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把谋发展抓发展落实到项目上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2-20 08:09:44 作者: 编辑:王祉珺 责任编辑:许灏

把谋发展抓发展落实到项目上

白燕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牵引作用。兵团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谋发展、抓发展落实到项目上,锚定项目抓落实,努力开创新局面。

瞄准主导产业,做好项目谋划

项目谋划是项目建设的起点,要围绕兵团七大主导产业,聚焦新材料、绿色化工、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业、新能源、棉花和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业、特色服务业等产业,全面深入做好项目谋划。一是将规划编制与项目建设一体谋划。当前,正处于“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在编制各类规划、实施方案时,要与项目统筹谋划,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推动规划落地。二是加强项目库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围绕兵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以及优势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持续做好产业项目谋划储备及接续工作,充实丰富项目储备库,确保项目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能滚动。三是全链条做好项目谋划、招引、实施、保障,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环保,在项目谋划、储备项目转化上持续用力。四是依托信息化建设基础,发挥“多库联通”数字平台作用,提高项目入库、转化效率,持续提升项目谋划质量。

研究吃透政策,争取项目支持

项目建设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2024年以来,国家出台一揽子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的增量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两新”、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扩大等各项政策陆续落地落实,形成政策红利叠加的局面。兵团要积极抢抓政策窗口期,及时跟进了解相关政策,用好各类利好政策,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政策“大盘子”,增强谋划和争取项目的精准性。要依托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技改引导资金等政策支持,切实推动兵团经济转型升级。要消除政策落实“中梗阻”,加强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贯通衔接。要实施和储备一批“两新”“两重”项目,组织实施兵团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资源落地,把政策红利最大限度转化为发展实效。

紧盯龙头企业,招引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投资大、影响辐射力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发挥着“压舱石”作用。要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特。一是精准把脉,瞄准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重大项目。研究分析兵团21条产业链发展现状,把握上、中、下游企业的特点及不同链条的总体状况,瞄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行业龙头和大型生产基地,及全国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的旗舰型产业项目、行业龙头老大、世界500强、“独角兽”“国字号”“央字头”等企业,关注发展潜力巨大,具有新商业模式的成长性好的“瞪羚企业”。二是持续跟进,开展定向招商和精准招商。全面掌握龙头企业信息,做到招商目标精准,即区域精准、产业精准、企业精准、项目精准。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产业链精准招商的“路线图”。制定点对点的高水准招商方案,通过登门拜访总部、增加高层对话等方式,推动龙头企业投资落地。通过引进一个龙头、带动若干项目,引来一批企业、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形成打造若干基地的新格局。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落地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在管理上做“加法”,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效能上做“乘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尽快落地。一是优化政务服务。聚焦提升企业办事便利程度,深入企业一线送政策、送服务,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探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网批秒办”,推动人工智能服务融入政务大厅场景,提升审批效率。二是用心用力用情全力化解项目落地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创优涉企服务。围绕企业关注的土地手续办理、征地补偿、道路维修、环境治理等具体事项,做好问题需求摸排、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工作。三是注重强化部门联动、区域联动、政企联动和招投联动,凝聚强大工作合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树牢“马上就办”意识,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完善保障机制,推动项目提质增效

项目谋划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一是加强要素保障。针对土地、融资等关键要素,相关部门要增强主动靠前意识,提前介入,精准服务。要强化资金保障,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要加强用地保障,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优化人才保障,建立项目建设人才库,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要健全法律保障,规范项目合同管理,防范法律风险。要完善配套保障,统筹推进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健全监督机制,规范项目实施。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强化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职能。推行阳光工程,实行项目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将项目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完善项目评估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确保项目质量。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项目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筑牢项目建设廉洁防线。四是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推行全过程管理,建立从立项到竣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工地,实现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的实时监控。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机制,提高审批效率。建立项目推进专班,实行“一项目一策”,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完善领导统筹调度、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调度、项目责任单位日常调度的分层分级常态化项目调度机制。

(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