力集团3吉瓦光伏项目一五○团“光伏+防沙治沙”及生态农业工程在八师一五○团开工。该项目不仅是全疆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也是兵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一大标志性工程。
再看位于七师胡杨河市的自动化铝电解焊片电容器生产线项目,它的投产,填补了新疆电容器生产空白,标志着兵团电子新材料产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可以说,重大项目正在成为兵团经济转型的“加速器”,推动兵团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体系迈进,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项目,是创新发展的“催化剂”——
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兵团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月20日,兵团重大项目——石河子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暨天域航通大型无人运输机生产基地项目迎来好消息,首批“兵团造”鸿雁(HY100)大型无人机正式下线,填补了我国大型无人机规模化量产的行业空白。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兵团不仅抢占了低空经济的“新赛道”,还推动了5G北斗导航与农林作业的深度融合。这种“科技+产业”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兵团的产业竞争力,还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
可以说,重大项目正在成为兵团创新发展的“催化剂”,推动兵团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传统产业向未来产业迈进。
项目,是民生改善的“压舱石”——
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脚到民生福祉上。兵团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让职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兵团“十四五”公路建设规划中重要的垦区干线公路“十四五”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图昆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既缩短了从图木舒克市到昆玉市间车程距离的50%,还对于促进兵地融合发展、推进两地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近年来兵团连队、偏远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推广,则进一步满足了职工群众多样化信息通信需求,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职工群众。
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新建项目、九师白杨市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石河子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等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还为兵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重大项目正在成为兵团民生改善的“压舱石”,推动兵团从经济发展向全面发展迈进,从物质富裕向精神富足转变。
项目大、大发展,项目多、快发展,这是被无数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要让兵团高质量发展有支撑、有后劲、有广阔前景,就必须抓好重大项目。
怎么抓好重大项目
高质量发展千帆竞发,需要争分夺秒抢进度、千方百计快推进,把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快变量”,转化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增量”,巩固拓展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态势。
实现重大项目“加速跑”,在“谋”在“行”。
谋,加强重大项目的科学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岁末年初是起势之机,也是谋事之时。
谋优质的项目,2024年底,兵团提前谋划,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乡村全面振兴、保障改善民生等领域,梳理出一批千亿级、百亿级、十亿级重大项目。抓项目、育产业,成为兵团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突破口、着力点。
谋优良的环境,兵团在项目布局、项目审批、项目保障等方面打好工作提前量,一体谋划项目由谁来实施、建设资金从哪来、审批进度如何提速、资源要素怎么保障,制定三批次重大项目开复工清单,将年度目标项目化、项目任务清单化、清单任务节点化,确保责任到部门、落实到师市、细化到项目,为今年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打好了基础。
行,谋定而后动,笃行才能致远,从而推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更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审批效能,优化营商环境,齐心协力打通项目建设中的梗阻,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聚焦项目建设,破解要素制约,要在“行”中探索打出一套“组合拳”。
激发改革活力,在制度设计上深想一步。为项目审批提速,兵团围绕提升并联审批效率、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加强并联审批数据共享等11个方面,出台若干政策,从环节到内容都“尽精微”,助力加快项目建设。
创新方式方法,从服务供给上递进一层。七师胡杨河市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化审批程序等,营造出“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八师石河子市健全完善“容缺受理、双线并行、限时审批、逾期默认”行政审批工作机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办理各环节整体时限压缩60%,实现“拿地即开工”;十三师新星市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推进“政银联办”登记模式,“集成服务”减少了企业跑腿次数……各部门各师市纷纷出妙招,自我革命、自我迭代,提升项目审批便利化、增值化服务水平。
打通卡点堵点,在数字赋能上持续加力。推进电子政务,有利于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兵团数据局依托兵团大数据中台数据共享与交换能力,成功打通兵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平台间的壁垒,实现了互联互通。
优化营商环境,在要素保障上加力。兵团各师市在资金争取、问题协调上加强信息互通,对重大项目的资金、土地及用水、用电、用工等需求,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项目建设和后续发展,全力拉高投资增速。
多为项目推进想办法、少为进度滞后找理由,总结经验、谋新重行,项目建设“落地难、推进慢、见效迟”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创新精进中迎来“一路繁花”。
如何抢进度提速度
目标是宏观的,需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路径是清晰的,需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任务是艰巨的,需要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办,抢进度、提速度、拼经济要有起步即冲刺,开局必争先的姿态。
“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已完成5项,目前正在并联办理其余手续,将于4月开工建设……”
“由于国家政策文件优化问题,当前项目建设正在加紧研究推进……”
任务要分解,项目要落实。在重大项目推进会上,一项项工期依次调度,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一张张重大项目清单将重点任务“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层层分解、层层传导、层层落实,兵团上下齐心协力狠抓项目建设,实实在在用进度、数据、项目说话,以实干实效来检验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开足马力,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体现了兵团新年开局的状态,这样的“高热”同样要贯穿在兵团全年的经济工作中。
要有矢志不渝,久久为功的劲头。
翻开2025兵团重大项目建设清单,不难看出今年的重大项目围绕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无论是在成色还是质量结构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项目涉及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模式的韧性,还有助于培养地方特色,进一步推动师市民生改善。
2月15日,在八师石河子市,石河子生活物流中心项目正式复工,该项目总投资7.28亿元,建成后将全面畅通石沙玛居民的生活物资供需大循环。
2025年,石河子城投集团围绕服务百万人口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战略定位,紧盯重大投资,精心谋划了17个重大项目,计划今年完成15.7亿元投资。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领,拉满弓、铆足劲,用投资拉动增长、项目带动发展,兵团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增加科技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力争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更多新的增长极,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要有求真务实,实干担当的作风。
好的工作作风是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重要保障。
2024年底,兵团各师市迅速召开“招商之冬”动员会,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以开展“招商之冬”工作为契机,扬优势、补短板,全力以赴谋大产业、招大项目、引大企业,促进项目建设梯次引进、滚动接续。
招商、签约、落地、服务……要推动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包括全周期管理、全天候服务、全要素对接、全过程合作,需要齐心协力以求之、胼手胝足以赴之、殚精竭虑以成之,把每一个项目都做成精品。
要自我加压千锤百炼,让工作本领再强一点。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强学习和实践,着力提高抓经济工作、抓产业发展、抓项目建设的专业化能力,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为“行家里手”。
没有什么比塔吊高耸林立更能传递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澎湃发展的动力。无论环境如何复杂多变,只要项目不断生成,不断成长,兵团经济就会平稳发展、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