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兵团文化内涵 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朱丹丹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凭借精湛的制作和别出心裁的文化IP打造与运营,揽获超高人气和亮眼的票房佳绩,更以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示范效应,有力地带动了文旅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兵团文化融红色文化、军垦文化、中原文化、边疆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于一体,具有传承红色基因、融合多元文化的特殊作用。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兵团可借鉴《哪吒2》的成功实践,深挖兵团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IP,推动兵团文化产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征程中绽放独特光彩。
深挖文化基因,塑造特色IP形象。经过70年的发展,兵团积淀了深厚的军垦文化,这是构建特色文化产业链的核心资源。《哪吒2》对传统神话的创新表达,为兵团打造文化IP提供了思路。兵团应从自身丰富的历史脉络中,提炼出如“戈壁母亲”“军垦第一犁”等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运用现代叙事手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以“八千湘女上天山”的真实故事为例,可开发系列动画或影视作品,生动展现女性在边疆建设中的坚韧与奉献,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塑造出具有感染力的IP形象。同时,可建立兵团文化基因库,系统梳理兵团的口述史、劳动工具、建筑遗迹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IP的持续开发提供坚实的素材支撑。
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多业态协同发展。《哪吒2》通过文旅联动、跨界合作等方式,实现了IP价值的指数级增长,为兵团延伸文化产业链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兵团拥有独特的农业优势,可将棉花、红枣等农产品与军垦文化深度融合,开发“兵团故事”系列文创食品,实现文化与农业的跨界融合。
此外,可充分利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打造沉浸式实景演出,并配套建设军垦主题民宿、手作体验工坊等消费场景,形成完整的文旅产业链条。同时,借鉴江西“元宇宙陈塘关”经验,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复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兵团垦荒场景,让游客通过VR设备亲身体验“人拉犁开荒”的燃情岁月,形成“红色研学+科技体验”的创新模式。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还需注重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才能实现“文旅引流、产业变现”的良性循环。
创新技术应用,构建现代化传播体系。在文化传播领域,技术的赋能至关重要。《哪吒2》借助“灵纹毛发系统”等前沿技术,提升了文化表现力。兵团文化的传播同样需要紧跟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升级“云上兵团”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兵团文物进行数字资源确权,开发与兵团相关的互动游戏,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还可以利用AI技术将兵团劳模事迹转化为互动叙事游戏,让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兵团精神。在传播渠道方面,联合抖音、快手等平台发起挑战赛,鼓励用户以微短剧形式演绎兵团故事,并对优质内容给予流量扶持,扩大兵团文化的传播范围。
在跨境传播中,参考《哪吒2》的全球化策略,将兵团英模的生动故事进行艺术化改编,制作多语种动画短片,借助TikTok等国际平台向中亚国家传播。通过这种方式,让兵团故事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独特魅力。
站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节点上,兵团文化产业的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是新时代兵团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体现。就像《哪吒2》讲好了神话故事一样,我们也要讲好兵团故事,将文化自信融入产业创新,让厚重的兵团文化记忆与时代潮流紧密结合,生动展现军垦战士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