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疆天富红山嘴电厂与驻地乡镇团结互助的故事

来源: 石河子零距离时间:2020-07-09 11:52:54 作者: 编辑:董利利 责任编辑:杨波

一片蓝天下 同饮一河水

——新疆天富红山嘴电厂与驻地乡镇团结互助的故事

李秀、张烁

日夜奔流不息的新疆玛纳斯河,绵延400余公里,灌溉着玛纳斯、石河子以及克拉玛依的数百万亩良田。

在玛纳斯河下游东岸约36公里处的红山嘴河段旁,是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

上世纪50年代,新疆百业初兴,需要电力。为了利用玛纳斯河水发电,1958年,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在玛纳斯河勘测设计了一座水力发电站。这座水力发电站就是石河子天富红山嘴电厂的前身。

自1959年至1981年,顺着玛纳斯河东岸自南向北,红山嘴电厂依次建起了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电站。其中,二级、三级电站建在了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十户窑村,四级、五级电站建在了旱卡子滩乡头渠村和凉州户镇,而当时电厂的办公场所和家属区则建在了旱卡子滩乡东岸村村域内,距离玛纳斯县城11公里。

几十年来,红山嘴电厂与周边乡村唇齿相依,融合发展,上演着兵地之间互帮互助的动人故事……

“红山嘴电厂的建厂史,就是兵地融合的发展史”

6月22日这天,几个身穿蓝色工装、胸前佩戴党徽的人,来到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东岸村检查电线线路。除了检查线路,一行人还给村里家庭困难的村民送去大米、清油和面粉。

这一行人是村子的邻居——天富红山嘴电厂机关党支部的党员们。

“我们电厂初建那年,还没有东岸村呢。虽然我们分属兵团和地方管理,但我们的厂子建在玛纳斯县几个乡镇地域内,如同一家人一样。60多年来,我们和玛纳斯县相处得很好。可以说,红山嘴电厂的建厂史,就是兵地融合的发展史。”6月20日,红山嘴电厂工会主席李民说,几十年来,电厂与周边乡镇同饮玛河水,一直有着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

1959年至1981年,红山嘴电厂新建电站需要用地,玛纳斯县给予了很大支持。当时,电厂征用土地,玛纳斯县都是一次解决到位。

为了回馈玛纳斯县的支持,红山嘴电厂在玛纳斯县乡镇居民用电、为乡镇接通饮用水,包括以前电厂周边乡镇各族村民看病、孩子上学等方面,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山嘴电厂建有卫生所、学校、托儿所、电影院、商店、小集市等,生活设施很全。当时,红山嘴电厂周边不少村民都到电厂的卫生所看病,有不少村民的孩子是在电厂卫生所出生的。此外,电厂还有个规定,就是要求卫生所的医务人员要定期到附近的公社巡回医疗。

1968年4月初,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电厂卫生所医务人员在清水河乡一大队巡诊时,正巧碰到一位女社员突发惊厥,病情严重。电厂卫生所医务人员立即对女社员施救,缓解了女社员的病痛。

在随后的几天里,电厂医务人员每天踏着融雪积水,步行十多公里,上门为这名女社员看病,直到她痊愈。

那些年,电厂医务室医务人员为村民诊治时都格外用心。

1976年5月的一天,凉州户公社七大队社员罗金山的孩子生病了,高烧40摄氏度,上吐下泻。罗金山将孩子送到电厂卫生所时,孩子因严重脱水,生命垂危。医务人员守护在孩子身边,全力抢救了数天,最终让孩子转危为安。

“我们是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东岸村和电厂就是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红山嘴电厂职工冯军鹏说,在东岸村各族村民的眼中,几十年来,电厂和村子早已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关系,各民族群众之间十分团结。

1964年8月,红山嘴电厂开办的学校——电厂小学开始招生。从那时起,东岸村的孩子也开始进入电厂小学上学。1970年,电厂又开办了初中班。从那时起,东岸村90%的孩子都在电厂学校上中学。这些学生中,就有红山嘴电厂职工巨文斌的媳妇冯永珍。

上世纪60年代,冯永珍的父母从陕西来到玛纳斯后,成为东岸村的村民。冯永珍就是在电厂上的小学和初中。

1997年,22岁的巨文斌从部队退伍后,于第二年进入红山嘴电厂,成为电厂的一名职工。当时,冯永珍在村里开了一家缝纫店。有时,巨文斌去冯永珍的店里缝补衣服,因祖籍都是陕西,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便确立了恋爱关系。几年后,巨文斌成了东岸村的女婿。

那些年,村民们想看电影时,就去电厂的电影院,要买生活日用品就去电厂的商店,想卖农副产品时就去电厂的小集市。

村民们种植的蔬菜、卖的牛羊肉很受电厂职工的欢迎,尤其是电厂职工的孩子,不少是喝着东岸村村民提供的牛奶长大的。

红山嘴电厂初建那几年,电厂职工的生活也很困难。为了解决电厂职工生活困难的问题,1961年,凉州户公社从电厂附近调拨了150亩土地给电厂作为生活基地。职工们利用这些地种植粮食、蔬菜,缓解了食蔬不足的难题。同年,清水河子公社同意电厂在南山团庄子一带开垦荒地。电厂用这块地种植土豆,解决了职工冬季吃菜难的问题。

几十年来,红山嘴电厂逢年过节一直保持着开展联欢活动的传统。尤其是每年的元宵节,电厂都要组织社火表演。每次,电厂周边的乡镇都会选送节目参加活动,少数民族村民带来的舞蹈节目尤其受电厂职工的欢迎。

这几年,红山嘴电厂定期组织员工去周边乡镇开展做实事好事活动,向各族村民讲解用电、用水基本常识,为村民们维修水电暖设备和小家电等。平日里,村民们家的水电暖设备出现故障,都是给电厂的职工打电话,请他们帮忙解决。

前几年,红山嘴电厂重修了通往东岸村的主要道路。以前,这条路没有名字。道路修好后,红山嘴电厂和东岸村决定把这条路起名为“团结路”。如今,平坦宽阔的团结路,绿树成荫,鸟语啁啾,景色宜人。

“我从小就走这条路去电厂上学。这条路见证了我们两家几十年来谁也离不开谁的深厚感情……”6月9日,东岸村党支部书记杨彦生动情地说,“这几十年,红山嘴电厂对我们村帮助很大,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有你们这样的邻居,是我们的幸运”

在红山嘴电厂党群部办公室的白墙上,一面写有“修渠修闸暖民心、民族团结一家亲”字样的大红锦旗格外醒目。

2017年4月16日,玛纳斯县驻旱卡子滩乡十户窑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靳发龙与十户窑村党支部书记艾山,一起将这面锦旗送到了红山嘴电厂,以感谢电厂对十户窑村水利事业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村民们让我们当个代表,来感谢你们为我们修整渠道、修复农灌闸门。我们村的防洪灌溉设施安全了,村民们种地用水就有保障了。有你们这样的邻居,是我们的幸运。”那天,靳发龙真诚地对红山嘴电厂党委书记李强说。

玛纳斯河水顺着电站渠道穿过十户窑村。当时,红山嘴电厂改造电站渠首时,发现十户窑村的水利设施陈旧落后,尤其是夏季下暴雨山上水流较大时,村里的水利设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红山嘴电厂主动联系了村委会,在自身人员物资也很紧张的情况下,调动机械为十户窑村免费开挖泄洪通道600米,又投资2万余元对贫困村民的宅院道路进行了修复,更新了农田的灌溉闸门和闸房。从那以后,往年经常发生的融雪性春洪淹没村民房屋及农田的事,再也没发生过。

多年来,红山嘴电厂还从水利技术、水资源供给等方面给予了十户窑村无私的帮助。

为了帮助地方乡镇发展,早在1960年红山嘴电厂初建时,厂里就曾为当时的凉州户公社一大队免费架了条低压供电线路。

1961年,红山嘴电厂正式发电后,东岸村村民与电厂的职工一起用上了电。1996年,红山嘴电厂将厂区的公路桥改建为公路线路时,为方便周边乡村村民通行,电厂又无偿支援了凉州户村3万元用来修建乡村公路。

上世纪80年代,红山嘴电厂接通自来水后,同时把自来水引入东岸村村民家中,给村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红山嘴电厂为地方乡镇村民所做的这一切,也深深地感动了各族村民。那些年,红山嘴电厂陆续建设各级电站时,周边乡镇的各族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在电站建设工地上,各族村民拉沙子、搬石头、和水泥,干劲冲天。在电厂的几次抗洪抢险的队伍中,也有不少各族村民的身影。

时至今日,杨彦生还清楚地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刚上初中的他在一次放学的路上,远远看到,在湍急的河边,村民吾马江·艾力、沙黑安·塔力等人与电厂职工一起肩扛沙石袋堵河坝。

……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滔滔奔流的玛河水带走的是岁月,带不走的是红山嘴电厂和村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60多年来,红山嘴电厂一直守法经营,诚信纳税。仅2009年至2019年间,电厂就向玛纳斯县缴纳税款1.03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60多年来,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八师石河子和玛纳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处玛河东岸的红山嘴电厂和地方乡村深厚的情谊历久弥新,谱写出兵地交融、守望相助的新篇章。

兵团文明委成员单位
全国地方文明网站
重点网站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