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民声丨让孩子拥抱“有声”新生活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实习生张晨曦
2月27日清晨,在兵团医院六楼耳蜗调机室,13岁的阿萨乃提安静地坐在妈妈米那瓦尔身旁,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察看设备套盒、调试……当临床工程师轻轻按下人工耳蜗外机开关时,阿萨乃提猛地一下攥紧母亲的手,仪器轻微的嗡鸣声、医护人员操作时发出的窸窣声,瞬间涌进她沉寂了十几年的世界。
米那瓦尔温柔地轻抚女儿的肩膀,凑近她耳边轻声呼唤:“阿萨乃提!我是妈妈。”
“妈——妈!”阿萨乃提的回应,清晰且响亮。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医护人员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普通的环境音、物品发出的声音,她都能清晰地感知到,言语识别能力还需要通过训练逐步恢复。”临床工程师一边继续操作设备,一边耐心叮嘱道。
米那瓦尔的眼眶湿润了,不禁回忆起之前自己和丈夫带女儿四处求医的经历。为了给女儿治好病,一家人甚至已经做了卖掉自家房子和牲畜的打算。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慈善项目,也感谢兵团医院的医生护士,是你们给了孩子一个全新的世界……”米那瓦尔激动地说。
米那瓦尔一家住在三师五十一团,女儿9个月大时检查出听力存在问题,这些年来,因为家庭经济较为拮据,始终没有下定决心为女儿施行耳蜗手术。在无声的世界里,阿萨乃提无法和小伙伴交流,总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发呆。
今年1月,连队“两委”带来了好消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兵团慈善总会、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兵团医院、兵团日报社联合发起 “重获新‘声’”公益活动,为听障患者免费进行手术治疗。
“免费给孩子做手术?!”听到这个好消息,米那瓦尔喜出望外。
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听觉言语和学习能力评估,阿萨乃提符合手术要求。兵团医院还请来经验丰富的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高志强,负责为孩子做手术。
人工耳蜗植入,是解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问题最有效的手段。目前,通过“重获新‘声’”公益活动,6名儿童成功安装了人工耳蜗。
“我们会定期跟踪随访孩子们的情况,及时提供帮助。”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慈善大使徐嘉汐对记者说。
据了解,“重获新‘声’”公益活动已筛选出150多个有救助需求的孩子,有关各方还计划扩大公益活动救助面。
这两天,米那瓦尔已经做好了计划,打算带阿萨乃提前往康复学校进行语言训练。“希望她能多交新朋友,和同龄孩子一样,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米那瓦尔满怀憧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